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去追新能源之前,可以先读读这篇文章

 亲斤彳正禾呈 2020-11-07

这两天身边越来越多的人去追新能源了,作为朋友,我祝他们好运。

今年在我看来,是一个市场有些极端的年份,在这狂躁情绪压倒长期主义的岁末,我想安安静静坐下来,写几篇文章,把自己不断思考修正、最终沉淀下来的投资体系做个梳理。

所谓体系,它一定包括买什么公司、买多少仓位、组合如何构建、什么时候卖出等等,这是一整套实操的思维模式。经过这不平凡的2020年,我觉得自己已经把它逐渐打磨成型了。

先从上周末的一场活动开始说起吧。

那天在钱潮价投学院,二十多个人围坐一圈,主持人让每人说出一个在投资中最困扰自己的问题。

结果,一圈下来,近半数学员提出的都是同一个问题:我知道有些公司是好,但我觉得太价格太贵,股价高高在上,实在买不下手,我们究竟该如何确定公司的价值呢?

在这个困惑背后,我认为是两种思维在打架——生意思维估值思维

在投资时,你究竟把哪一个放在优先位置,会产生决定性的差别。

要区分你自己是生意思维优先还是估值思维优先,也很简单。

想象一下,我们现在身处的这个世界是没有股票市场的,因此很遗憾,我们无法将自己的购买力转移到那些卓越的公司身上(这也是巴菲特给投资下的定义)

但这时候我们迎来一个好消息——明天,股市将会开市一天,你可以趁这个机会买入这个国家的任何一家公司的股票,到了后天股市将再度关闭,下次什么时候开也不确定。

可以想见,每个人此刻都跃跃欲试,想抓住这次机会,来让自己的阶级得到提升,尤其那些深知自己没什么本事、靠自己双手奋斗是跻身不了上层社会的人们,更是尤为珍惜。

今夜,每个人都会拿出一张纸,依次写下自己最想投资的几家公司,它们一定是自己足够了解的,强烈看好的,并相信在未来5-10年还能不断巩固自己竞争力的公司。等第二天股市一开门,他们就会自己的身家都押上去。

(股票投资本该就这么简单,但不知道为什么,因为股票是连续交易的,会产生价格波动,人们就要去转而去分析均线系统、成交量、MACD指标、宏观局势,就连开车的时候打开国家电台经济之声,连线进来的“专家们”都在数浪。

我敢肯定,读到这篇文章的每个人,脑中都会有这样一张纸,上面都写着自己想投资的公司的排名,我自己也不例外。

有一部分人,只有让自己现实中的持仓组合,与这张纸上的榜单相符,特别是把几家最看好的公司都买到让自己足够舒服的仓位,每天晚上才能睡得香睡得稳。怀抱这样想法的人,一定是生意思维优先主义者。

而如果一个人进入股市之后,一年过去,两年过去,三年过去,他的持仓顺序还是始终与自己内心的那张榜单对应不起来,那他绝对不是一个生意思维优先的投资者,而大概率是估值思维优先。

我自己就是一个坚定的生意思维优先主义者。在我的最优公司榜单上,排在最前面的,绝不会是蔚来,绝不会是小鹏,而一定是被巴菲特在1996年致股东信里称作“结果必然如此(The Inevitables)的几家企业。

这样的股票实在太少,以至于巴菲特和芒格终其一生都只能找到可口可乐、吉列这样极少数的几家(only a few inevitables),然后给它们上足够大的仓位,我们又有什么理由不像巴芒这样做呢?

去年我是在930元附近大幅增持茅台的(2019.8.4《加仓小记》),那时候我对茅台的认知,其实还没达到今年3月做系统性分享时的深度(2020.3.3《当下投资贵州茅台,收益5年或翻倍》)。

在加仓前些天,是两个很小的生活碎片,让我一下子感悟到茅台属于独一无二的The Inevitable。

第一个小碎片,是我那天下午在拜访一位老总,走进他办公室之前,见他喊来自己的助理:“小李,这里有两瓶茅台,你下午帮我送到王行长那里。”

那一瞬间,我脑子里砰得一声,立马想到10年或20年后的每一个中秋节前夕,在这个国家的角角落落,都会有无数企业老板从自己办公司走出来,拎着两瓶茅台对自己的助理说“小李,这里有两瓶茅台,你下午送到王行长那里。”可见茅台酒产品,无论在国人的生活行为横切面,还是在中国经济横切面中,都会永久性的占据一席之地。

我们再把这句话往深了细品,这位老总没有说“送两瓶白酒过去”,而是说“送两瓶茅台过去”,事实上只有茅台能做到这一点。换作其他商品,老板会说“送两斤茶叶过去”,“送两盒丝绸过去”,“送一只手机过去”,而只有茅台可以直接叫茅台,可见它直接定义了一种商品,这背后彰显的,就是极为牢固的心理份额。

第二个小碎片,是我在麦当劳吃早饭时无意间刷到的一条知乎提问——人们为什么愿意花一两千块钱买一瓶茅台酒?

下面的一条回答,我一边喝着麦咖啡,一边伴着温暖的音乐把它读完,眼眶久久未干:

那时候的我,还没有完全领会茅台酒在人与人之间那股温润厚重的情感作用,读到这个故事,我觉得自己理解了,从此以后,我就彻底站到了对茅台态度永远是挖苦加讽刺的键盘侠们的对立面。

其实,我在自己29岁,茅台股价900元左右,才真正开始看懂茅台,这真的算晚了。我见过很多人,他们其实早就看明白了,但他们经常说:“你跟我说茅台好,这我当然知道,但它现在价格高了,还是谈谈茅台以外的其他公司吧。”

最诡异的是,他们虽然都知道茅台很好,但在自己买股票时却都不知为何避开了茅台,其中一部分人甚至觉得,靠买茅台赚钱没什么了不起,一点本事都谈不上。

这一类人,就是典型的估值思维优先。我不是说他们错了,生意思维优先还是估值思维优先,我认为没有绝对的优劣,但我自己绝不会成为估值思维优先的那类人。

此外,把估值思维放在第一位的人还很容易陷入一种PE-增速的短期游戏里去。比如当他发现了一家PE15倍、增速25%的公司A,就会把另一家PE20倍,增速25%的公司B丢掉。过两天当他看到一家PE10倍、增速30%的公司C时,又会把公司B丢掉。。。以至于到最后,他的整个持仓里面,都是一堆PE5倍以下的公司了,这些公司尽管在某一两年可能业绩增速还不错,但它们有一些难以琢磨的变量,就像潜在的定时炸弹,放长远看有沦为“价值陷阱”的可能。

说实话,这个错误非常容易犯,就连我自己也曾差点陷入到这种思维里去。遇到这种情况,必须赶紧把脑袋抬起来,尽量眺望远方,我有两个办法:一是把我在《一个格局感十足的选股模型》里介绍的'1PE'思想拿出来多琢磨琢磨;二是像巴菲特写股东信那样,每年对自己的爱股写几段点评。这两招能在一定程度上帮助自己认识到,卓越的生意有多么可贵,对这些好东西视而不见、或把它们轻易丢掉有多么愚蠢。

再说回来,当我把茅台这样的“结果必然如此”类企业放到榜单第一位,后面几家该怎么选呢?

其实巴菲特在1996年致股东信里也给出了答案,那就是“高概率胜出”类公司(Highly Probables)。我们平时谈论的绝大多数行业龙头,都属于这个范畴。

'Highly Probables”翻译为“高概率胜出的公司”更好

至于像蔚来、理想、小鹏这些公司,恐怕很难在早期阶段就进入我的榜单里。虽然它们赔率很高,但赔钱的概率也很高,用巴菲特的话说,参与它们的投资者就像在太空探险一样——成功的话是很爽,可它太TM危险了啊!

重要说明 

本文为个人投资记录及商业分析,其中观点可能充满了我个人的偏见和错误。

对于任何股票在未来一个月、半年或一年的走势,我完全一无所知,更无法预料,涨跌多少都是有可能的。请坚持独立思考,切不可依赖文中内容作出买入或卖出决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