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洛阳赵普家族

 赵氏宗亲 2020-11-05

常回家看看

世受荣宠河南右族

洛阳赵普家族

宋代豪门右族。赵普,字则平,原为幽州蓟人。曾祖赵冀,为三河县令;祖父赵全宝,为澶州司马;父亲赵迥,为相州司马。赵炯举族迁到洛阳定居。赵普与赵光义一起发动陈桥兵变,拥立赵匡胤为帝,建立了北宋。赵普一生曾三度为相,为赵宋王朝立下汗马功劳。卒后赠尚书令,追封真定王。赵普有子二人:赵承宗、赵承煦。赵承宗官至羽林大将军,知潭、郓二州,"皆有声";赵承煦,官至成州团练使。有女二人,赵普死后削发为尼。赵普有弟二人:赵固、赵安易。赵固官至都官郎中。赵安易,官至宗正少卿。赵安易之子赵承庆为国子博士,其孙赵从政为太常寺奉礼郎。

(一) 开国功勋,朝中谋臣

赵普一家原来居住在幽州蓟县,由于后唐时期,幽州节度使赵德钧连年用兵,致使人民生活困苦,赵普的父亲赵炯,只好率领全族迁到了常山,后来又迁居到河南洛阳。在洛阳,赵普娶了镇阳豪强之女魏氏。

后周显德(后周世宗的年号)初年(954),永兴军节度使刘词征召赵普为从事。刘词极为赏识赵普,在他临死时,留下表章,向朝廷推荐赵普。后来,周世宗率军攻打南唐的淮南地区。当赵匡胤攻下滁州之后,宰相范质又上奏,推荐赵普担任滁州军事判官。当时,赵匡义(即赵光义,赵匡胤之弟)在滁州生病,卧床不起,赵普每天早晚都为他送上药物,精心服侍。赵匡义从此以后就以同族的情分对待赵普。赵匡胤曾经和赵普交谈,对他的见解感到十分的惊奇赞叹。有一次,地方官捉到一百多个强盗,按照规定,应该在闹市处以死刑,并要暴尸街头,赵普却怀疑其中有无辜之人,于是,就向赵匡胤汇报了此事,进行了一次复审,果然不出赵普所料,其中有好多人是被冤枉的,赵普也因此救了好多人的性命。后周平定淮南之后,任命赵普担任渭州军事判官。不久,在赵匡胤担任通州节度使时,又征召赵普为推官,后来,赵匡胤改任为宋州节度使,于是,赵匡胤又向朝廷上书,任命赵普为掌书记。

显德七年(960),赵匡胤北征契丹。部队到达陈桥驿后,赵匡胤喝醉了酒睡在营帐中。军士们嚷嚷要拥戴赵匡胤当皇上,赵普便与赵匡义一起闯入帐中,向赵匡胤告知此事,并出谋划策,教给赵匡胤怎样接受。于是,赵匡胤听从赵普的建议,假装酒醉未醒的样子,听到吵闹声后,慢慢的打着呵欠出帐看看情形,赵普就与军士们一起将皇上御用的战袍,披在赵匡胤的身上,并一起高呼"皇上万岁"。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陈桥驿兵变"。

待到赵匡胤即位后,鉴于赵普辅佐建立新王朝有功,将他视为开国元勋,授予右谏议大夫之职,充任枢密使学士。赵普也是全心全意的帮助太祖平定天下,并为太祖出了不少好点子。太祖建立北宋后,见天下割据势力林立,便对赵普说:"我睡不着觉,因为卧床以外都是人家的地盘。"赵普深领帝意,就尽力帮助太祖出谋划策,击溃了后周的残余势力李筠、李重进的反抗,又采取"先南后北"的策略,灭了南平、湖南、后蜀、南汉、南唐等政权,并加强了对北方契丹的防御。

宋太祖在解决外部问题后,就开始了加强中央集权的行动。为了收回石守信、王彦超等人的兵权,按照赵普的建议,用"杯酒释兵权"的办法,轻而易举的实现了兵权的回收。从而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宋朝的统治。自此以后,宋太祖就更加器重赵普,慢慢的对他委以越来越重要的职位。

乾德(宋太祖赵匡胤的年号)二年(964),范质等三位宰相在同一天被罢免,赵普被任命为门下侍郎、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赵普为官极为认真,可谓是一丝不苟。据史书记载,一次,中书没有宰相来副署皇上的敕命,于是,赵普就将此事上报给宋太祖,太祖听后竟然说:"你只管把敕命交上来,我为你签署可以吗?"赵普说:"此有司职尔,非帝王事-t9。"于是,宋太祖就命令翰林学士寻找以前的事例。窦仪禀告宋太祖,现在赵匡义正任开封尹、同平章事,就是宰相的职任。于是,宋太祖只好让赵匡义副署敕命后再交给赵普。

赵普当宰相之后,宋太祖更是将他看作左右手,事情无论大小,都要向赵普询问,然后再作决定。不久,赵普又被任命兼任监修国史的职务,太祖同时任命薛居正、吕余庆为参知政事,做赵普的副手。可见,当时宋太祖对赵普是相当重视,相当信任的。

在私下里,宋太祖与赵普的关系更为密切。当时,太祖喜好在大臣退朝后,换上便服,走访朝中大臣。因此,赵普每次退朝后,都不敢换穿便服,以备太祖的来访。有一天,大雪一直下到半夜,赵普以为太祖不会出宫了,于是,换上了便服。过了不久,听到敲门声,赵普急忙出门探看,只见宋太祖站立在风雪中等候,赵普又慌又惊,急忙下跪迎接。太祖不动声色的说道:"我已经约了晋王(赵匡义)到你家来。"不一会儿,赵匡义也到了,于是,三人就一起坐在大厅中间,烧旺了炭火烤肉吃。赵普的妻子依次为他们斟酒,太祖竟然十分亲切地称她为嫂子,可见,太祖对赵普的重视非同一般。过了一会儿,太祖与赵普商量攻打太原的事。赵普认为,太原抵挡着西北两面敌人的进攻,如果攻下了-9,就得由宋朝单独来防卫外敌。所以,赵普建议宋太祖,留着它,等到宋朝消灭了其他的地方,太原作为一块弹丸之地,就很容易对付了。太祖听后,笑着说:"我的意思正是这样,刚才只不过是试试你罢了。"

乾德五年(967),赵普劝宋太祖派使者分别到各地招募壮丁,造好花名册送到京城,用来补充京城的守卫。并在各州设置通判,让他们掌管州上的财政。从此,宋朝开始有了精锐的军队和兵器,国家仓库的储藏也充实起来。赵普为宋初政权的稳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但赵普为人刻薄,贪财好利,又常常排除异己,打击政敌,慢慢的使太祖对他产生厌恶之情,最终,被太祖罢免了宰相之职。

(二) 公忠其表,谋私宠衰

开宝(宋太祖的年号)六年(973)的一天,太祖出其不意到赵普家中走访。当时,吴越王钱傲派使者送信给赵普,同时,还送来海鲜产品十瓶,放在赵府的走廊里。正好太祖一行来到赵普家,仓促之间,赵普来不及叫人把东西藏起来。太祖看到后,就询问是什么东西,赵普只好回答是海鲜。太祖说:"海鲜产品肯定是很好的东西。"就叫人把瓶子打开,一看,瓶子中全是瓜子形状的金块。赵普又慌又怕,一边磕头一边请罪,说:"我没有看信,实在是不知道。"太祖叹息说:"收下吧,没有什么妨害,他以为国家大事都是由你这个书生决定的呢。"于是,从这以后,宋太祖就对赵普心存芥蒂了。

与此同时,赵普处理政务很是专横,朝廷的多数大臣都嫉恨他,这就为他被贬埋下了祸根。当时,宋朝政府禁止私自贩卖秦州、陇州一带的大木料。赵普却不顾国家的三令五申,派遣亲信小吏去那儿购买修房的木材,扎成巨大的木筏运到京城,修筑自己的府第。而赵普派去的小吏又十分贪财,竟私自投运木材,冒充赵普购买的货物,在京城贩卖。权三司使赵毗暗暗查访,得知这件事后,上报给太祖。宋太祖大为恼怒,马上下令补排朝班,准备下旨驱逐赵普出朝廷。幸亏王溥上奏章,向太祖求情,及时解救了。

赵普为人刻薄,在政治上又一味排斥异己,宋太祖对他是越来越防范了。当时,宋朝按照惯例,宰相、枢密使在长春殿等候皇上召见问话的时候,是在同一间房子里休息的。当太祖听说赵普的儿子赵承宗娶了枢密使李崇矩的女儿时,就马上下令,让赵普与李崇矩立刻分开,到两处去等候召见。太祖对赵普的戒备之心竞发展到了如此地步。

不但如此,赵普还常常依仗其权势牟取私利。一次,赵普竟用一块空地私自调换尚食的菜园,用来扩展自己的私宅,并且经营旅店谋取财利,因他位高权重,大臣们都敢怒不敢言。翰林学士卢多逊趁太祖召对的时候,多次揭发赵普的不法行为。一次,恰巧雷有邻到登闻鼓院击鼓,控诉堂后官胡赞和李可度受贿枉法;刘伟伪造代理官职的公文而得到官职;王洞曾向李可度行贿;赵孚被授予西川的官职但自称有病,故意不到任,等等。而这些事都是赵普包庇的。太祖得知这么多关于赵普的丑事,大发脾气,命将案件交给御史府审问,对胡赞等人全部按照所犯罪行加以惩罚,为嘉奖雷有邻揭发有功,任命他为秘书省正字。自此以后,太祖对赵普越来越冷漠,并正式下诏授权参知政事与赵普一起轮流掌管中枢的印章,上朝聚会时可以排在队伍的前头,并有权和宰相一块儿奏报事情,以此来削减赵普的权力。不久,太祖便免去了赵普的宰相职务,派他出朝担任河阳三城节度使、检校太傅、同平章事。

(三) 老当益壮,再受重用

公元976年,宋太祖去世,赵匡义即位,史称宋太宗。太宗太平兴国初年,赵普回到朝廷,但他常常受到卢多逊的谗言毁谤,奉朝请(指没有职掌而依旧逢一、五朝见皇帝)好几年,闷闷不乐,很不得意。柴禹锡、赵镕等人告发秦王廷美骄纵放肆,将有阴谋不轨之事发作。宋太宗召见赵普征求意见,赵普说愿意在中央担任机要职务,以便防范奸徒的变乱。退朝后,赵普又向宋太宗上书,说自己曾参与太祖、昭宪皇太后嘱托的事等等,言辞非常恳切。太宗看后很受感动,特地召见他,给予安慰。不久,太宗任命他为司徒兼侍中,封梁国公。在此之前,朝见皇上时,秦王廷美排列班次在宰相的前面。到这时,因为赵普是元勋老臣,又第二次当了宰相,因此廷美上表,求排班在赵普的后面,太宗应允了他的求。不久,涪陵县公廷美的事情败露,卢多逊惨遭流放,据说,都是因为赵普从中搞鬼。太平兴国八年(983),赵普离朝,担任武胜军节度使、检校太尉兼侍中。太宗在宴席上,特地写诗为他饯行,赵普捧着诗篇,流着泪说:"陛下赐予我的诗,我要刻在石头上,让它和我的朽骨一同葬人地下。"太宗听后甚为感动。第二天,太宗对宰相说:"赵普对国家有功,我早年就同他结识,现在他已经年事已高,牙齿、头发都脱落了,不能够再用中央的政务来烦劳他,所以挑选了一个好地方安置他,并且写了诗篇表达我的意思。赵普因为感激而落泪,我也为他的话掉泪了。"宋琪回答说:"昨天赵普到中书来,捧着皇上的诗篇流泪,对我说:'我在这一生中剩下的岁月里,已经无法报答皇上的恩情了,只希望下一辈子能够效犬马之力。'我昨天听到赵普的话,今天又听到皇上的话,可见君臣之间各进本分,做到善始善终,真可说是两全其美了。"

雍熙(宋太祖的年号)三年(986)春天,太宗派大军出征,讨伐幽州、蓟县一带地方,出兵已经很久了,还未班师回朝。出守藩镇的赵普认为,"兵久生变",而且,已经入秋,边疆冷矣,兵马疲惫。因此上书进谏,请求太宗"速诏班师,无容玩敌"。太宗深为敬佩。

雍熙四年(987),正赶上太宗下诏亲自参加籍田仪式,赵普上奏皇上,请求入朝晋见,词语十分恳切。太宗看到表章以后,不禁伤感起来,对宰相说:"赵普是开国元老,也是我所尊重的人,应该同意他的请求。"赵普到京城之后,太宗再三安慰他,赵普极为感动,竟至呜咽哭泣。

陈王元僖知道此事后,就向太宗上表章,说:"山南东道节度使赵普,是开国元老,参与了建国大计,为人忠厚持重有见识,不随意要求国家的恩典和照顾,以求保全自己的俸禄官位;不私自照顾人情来博取名望,这正是我们国家优秀的大臣啊!"并说:"奸邪浮夸之人,私结朋党之人,排除异己之人,都恨不得赵普被贬到边远之地。但是,无私正直之人,都希望陛下交给赵普政事,使赵普能以开国之道,开导君心,辅佐圣明的教化。"籍田仪式结束后,太宗想任命吕蒙为宰相,考虑到吕蒙是新提拔上来的,有必要借赵普的老臣德望为他做表率,加上不久前陈王元僖的大力举荐。于是,宋太宗就任命赵普为太保兼侍中。太宗在任命赵普时,对他说,"你是国家的元勋老臣,也是我所依靠和看重的人,古人都没有认为他们的君主比不上尧舜,是一件耻辱的事,请你也想到这一点吧。"赵普磕头,表示理解皇上的意思。

当时,枢密副使赵昌言与胡旦、陈象舆、董俨、梁颢等关系亲密。正好胡旦让翟马周向皇上奏事,诋毁当时的朝政。赵普因为深恨他们,就乘此机会上书太宗,流放了翟马周,贬黜了赵昌言等人。郑州团练使侯莫陈利用(姓侯莫陈,名利用)骄横放纵,过分奢侈,做了许多违法之事。赵普查访得知后,把他的罪行全部列条上奏,侯莫陈利用因此被流放到商州,后来,在赵普的一再要求下,宋太祖又将他杀头。《宋史》评价赵普的刚强耿直时,说"其嫉恶强直皆此类",这就是说,赵普只有在扫除异己,打击政敌时,才表现出嫉恶如仇,刚强正直的一面。

此次重新被朝廷重用的赵普受到了太宗相当高的礼遇。按以前的制度规定,宰相到未时才能回府第去。雍熙四年,天气非常热,太宗同情赵普年老,特别允许他在最热的仲夏季节,到午时就可以回家去。第二天,又免去他上朝参见的礼仪,只是让他每天到中书去办公,有重大的事情才召见他。这一年冬天,赵普因生病请假在家,太宗竟然多次到赵普府上,去探望他,并将赏赐他的东西增加一等。后来,赵普因为病重,几次上表要求告老辞官,太宗勉强接受了他的请求,但仍然任命他为西京留守、河南尹,并仍然让赵普兼任太保兼中书令的职位。赵普又几次上书辞让,宋太宗赐予他亲手书写的诏书说:"开国的旧有功勋大臣,只剩下你一人了,所以不能像对其他人一样对待你。你就不要坚持辞了,等你到了上路的日子,我还要去你家,和你话别呢。"赵普捧着诏书,感动得流泪,于是,竭力的支撑着病体,请求朝见太宗。太宗赐给赵普座位,与他谈论了许多国家大事,太宗对赵普的建议十分欣赏,并加以采纳。赵普将要去上任时,太宗亲自去他家送别。可见,此时太宗对赵普的礼遇非常之高。

淳化(宋太宗的年号)三年(992)春天,赵普因年老体衰,长期有病,便让留守通判刘昌言代他奉表进奏,请求辞去官职。太宗闻奏后,派遣中使驾着驿车急忙赶来安抚慰问赵普。赵普前后共三次上表,请求允许他告老还乡。然而,宋太宗不许,又拜他为国师,封魏国公,给他宰相的俸禄,令他养病,等病好了再到朝廷相见。太宗又派遣赵普的弟弟宗正少卿赵安易带着诏书去赐给赵普说:"你不久前身体偶有不适,便再三要求退休。看来我让你坐镇一方,肩负重责,想必是给你带来了许多麻烦,今特拜你为太,略表我对你的敬意,希望听到你病好的消息,能够与我相见。"宋太宗还赐予赵普羊肉美酒若干。

此年七月,在西京任留守的赵普病死,享年七十一岁。太宗听到赵普去世的消息,深表哀悼,并对近臣说:"赵普辅佐先帝,又与我是故旧,能够决断大事。他从前有起我的地方,这是大家都知道的。但是,自我当皇帝以来,总是优待尊重他,他也能够竭尽全力为我效劳,尽忠于国家。"并说赵普是"真社稷臣也",即是说,赵普真正称得上是善于治理国家的良臣。咸平(宋真宗的年号)初年,宋真宗追封赵普为韩王。

(四) 半部《论语》治天下

赵普侍奉宋太祖、宋太宗两朝皇帝,并被委于重任,官至宰相,权倾一时,后人都传言他是靠半部《论语》治天下的。

赵普虽然读书不多,但他从小就学习了官吏办事的办法。到做了宰相后,太祖常常劝他读书,赵普听从太祖的建议,到了晚上下朝回家,他总是手不释卷,常常一回到家就关上房门,打开箱子取出书,读上一整晚。第二天处理起政务来,总是果断利落。到赵普去世以后,他的家人打开箱子一看,原来箱子里只有《论语》二十篇。知道此事的人都开始说,赵普是利用半部《论语》来治理天下的。其实,赵普那能是仅仅依靠《论语》来治理国家的呢?不过,赵普在治理国家,在处理与皇帝的关系上的确有着过人之处。

赵普性情非常深沉,虽然对人常常嫉妒刻薄,但是,他始终能够把治理国家大事看作是自己的责任。宋朝初年,在宰相位子上的人大多数器量狭小,遇事缄默无言,赵普虽然器量也狭小,但他刚毅果断,无人能比。他曾经上奏,举荐某人为某官,太祖不肯任用。第二天,他还是推荐那个人,太祖仍然不肯。第三天,他又向太祖推荐那个人,太祖发怒,把奏章撕碎扔在地上。赵普脸色竟然没有一点改变,只是跪下拾起奏章返回家去了。过了几天,赵普又把撕碎的奏章补贴好,再次像以前那样上奏给太祖,太祖方才省悟,终于任用了那个人。又一次,有一个大臣理应升官,宋太祖却因为素来讨厌他,就不给他升官。赵普坚决请求提升此人,太祖就发怒道:"我就是不给他升官,看你能怎么办?"赵普不紧不慢的说:"刑罚是用来惩罚坏人的,赏赐是用来酬劳功绩的,这是古今一致的道理。况且,刑赏是天下的刑赏,并不是陛下一个人的刑赏,怎能因为您个人的喜怒而独断专行呢?"太祖气极了,就起身离去,赵普就跟在他后面。太祖进入皇宫,赵普就站在宫门等候,很长时间也不离去,终于得到了太祖的允诺。在宋太宗的时候,一次太宗听信了弥德超的谗言,怀疑曹彬打算要造反,刚好这时赵普担任宰相,为曹彬分辨清楚并且予以担保,使事情的真相得以明白,太宗叹息说:"我听断不明,几乎误了国家的事。"当天就放逐了弥德超,对待曹彬还是一如既往。

祖吉做地方官时,法谋取财利,事情暴露后,被关进监狱。这时,案件已经审理完毕,只是案卷还没有办好。正巧南郊祭天德礼仪将要举行,太宗恨他贪图财利,就派遣中使去告诉执政:"郊礼大赦时,可以特地不宽免祖吉。"赵普得知后,进言说:"败坏官事抵罪,应当明正典刑。国家选择郊祭的日子释放各种人,是通于天地,禀告于神明的,为什么要因为祖吉而破坏陛下的赦令呢?"太宗听后,极其赞许他的话,于是,就不再坚持不宽免祖吉了。

(五) 豪门大族,才俊绵出

赵普共有两个弟弟,赵固、赵安易。赵固,官至都官郎中。赵安易,字季和,官至宗正少卿,景德二年(1005)卒,享年七十六岁,赠工部尚书。赵安易的儿子赵承庆为国子博士,其孙赵从政曾任太常寺奉礼郎。

宋太祖建隆初年,赵安易代理府州禄事参军一职,节度使折德废认为赵安易清廉能干,于是,就正式安排他担任此职。不久,赵安易被升为河南府推官。这时,赵安易的兄长赵普担任宰相一职,可能是为了避嫌,赵安易竟然十年没有调动职位。直到宋太宗太平兴国中期,才被任命为华、邢二镇的掌书记。后来,赵安易跟随到太原运送粮食,被拜为检查御史。调入朝廷之后,太宗赐予他绯鱼袋。当时,两川地区的百姓在交纳税收时,得先把铁钱换成铜钱,十分麻烦。赵安易就上书太宗,请求国家在收税时,允许百姓交纳铁钱。太宗认为他的建议合乎情理,于是就欣然接受。太平兴国九年(984),赵安易被提拔为宗正少卿,知定州。当时,曹璨任定州知州,就任命赵安易为定州通判。但不多时,就被诏回朝。赵安易又上表请求出外职,于是,太宗就任命他为知耀州,但他只是被命令巡视北方的事宜而已。

淳化(宋太宗的年号)中期,赵安易认为四川地区铁钱太多,不便于百姓使用。因此,上书太宗请求允许在四川像刘备时一样,铸造大钱,每个大钱可当十个小钱使用。吏部尚书宋琪认为,蜀汉刘备之时,铸造大钱是因为钱太少,而现在的问题是,钱太多了,所以,宋琪等人都认为赵安易的提议并非长久之计。但赵安易仍然不死心,屡次上奏,宋太宗终于没有接受。但赵安易还是私自请了技工,铸造了大钱一百多个,每枚钱都制作精细,掷地有声。赵安易将大钱进献给太宗,太宗虽然没有接受他的建议,但是,嘉赏他的用心良苦。于是,"赐以金紫",并且,派遣他负责典铸事宜。但不幸的是,赵安易难当此任竞造成巨大亏空,于是,太宗只好将其免职。

后来,赵安易又历任知襄、卢二州,后被任命为宗正卿,又重新回到朝廷。当时,好多典籍都没有编辑完毕,于是,咸平初年,太宗就命梁周翰与赵安易一起修书。赵安易读书不多,性情刚毅,喜欢谈论事务,但是,他的建议大多不合事宜,很少被接受。太祖在位时,曾询问农业上的问题,赵安易竟然请求重新恢复井田制。而且,赵安易因为自己的家乡是较为边远的蓟县,所以,又特别喜欢打听边疆的事情。

宋真宗景德初年,礼官在讨论安置明德皇太后灵枢问题时,赵安易又向真宗提出不合情理的建议,引起当时朝臣的不屑。赵安易晚年时,因为没有功绩,所以,没有再得到晋升的机会。景德二年,赵安易死去,享年七十六岁,宋真宗追赠他为工部尚书。

赵普共有两个儿子,分别是赵承宗、赵承煦。赵承宗,官至羽林大将军,知潭、郓二州,"皆有声";赵承煦,字景阳,官至成州团练使。赵普还有女儿两人,赵普死后削发为尼,宋太宗赐长女名志愿,号智果大师;次女名志英,号智圆大师。

赵普之孙赵从约,字元礼,为东上阁门使、象州防御使,赠建宁节度使。据说,赵从约有十四子,大多有官位。到南宋高宗绍兴七年(1137)时,朝廷记录贤臣的世系,"官其六世诸孙洪等十二人",可见,至此,赵普的六世孙有十二人还居官位,其中,赵洪在南宋孝宗乾道末年,官至修武郎、知绥阳县而死。

 

世界赵氏宗亲联谊会官方QQ群:25523054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