分享

心理学:最坏的脾气留给了家人,别让家人在你面前,活得小心翼翼

 小贤心理 2020-12-05
于很多人而言,亲近的人是安全的,哪怕千错万错,在家里,你获得原谅的成本永远最小。
人的本性是趋利避害的,越是有安全感的环境,越容易无拘无束、显露真性情。
越是不熟悉的人,越是礼数周祥。
甚至他说了难以入耳的话,也可以做到一笑置之。
越是你在乎的人,越是十分敏感。
甚至一个怀疑疏离的眼神,都可以让你遍体鳞伤。
我们最常见到的就是在外面一些老好人,对人都是满面春风,待人礼貌,还很热情,几乎就是那个“有事儿您说话”,从不拒绝人。
这样的人也许到了家里就是另一幅模样,要么冷冰冰的,要么一碰就着,脾气很大,对家人并不友善。口头禅通常是,一天下来累个半死,哪还有力气跟你客气?
于是,就会出现两极反差,在外面好评如潮,在家令人恐惧发寒。
 表面上看:对家人发脾气,然后得到谅解,是一种情感的释放和修复。
我们都是弱者,自私地把最坏的一面丢给家人,让他们承受我们的无奈。
每个人都有多重人格面具,比如在外面是一副老实样子,回家就是窝里横;
在上司面前是孙子,在老婆面前是大爷……
 很多父母心情不好的时候,不自主却习惯性的拿孩子出气。
打完骂完又心痛不已,甚至抱着孩子痛哭,用物质“补偿”孩子。
这样不仅让孩子感到莫名其妙,甚至也变得喜怒无常。
家庭成员彼此之间习惯于讲道理,而非谈感情。
直接坦率的表达情绪和情感需求几乎是一种从未有过的经验。
很多伴侣在外面受了委屈,却习惯性的指责那个在家守候的另一方,吵过闹过之后又后悔不已。
而伴侣也是常常莫名其妙,以为你情绪不稳定,或以为自己做得不够好。
还会认为这份感情并不适合,以至于亲密关系越走越远。
我们惯常的模式是:
隐忍和压抑==>情绪积累至抑郁的边缘==>失控、爆发==>隐忍和压抑,无限循环。
人的负面情绪堵不如疏,积压的情绪会进入人难以觉察的潜意识层面。
一旦累积到一定的程度,就像一颗不定时炸弹,随时都有爆炸的可能。
窝里横多数情况下是在成长的过程中,被不恰当的对待。
内心慢慢变得自卑和虚弱,所以才容不得事情不向自己期待的方向发展,容不得别人说的话破坏他们的自恋感。
他们的自我价值感非常低,所以才会把自己的价值建立在别人身上(对子女无私奉献),靠外在的评价来肯定自己内在的价值(“窝里横,外面怂”的本质是为了寻求外界肯定)。
同时回避掉自己的冲突和情感,沿袭上一代的方式对待下一代,在体会压倒性优势的过程中找回被尊重、被看见的存在感。
对家人不好正是在潜意识中对自己无能的气愤。
对外人好,则是担心外人随时可能做出无法预知的行为来打击了存在感。
俗话说是“耗子扛枪窝里横”,用家里的能量来补偿他在外面扮演好人的透支吧。
说了这么多,其实并不是要给“窝里横”洗白。
 我们想告诉大家的是,有负面情绪是很正常的,想对亲友真实地表达出自己的感受,也并不是一件十恶不赦的事情。
我们大部分人都觉得在家人的面前可以随意任性,恣意妄为,可是不好的情绪终究是一把伤人的利剑,伤人不利己。
 有时,好好去对待亲人,仿佛是一件很遥远的事。
因为你总以为,非要等到自己飞黄腾达时,让他们过上更好的生活,或者以你为荣时,才算没有辜负他们。
但更多时刻,好好去对待亲人,是非常具体和微小的事。
人永远是几害相权取其轻,能够零成本发火或低成本发火的人,也就那么三两人,这两三人多数是我们的至亲。
小时候,父母总能包容我们的小脾气,允许我们在窝里横,哪怕受伤害怕了,也会轻声安抚我们,“不怕不怕,爸爸/妈妈都在!”
长大以后我就成了你,你却成了我心底最深的牵挂,我的“软肋”!
那么让我,成为你的铠甲,护你周全。
如今,父母一天天衰老了,他们那颗饱经风霜的心也需要一份温柔,那么我们是不是也能像过去的他们那样,毫不厌烦呢?
我的答案是:会!
你呢?


作者简介:贤弘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