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福尔摩斯断案▪技术篇】案件二大揭秘

 CandyMint 2020-11-05

读懂 

每一张切片背后的故事

看清

每一个细胞隐藏的真相

福尔摩斯

在微米的世界,感受生命的力量

新年伊始,小衡发布了福尔摩斯案件二,伙伴们的参与热情依旧高涨,真相是什么?快来一起看吧~~

“案情”回顾:

后腹腔肿瘤组织冰冻切片,显微镜下形态特点,请你做个病理技术“福尔摩斯”,推断一下这张冰冻切片存在怎样的问题?是怎样的技术原因引起的?如何避免这样的问题? 

真相

存在的主要问题:大量的细胞核内冰晶形成。

主要问题形成的真实原因:使用同一个冷冻锤连续冷冻组织,这是冷冻的第二例组织。因为冷冻锤温度升高,导致冷冻的第二例组织大量细胞核内冰晶形成的现象。

如何避免细胞内冰晶形成:使用温度低于-30℃的冷冻锤冷冻组织;尽量少修组织,冰冻切片取到满足诊断需要的有效切面即可。

答案收集统计与分析:

收到有效回答:81份

正确回答“冰晶形成,速冻”的答案数58份,占比71.6%。

▶未提及冰晶的答案数23份,占比28.4%。

提示:

因本次“案情”在王华老师以往的线下交流课中讲过,部分回答堪称完美,一看就知道是认真听过讲课的小伙伴们。为公平起见,本次福尔摩斯断案对最佳思路的伙伴们进行表扬与鼓励,将不发放奖品。下次《福尔摩斯断案·技术篇》会有全新案情,热爱断案的伙伴们,敬请期待!

本期探案最佳思路展示:

这张切片存在的问题是形成大量核内冰晶,原因是同一冷冻锤连续冷冻不同组织块造成,冷冻锤温度不够低,导致细胞内胞浆胞核刚达到Tg(玻璃化点,上期有讲)胞内水分聚集就形成冰晶,胞外温度下降足够快而且够低就没有形成冰晶。要避免这样问题须速冻薄修,使每冷冻一组织块的冷冻锤温度达到Tg以下!

YZX

大量核内冰晶,这个是由于速冻时冷冻锤不够冷造成的。冷冻锤冻完一个组织后,要降温后再冷冻下一例组织。如果标本量大的单位最好多配备几个冷冻锤,或者使用专门速冻组织的机器装置。

小信封

存在大量细胞内冰晶,冷冻缓慢造成,可能机箱温度不够,或没有合理使用冷冻锤,或是取材时没有注意保持刀片或纱布垫的干燥使组织沾上了水分。合理降低切片机的温度,保持取材过程中不要接触水分,使用冻锤速冻,快速切片贴片和固定。

xingmei

存在大量的核内冰晶,引起的原因有:

1冷冻锤温度不够低;

2冷冻锤压后粗修过多;

3切的过程中有用手捂过。

解决办法:每次冷冻锤用过后放在冷冻台上充分冷冻再压其它组织,压过的组织尽量少修。

张力珲

细胞内冰晶,分为胞质内冰晶和胞核内冰晶。胞质内冰晶一般易出现在体积较大胞质丰富的细胞。
细胞核内冰晶一般易出现在细胞核体积较大的细胞。
胞质内冰晶与胞核内冰晶形成的原因:

(1)速冻组织的冷冻锤温度不够低(未低于-20℃);

(2)冷冻锤温度足够低,但组织粗修过深;

(3)液氮冷冻辅助。

钟鸣

存在的问题:出现大量细胞核的缺失。
原因:冷冻速度慢,细胞核内产生大量冰晶。
如何避免:加快冷冻速度。

爾东

切片问题是细胞内冰晶形成。冷冻锤温度不够低导致,因为在冰冻中胞内温度较高,当达到玻璃化点后温度不再下降,胞内就容易形成冰晶。要避免这样的问题就要保证冷冻锤温度足够低,而且对于冷冻每一块组织的冷冻锤温度要保持一致!冷冻锤不要连续冷冻不同组织块!

切片存在大量细胞核内冰晶。原因是冷冻锤温度不足够低,没有迅速冻到玻璃化凝固状态。冷冻台温度要足够低(-30度至-40度),冷冻锤要放在冷冻台上,以保证冷冻锤温度足够低;冷冻锤冻过组织后,要等其温度足够低才冻下一块组织。另外冷冻锤的材质也有影响。

李春玲

细胞核空洞,冰晶形成;组织水分未吸干,未快速冷冻引起;用擦手纸吸干组织多余的水分,冰冻托预冷冻,胶水半凝状态下快速放入标本,并压上冻锤,让其快速冷冻组织。

童童爸比

主要问题还是细胞核内冰晶的形成,形成的原因由于速冻后组织切片时用手捂复温,而导致的核内冰晶的形成,建议室外复温组织块,再行切片。

顾挺

存在大量核内空泡,也就是核内冰晶,缓慢冷冻,和冻锤不冷导致。加速冷冻,和预冷冻锤可以解决部分。

Miss杨杨

出现了细胞内冰晶,因为冷冻不够快,冷冻锤不够冷,或者修片比较多,组织深层冷冻不好,快速使用冷冻锤冷冻可以避免。

大量细胞核缺失,一般是由于冷冻速度慢,核内产生冰晶,染色质被挤压细胞核边缘,出现了这样的空洞。可以吸干组织水份加快冷冻速度,确定是整块组织冷冻完全,这样可以减少或消失这种空洞。组织还出现了局部冰晶样改变,考虑切片后摊片或贴片时受到牵拉。使用防卷板或动作温柔点哈。

小伙伴们,您的分析思路准确吗? 思路有偏差的答案就不展示啦~~~

回答不正确的小伙伴们继续修炼哦~~~希望下次看到您精彩的分析!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