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高振霄翰林书法“瘦劲通神”

 自由书画谈 2020-11-06

    晚清翰林高振霄太史得宠于两个朝代。先说旧时代的晚清,伊光绪三十年(1904)中甲辰恩科进士后,被点为翰林,在翰林院做七品史官。在任上,可能碰到了皇帝,皇帝一时高兴,询问了高翰林几句生活情况,高翰林便浑身痒痒,倩别人刻了一方“帝询坚苦”长条朱文印,书幅上引首处时有钤盖。高翰林学问渊博,人品高洁,惟独受到滿清皇帝老儿几句家常话就受宠若惊刻印章纪之,这一点儿是叫仆惟一不齿高翰林的地方。你是汉人呀!

上海解放不久,陈毅市长亲聘第一批上海市文史馆馆员,当时寓居上海的高振霄被好写几首打油诗的陈毅市长招见并被聘为文史馆馆员。高翰林的公子、著名书法篆刻式熊先生在《人生短暂艺流长》一文中有云:“……记得有一次,他(指高翰林)得到陈毅市长的会见,当时我陪同在侧。陈毅市长亲切地对父亲说,我了解你的为人,你知识渊博,为人耿直,是个好先生。一席知遇之言,说得我父亲回家以后竟激动得彻夜难眠……”高翰林受到陈毅市长的招见赐馆员,算是新时代得的中国共产党的恩宠。

简述过高振霄的两个朝代的得宠,接着来说高翰林的书法。仆十年前即拥有过高翰林的书法,当时还撰成《清末翰林高振霄超然沪上》文章刊发在了《书法报》上。之后又拍得好几件高翰林的书法,亦皆撰成文章收入进了拙著之中。20147月,常州兰陵聚珍书画拍卖会上,又一次拍得两件高翰林的书法。

两件书法,一为立轴,一为书房小联。立轴125×30cm尺幅,原装旧裱,录的一首陆放翁(游)的《东阳道中》七言绝句:

风歌乌帽轻寒中,雨点春衫作碎斑。

小吏知人当着句,先安笔砚对溪山。

落款“坡翁东阳道上,癸未孟冬,高振霄”,钤印“高振霄印”白文、“甲辰翰林”朱文,引首正是让人不齿的“帝询坚苦”朱文长条印。“坡翁”应为放翁。

书房联65×13cm×2的尺幅,黄腊笺洒金鉴宣,亦为原装旧裱。联句:“圣业须参齐鲁论,尚书並校古今文。”录的何绍基《颜鲁公<争座位帖>集联》。上款“东海仁兄雅鉴”,书联时间“癸未春日”,落名“高振霄”,钤印“振霄”白文、“甲辰翰林”朱文,引首“烈日青霜”朱文长条印。

高振霄这两幅创作于“癸未(1943)的书法”,皆为行书,只有立轴上的“碎”、“当”、“溪”三个字略带草意。书法细劲清刚,北碑的底子,参以“二王”和李邕的行楷书,用笔挺劲清拔,使转顿挫有度,章法平中见奇,没有花哨的做作。再辅以旧学的涵养和画梅的逸气,欣赏起来有股隐逸之气扑面而来。劲挺中又不失潇洒秀润和平和闲雅,看上去愈发清逸隽秀了。

高振霄(1877~1956)字云麓,号闲云,又号顽头陀,晚号洞天真逸。浙江鄞县(今宁波鄞州区)人。光绪二十八年(1902)壬寅举人,三十年甲辰恩科二甲47名进士。选庶吉士,散馆授翰林院编修。辛亥(1911)革命后寓沪,执教大庠,并以余暇鬻书卖画。《民国书画家汇传》称其“瘦劲通神,间绘墨梅,亦清隽有致,唯不多作。”晚清进士金梁《光宣小记》之《会同年》文中有云:“而高(振霄)云麓超然沪上,鬻书画以自给,尤可敬己。”

高振霄进士光环,两代翰林(有云文史馆乃“当代翰林”),受两朝恩宠,自然名声不小。伊书法又极能脱俗,具清隽雅逸士夫之……所以应该是比只是进士翰林而书法一般性和仅是书家无进士翰林光环的职业书法家的作品价钿上要高个档次。近年拍卖市场上,高翰林的行书一般成交在六七千一平尺,精品可以达到八千上万一平尺。这两件作品,立轴三平尺多,价钿应在三万元左右;书房联尽管不到二平尺,但乃极精作品,所以市场价也应在三万上下矣!


作者

于建华,法名智凯,“大河鉴宝”书画鉴定专家,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精书画鉴定,富书画收藏,参修禅宗,以笔墨做佛事,善诗文,现已出版书画鉴定方面书籍二十余种。

福      寿      延      年


于建华题诗堂


于建华新年送福

于 建 华 手 书 书 房 对


智凯居士作品——无  量  寿  佛

即阿弥陀佛,又名无量佛、无量光佛等。大乘经载,阿弥陀佛在过去久远劫时曾立大愿,建立西方净土,广度无边众生,成就无量庄严功德,为大乘佛教所广为崇敬和弘扬。此画中无量寿佛红衣端坐于蒲团之上,神态宁静安详,庄重肃穆,似在传经说法,又似在参透禅机。上题禅句,亦为玄妙法门。配上飘逸灵动的字体,使得扇面妙意横生。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