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痛风与高尿酸血症

 风湿中心 2020-11-12

尿酸是嘌呤经一系列氧化分解后形成的最终代谢产物,其60%以上需经肾脏排出。高尿酸血症是指正常饮食状态下,不同时间2次检测空腹血尿酸水平男性>420 μmol/L(7 mg/dl),女性>360 μmol/L(6 mg/dl)。有相当一部分高尿酸血症患者可终身不出现关节炎等明显症状,称为无症状高尿酸血症。痛风是一种单钠尿酸盐沉积所致的晶体相关性关节病,与嘌呤代谢紊乱及(或)尿酸排泄减少所致的高尿酸血症直接相关。其临床特点主要表现为高尿酸血症、反复发作的急慢性关节炎、关节畸形及功能障碍、痛风石、间质性肾炎、尿酸性泌尿系结石等,常伴发心脑血管疾病而危及生命(图1)。痛风和高尿酸血症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血尿酸(SUA)增高但无痛风发作时为高尿酸血症。尿酸盐沉积是高尿酸血症的结果。痛风发生率与SUA水平显著正相关;SUA越低,痛风石溶解速度越快,痛风复发率越低。

图1

【痛风的发病机制】

痛风关节炎的急性发作主要是由于血尿酸迅速波动所致尿酸钠盐结晶引起的炎症反应:

血尿酸突然↑:尿酸结晶在滑液中沉淀形成针状尿酸盐;

血尿酸突然↓:痛风石表面溶解,并释放出不溶性针状结晶。

【痛风的临床表现】

1.无症状期的表现。这一阶段通常在痛风病程的早期,而有一部分人则可以持续数年或数十年,然后才有痛风急性发作。甚至也有个别的人可以终生不发生临床痛风。因此在这一时期,痛风病人常常无任何临床表现,病人多是在体检时无意中发现。

2.急性发作期的痛风病症状:发作时间通常是下半夜。该阶段的痛风症状表现为脚踝关节或脚指,手臂、手指关节处疼痛、肿胀、发红,伴有剧烈疼痛。使用显微镜观察,会发现患处组织内有松针状尿酸盐沉淀。就是尿酸盐沉淀引起的剧烈疼痛。请注意,发病期的血尿酸由于已经生成沉淀,所以尿酸值比平时最高值低。

3.间歇期的痛风病症状:该阶段的痛风症状主要表现是血尿酸浓度偏高。所谓的间歇期是指痛风两次发病的间隔期,一般为几个月至一年。如果没有采用降尿酸的方法,发作会频繁,痛感加重,病程延长。

4.慢性期的痛风病症状:该阶段的痛风症状主要表现是存在痛风石,慢性关节炎、尿酸结石和痛风性肾炎及并发症。此时痛风频繁发作,身体部位开始出现痛风石,随着时间的延长痛风石逐步变大。

【诊断】

急性痛风的诊断标准(1977年ACR)

符合其中三项中之一项中可确诊

A.关节液中有尿酸盐结晶

B.痛风石针吸或活检有尿酸盐结晶

C. 有以下12条中的6条者

2015 ACR/EULAR痛风分类标准

【痛风治疗】

治疗痛风的药物主要有非甾类抗炎药、糖皮质激素;饮食治疗法是比较普遍和健康的治疗方法。饮食疗法主要包括以下方面:减少食用高嘌呤食物、高脂类食物,如肉类、野味、海鲜、含酵母食物和饮料等;尽可能食用嘌呤含量较低的食物,如大米、小麦、淀粉、高粱,鸡蛋、猪血、鸭血等。多饮水可将尿酸通过尿液排出体外;多运动,加强锻炼。

长期降尿酸治疗是根治痛风的关键。痛风患者开始服用降尿酸药物后,由于血尿酸水平的波动可引起关节内外的痛风石或尿酸盐结晶溶解,导致痛风性关节炎反复发作。降尿酸治疗初期(3~6个月),血尿酸水平显著降低,约12%~61%的患者可出现痛风反复发作,继续治疗8~12个月,痛风发作频率可显著降低。

痛风患者降尿酸治疗初期,首选小剂量(0.5~1 mg/d)秋水仙碱预防痛风发作,至少维持3~6个月;对于肾功能不全患者,建议根据eGFR调整秋水仙碱用量;不能耐受秋水仙碱的患者,建议小剂量NSAID(不超过常规剂量的50%)或糖皮质激素(强的松≤10 mg/d)预防发作,至少维持3~6个月。此外,应小剂量起始降尿酸药物,缓慢加量,以避免或减少痛风发作。

杜慧教授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仁济医院风湿科
·医学博士,副主任医师
·上海市女医师协会医学科普专业委员会常委
·中国医师协会风湿免疫分会骨关节炎学组副组长
·上海医学会风湿病专科分会青年委员
·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风湿免疫病学专家委员会骨关节炎学组常委、痛风学组委员   

·上海环郊风湿联盟 常委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