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时如何过立冬

 寻梦向天歌 2020-11-06

立冬,乃冬之始也。立冬过后,阳退阴生,生气闭蓄,万物收藏。古代将立冬分为三候:一候水始冰,二候地始冻,三候雉入大水为蜃。此节气水已能凝结成冰,土地开始冻结,野鸡一类的便不多见了。古籍《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曰:“立,建始也。冬,终也,万物收藏也。”是说秋季作物全部收获归仓,动物也已蛰藏准备冬眠。在这个冬之始的节气里,古人赋予了它丰厚的文化内涵。
迎冬。在古代,立冬不只是一个节气,还是重要的节日,迎冬则是古时立冬最庄重的祭典之一。《吕氏春秋·孟冬》记载:“是月也,以立冬。先立冬三日,太史渴之天子。曰:‘某日立冬,盛德在水。’天子乃斋。立冬之日,天子亲率三公九卿大夫以迎冬于北郊。还,乃赏死事,恤孤寡。”古时只有天子才能迎冬。可见,立冬在人们心中的重要性。
贺冬。“贺冬”亦称“拜冬”,汉代即有贺冬之俗。东汉崔定《四民月令》:“冬至之日进酒肴,贺谒君师耆老,一如正日。”宋代每逢此日,人们更换新衣,庆贺往来,一如年节。清代顾禄《清嘉录》卷十一曰:“至日为冬至朝,士大夫家拜贺尊长,又交相出谒。细民男女,亦必更鲜衣以相揖,谓之“拜冬。”民国以来,贺冬的传统风俗有简化,但有些活动,逐渐固定化、程式化,如办冬学,拜师活动。
送寒衣。古人受“孝悌”和“阴阳共生”观念影响,常在立冬备冬衣时烧纸衣给亡人,怕已故亲人在阴界无衣物过冬。
烧香祭祖。该活动起源于清代,但满、汉祭祀有差异。汉称“烧旗香跳虎神”,即人扮作虎神跳祭舞。满称“烧荤香”,即按“萨满教”规矩,需吃斋、焚香、杀猪敬祖。
补冬。古时,劳动了一年的人们,会利用立冬这一天,犒赏一家人的辛苦。谚语“立冬补冬,补嘴空”。寒冷天气里,人们吃一些温补食物,不仅能使身体更强壮,还可起到御寒作用。其中,吃饺子是立冬从古自今流传下来的风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