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海上的淘宝店 天涯网友去太平洋上钓鱼

 IT时报 2020-11-05

碧海蓝天,惬意垂钓。对怀着大海梦的普通人而言,这种体验可能仅仅是一个虚幻的憧憬。但一群天涯网友却将它变成了现实,连续三年奔赴北太平洋、南太平洋等地海钓,回来后还在淘宝上开起了海鲜专卖店。他们并不是理想主义者,而是一群真实的海员与水手。

夜晚捕鱼视频:http://shop115983997.taobao.com/?spm=a230r.7195193.1997079397.2.OfrdZr

■IT时报首席记者 李栋

海钓团来自五湖四海

“今年收成不太好,只钓了190多吨鱿鱼。”对于今年的收成,袁松波并不是很满意,“前几年的时候,出海一次能钓800多吨呢!”

这名70后的舟山汉子,有着近二十年的出海经验,是一名标准的渔老长(甲板长)。从三年前开始,他便用一部数码相机纪录下了出海经历,其中既有太平洋的碧海蓝天,也有夜晚钓鱼作业的照片。但让袁松波没想到的是,在回来将照片传至天涯论坛后,他却成了大家眼里的红人“船长”。不少网友前来打听出海过程、薪资待遇如何,甚至要求跟着一起出海钓鱼。

从2012年开始至今,袁松波已经连续带出去了三波天涯网友,但在他们自己心目中,这并不是一腔热血的理想主义,而是真实的去海上讨生活。“一次出海就6个月,光把船开到太平洋上就要10天时间,半年下来收入也只有3~4万元左右。像我们舟山当地的渔民,去近海捕半年鱼都能赚五六万,大多都不愿意出远海钓鱼,如果月薪4000块以上的,完全没必要吃这个苦。”

在平日的电话沟通中,老袁一再给网友们打了预防针,但这丝毫挡不住网友的热情。在跟随老袁出海的船员中,既有普通的打工一族,也有来自北京的调酒师,甚至还有毕业于军事学院的大学生,年龄大多以80后、90后为主。2014年6月,这支由网友们自发形成的海钓团,办理好了海员证后,乘坐着海兴16号渔船,浩浩荡荡的从舟山港出海,奔赴东经150°~170°,北纬40°~43°N的北太平洋区域钓鱿鱼。

白天睡觉晚上打渔

但最早迎接他们的,不是太平洋的碧海蓝天,而是上船要过三大关:晕船、作息、饮食。

“以前从来没出过海,结果上去后就晕船,整整吐了两天,一点东西都没吃下去。”张其,湖南湘西人,这次出海一个人钓起9吨鱿鱼,是团队中收成最多的队员之一。 不过,北太平洋航程很长,平时作业环境也很有挑战,1~2米的浪中,没有出海经验的话很容易晕船。他在刚上船时,连苦胆水都吐了出来,而同船带的一条名为16号的小狗,也是口吐白沫、萎靡不振。

几天过后,队员们很快适应了船上的工作节奏,开始了忙碌的海钓工作。每天吃完晚饭后,船上同时打开100多个1KW的大灯,利用鱼类的趋光性吸引来鱼群,船员们很快的抛下诱饵、起钩拉上鱿鱼、交给后舱冷冻处理,往往到第二天天色发白时才能休息。这种昼夜颠倒的作业习惯,给队员们带来了很大挑战:“生物钟要完全颠倒过来,一个多月后才完全适应。但现在回国后又不习惯了,晚上12点睡觉、凌晨两点就醒过来。”张其对《IT时报》记者说道。

顶级老饕们

在北太平洋半年的海钓生活中,船上的补给也要依靠大型运输船。一般出发时带的青菜、水果,两周之内就被扫荡完毕,接下来的日子中就是洋葱、咸菜、白米饭老三样,直到后续的运输货轮到达时才能吃到新鲜蔬菜。

于是,队员们利用休息时间开起了小灶——按照在海钓船上的规定,钓起的鱿鱼归所在公司,翻车鱼、金枪鱼、鲨鱼等则归个人。平时如果钓起这些鱼类,船员们就能支起海鲜火锅打牙祭,长期下来他们也总结出了一套经验:金枪鱼肉最鲜,鲨鱼肉发酸,鱼翅最好吃。而鱿鱼中以阿根廷和日本鱿鱼口感最脆美,北太、南太平洋鱿鱼在加工后才能达到相同效果。久而久之,连船上带出去的小狗16号也被养刁了胃口,“平时喂它鱿鱼干会吃,金枪鱼、翻车鱼这些,它连闻都不闻。”张其对记者说道。

不过,夜钓工作非常辛苦,为了熬夜提神,船员们出海时一般会带满二三十条香烟和烈酒,但这在过路的国外船只上成了抢手资源。“我们出海后经常找俄罗斯油轮加油,平时大家会拿点香烟、酒互相换换口味。但长期下来,过路的俄罗斯海员都喜欢喝中国的十全大补酒,一看到我们上船眼睛都直了,一个劲拿出雪茄跟我们换酒,连二锅头和伏特加都看不上眼了。”

对船员们来说,最轻松的时候莫过于躲避台风。船只在收到大风浪的预警信号后,会开往远离台风中心的海域避险,有时候也会到临近港口停靠,最长的一次在北方四岛停留了一周。

“我这次出去,带了两张32G的存储卡,拷满了热门的电影、电视剧,足够打发时间了。”袁松波对记者说道,船上没有卫星电视、宽带等,为了打发休息时的无聊时间,队员们出海一般会准备好电脑、平板,在其中拷满热门的电影、电视剧、电子书等。“大家还会互相换资源看,这是必备的精神食粮。”

赶潮流开起淘宝店

这次回国后,出海的网友团都是满载而归——每人收入3~4万,不仅满足心中的出海梦,而且还给家里带去了鲨鱼肉、鱼翅等难得一见的稀罕物什。

不过,在朋友的劝说下,袁松波回国后也追赶潮流,开了一家“渔老长海洋食品”的淘宝店,做起了电商生意。店铺的首页放上了袁松波和小伙伴们出海捕鱼的照片,主要出售太平洋钓上来的加工鱿鱼。在网友们的口口相传下,这家店铺迅速窜红,但这让袁松波多少有点不太适应。

“每天一两百的订单,人要时刻坐在电脑前盯着旺旺,一天下来头昏脑胀,都顾不上在论坛上发照片了。”袁松波对记者吐槽到,坐下来做电商生意远远没有出海钓鱼自由自在。“现在还要给每个客户打包、发货,比熬夜钓鱼还累!”

目前,这个小店只有2个人负责,既要将远洋钓来的鱿鱼送去工厂加工成真空包装的鱿鱼干、鱿鱼丝,还要称重发给全国各地的网友,高峰期人手明显忙不过来。不过,袁松波已经打好了注意,他今年还是要带着网友们一起出海钓鱼。“去南太平洋钓鱼的网友们都已经报好名了,到时候找个伙伴一起经营店铺,还是出海钓鱼自由自在!”

/本文刊于1月23日出版的第540期《IT时报》。联系编辑王昕:vane29@126.com

IT Times features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s the only national-circulated weekly newspaper baesd in Shanghai, with more than 50 years of history.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