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端雅妍美,笔尖上的艺术——记梅州市女书法家协会会长李海舒【推荐】

 客都原创 2020-11-06

近日,梅州市女书法家协会换届选举大会在梅城举行,李海舒全票当选连任会长。提起海舒会长,也许大家并不陌生,她为人坦诚率真、举止优雅、德艺双馨。所谓字如其人,她的书法艺术与她的品质浑然天成,笔墨精妙,楷书、行书和草书字体端雅妍美,隽永蕴藉,令人难忘。

2018年7月8日,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梅州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侯坚,中国硬笔书法协会会员、五华县硬笔书法协会主席张中建与海舒会长及市女书协会员、骨干合影

刻苦勤奋幼年,情寄翰墨香更浓

海舒会长出生于文化之乡梅县大坪镇,自幼喜欢艺术的她,钟情琴棋书画,以书艺为乐,经母校华侨中学文化熏陶加上她的刻苦勤奋,考入赣南师范大学,曾在梅州市职业技术学院执教,工作之余她常夜半时分习诗文书画,还时常游历名胜古迹,登山临水,寻碑拜帖,交流甚广。她是广东省书法家协会会员,广东省女书法家协会理事,梅州市女书法家协会主席,梅县区政协委员,作品多次在省、港、澳、市、区获奖或入选。

日日临池把墨研,何曾粉黛去争妍,海舒会长是一个善于坚持的人,她潜心研习精彩之作,可谓自出机杼,经年累月,闭门思进,终获成就。在普通人看来,书法就是把字写好,然而中国书法历史上,三代金文,古朴自然;两汉隶书,茂密沉厚;南北朝碑版,峻拔奇伟;大唐书风,雄杰郁勃……即使被后人尊崇为书圣的王羲之书风,也沉着痛快,风规高远,问及海舒会长多年来从事艺术最大的感受,除客家文化深厚底蕴给她艺术滋养外,感悟最深还是“坚持”与爱。潜修苦索,不遗余力,这正是她从艺的心得,她认为习书必须心中有爱,你对书法情有独钟,书法一辈子都不会背叛你。 

书法是中华文化的代表,历史悠久,具有深邃的内涵和魅力。学习书法,不但能养生、养心,给人带来身心愉悦与净化,让人心静平和,还可以陶冶情操、美化心灵,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这些年来,海舒会长不仅自己勤于书写,发愤于书道,而且带领一个优秀的团队——梅州市女书法家协会,她们经常在一起交流学习,修学修心,并积极参加各种文化慈善活动,目前协会已成为梅州艺术界一道亮丽风景。这是一种大情怀,也是一种大智慧,值得学习与推广。

海舒会长年轻时与志同道合的同学合影

巾帼不让须眉,成立书协传承文化

梅州自古人杰地灵,出现过很多著名的历史人物,其中有不少文人墨客。为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展示梅州客家女性风采、为梅州女书家们提供学习交流的平台,2011年,海舒会长和一群喜欢书法的姐妹在上级部门的指导下,创办了梅州市女书法家协会,并被推选为会长。这是一群来自梅州各县(市、区)各个行业,有公务员、教师、个体工商户和学生,她们以书法结缘相聚,以巾帼不让须眉的担当举起弘扬中国书法的猎猎旌旗。目前协会有200多人,站在时代前沿,组织女性书写、传承弘扬书法精神,提高书法技艺,打造书法精品,凸显了时代的意义和文化人的情怀。

这几年,海舒会长带领团队多次深入基层,组织书法家开展进学校、进警营、进军营、进企业及挥春等各种形式多样的活动,使书法走进群众,也让群众更加的了解书法。巾帼风采使书法艺术绽放时代的光芒,受到各界好评。

2014年4月,李海舒工作室在梅州市新县城人民南路挂牌,慕名拜访她学习书法的爱好者众,她诚恳的告诉大家,学习书法“先吃透一家,打好基础,再遍临百家,集众家之长”的教诲,先专一,后博学。首先是选自己喜欢的一家碑帖,认真去读,用心领悟,对原帖的形态、神韵做到烂熟于心,融化在自己的大脑中,之后专心致志去临,临像了,写熟了,掌握了基本技法,再换其他字帖,这样就能得心应手、博采众长。

文人笔耕,以砚为田,笔墨精良,开研发墨,跃然纸上。正如一位书法家所说:“书法是禾苗,学养是沃土,不植根于沃土的禾苗会营养不良,长不壮,花不鲜。”“书为心画”,书法家的“心”就是“文化”,书法家写出的“画”就是“书法”。海舒会长和协会,正是根植于梅州文化沃土,为喜欢书法的女性和小孩,打开通往艺术的一扇门。

心向善艺求精,带着小孩带着爱

很多时候,我们看到海舒会长带着小孩参加活动,从她的朋友圈上,我们也可发现,海舒会长是个孝女,她经常抽空回到乡下陪伴父亲。上为父母下为儿女,引用她自己朋友圈的一句话:“儿女是我的骄傲,书法是我的事业。”可见海舒对艺术的热爱和高尚情感。她经常参加笔会,挥毫、交流、书写,看海舒的书法,气脉贯通,章法呼应,行云流水,满纸生机,有传统有创新,现代感强烈,令人耳目一新,赢得当代众多大家的倾情礼赞。也许一件好的书法作品,往往蕴含作者对生活的激情和希望,只有充实的生活基础,才能在书法中有所创造、有所收获。

海舒会长作为客家女性,在长年累月的社会实践中,锻炼了她特有的刻苦和坚韧的性格以及生活的能力。她要带小孩,要孝敬父母,还要照顾好家庭、安排协会的工作,又要书法创作,这正印了客家妇女的品格。客家妇女具备日常生活的技能,注重“家头教尾”(养育子女)、“田头地尾”(耕田种地)、“灶头锅尾”(家务劳动)和“针头线尾”(缝补衣裳)这四项“妇功”,以惊人的毅力,克勤克俭,维持整个家庭的生活,无论是对老弱的扶持,幼儿的教养,家庭的料理,亦或亲朋的应酬,都无不禅精竭力,做得美满周到。正像客家童谣《好姑娘》中,勤俭姑娘,鸡鸣起床;梳头洗面,先煮茶汤;灶头锅尾,光光昌昌。煮好早饭,刚刚天亮。海舒心地善良、乐意助人,除了在书法方面很有造诣外,她还在国画、钢琴等艺术上也深得人们的赞赏,并且各臻其妙。

佛曰:任何一颗心灵的成熟,都必须经过岁月的洗礼和磨炼,没有经过打磨的人生,怎么才能破茧成蝶,滚滚红尘,物欲横流,岁月让我们学会世事洞明随遇而安,身处数不胜数的令人目炫神迷的诱惑之中,我们还是可以冷静自持,淡然面对。正值美丽之年的海舒会长,艺术之路正漫长,她说用书法传承中华文化、体现当代风貌,需要更多勤勉的创作和努力,同时也要有高雅的审美、博学的文化气质,才能为梅州文化的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这正是海舒笔尖上的艺术和心声。

这里祝愿海舒会长和女书协,在清雅沁人、温文儒雅的艺术百花园里花开墨上,幽香永溢。

文:赖俊权(网名:夜色光明)

《梅州蓝》杂志主编

梅县区客家文化研究会副会长

梅江区作家协会副主席、梅县区作家协会副主席

编辑:花样年华

海舒(左)与父亲(中)合影

海舒与父亲合影

海舒会长漂亮活泼的女儿

海舒女儿在练字

团结活泼的女书家们在西阳云水谣

海舒会长的部分作品——

母女情深——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