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地黄的花、地黄,及其他

 最好的阳光bj 2020-11-06

那年五月,去妙峰山看小玫瑰。
地面上到处低矮地伏着一种开着赭色到紫红色花朵的野花,要不是小玫瑰还没开,相信不会注意到它。


它的叶子都在长在基部,茎杆顶着花在高处摇曳,周围是长满针刺的粉蓟,不管怎么拍,都是凌乱。只能尝试拍细部。
花朵长长的,像个吸管,顶部翻卷出美丽的五瓣;两根花药仿佛染了金似的,具有贵族般的气质;全身都披着白色的绒毛,是很有硬质感的那种;花管上细细的脉络,让它有了层次的变化。
所有这一切,给画面了一种艺术化的晕染效果,难以名状,但非常喜欢。


后来才知道,在我眼中,这个充满了艺术气息的路边野花竟然就是大名鼎鼎的地黄。
于是,从地黄的花开始,就记住了这种植物。

(该图来自网络)
地黄的花,如同钥匙,释放了以往关于地黄的认知大门。就像朋友在百草园中见到地黄,问我,是那个六味地黄丸中的地黄吗?
是的。
有多少人没吃过“六味地黄丸”呢。也是从这个意义上,说它大名鼎鼎。
可以入药的是,地黄的根。这也是它名字的来由——黄色的根。
天玄地黄。


田间坡地常见的野花,它还有个更霸气的名字——地髓。

看见这个名字,就感觉它好像吸收了大地的精髓,拥有一身力量。难怪苏东坡写诗赞它:
“地黄饲老马,可使光鉴人。”
一定是地黄丰富的营养,让老马吃了之后,毛发都顺滑光亮起来了吧。
友人给苏东坡送了地黄煎,他特意写信感谢:“地黄煎蒙寄惠,极佳。”
苏东坡用地黄治疗何种病症,具体情况就不得而知了。因为按照炮制方法不同,地黄分为鲜地黄、干地黄和熟地黄,药效有区别。
鲜地黄刚从土里挖出来,绞汁入药,可以清热养阴。干地黄是把块根烘干切片而成,熟地黄则清蒸或用黄酒蒸制,九蒸九晒之后,散去自身的寒凉之性,变成黑漆漆的,就成了补益肝肾的良方。著名的六味地黄丸,就是用熟地黄做君药的。

初夏,如果你走出室外,到自然中,坡下田边,古寺园中,正是地黄的花期。前提是,你要留意它。

泯然众生的凡人,在世间的底色上安静地生活,不注意就会错过。但若仔细观察,花时间相处,没有人可以忽略、轻视,因为,小人物有大力量。

就像地黄。


相关链接

开满虞美人的山坡


欢迎与最好的阳光一道,

与花见 | 行记 | 物之味。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