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静水流深,敦刻尔克

 深溪虎堂 2020-11-08

期盼已久的《敦刻尔克Dunkirk》终于来了,揣着电影票步入影院的时候,脑袋里突然冒出一个问题,如果这部电影换成别人来拍会是怎样的?

迈克尔.贝,估计这位大哥会把敦刻尔克全部重新炸一遍,而观众说不定会在轰隆隆中酣然入眠;

斯皮尔伯格,老爷子会不会拍成一部史诗巨片,然后中间穿插着几个小人物的悲欢离合?

李安,是继续聚焦个体在时代巨变中的变化还是会有更新的突破,更锐利的解析,其实我还是蛮期待李安会拍成什么样的作品,毕竟他从来都没有让自己失望过;

詹姆斯·卡梅隆,那必定是大场面,大制作加上外星人武器库般的新科技层出不穷,就是不知道制作方是否会被最后的账单吓昏过去;

不过这次都不是他们,是克里斯托弗·诺兰,当前好莱坞中生代导演中可以把商业性和艺术性完美结合的个中翘楚之一,同时他也是最野心勃勃的那一个,至于为什么这样说,后面我会说原因。

关于影片的背景敦刻尔克,或者更准确的说敦刻尔克大撤退,这个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最重要的转折点之一,浩如烟海的历史文献中已经有了各个角度的深度解析,包括后人看来难以理解但却永远不会有答案的诸多疑点,最著名的当属希特勒为什么命令德军停止进攻。没有敦刻尔克大撤退的成功,当然正名应该叫做“发电机行动”,就不会有那三十多万从德军炮火下抢救出来的生力军,在打仗还是主要靠人的二战,最后的胜利无疑要平添了许多未知数。

不过和其他二战中重要的时刻相比,诸如偷袭珍珠港,诺曼底登陆,斯大林格勒保卫战等等,敦刻尔克这一历史上关键的一刻很少以独立的主角身份出现在大屏幕上,更多的是作为二战历史的一部分被介绍给观众。历史事件的重要性和有意无意被忽视的现状,无疑构成了一个绝佳的机会。

于是,克里斯托弗·诺兰出现了。

毫无疑问,影片拍得很好,对得起电影票。如果有机会去看IMAX,估计现场音响和视觉效果会更好,毕竟制作方也是不惜血本的满足了导演要求使用胶片IMAX进行拍摄的苛刻要求。

比起拍得好,诺兰把战争题材拍出了新意或许才是最值得称赞的地方。和同类型题材的传统制作手法比起来,多了很多新变化,也反映了导演的小心思。总体而言,影片以专心雕琢细节取胜,而非追求场面宏大;聚焦人性的复杂性,而非一昧渲染英雄主义;反映普通人在战争中的喜怒哀乐,而不仅仅是塑造大人物们的高大形象。

除此以外,还有几处亮点,不得不说。

最明显的莫过于没有大明星助阵,最大牌的汤姆哈迪几乎全程带着面罩,连个脸部全景都没有,要不是事先知道有他出演,说不定会直接忽视。曾经合作八次之多的老戏骨迈克尔·凯恩更是压根儿没露面,只在空军指挥电台里面秀了一把标准的伦敦腔。

不仅没有大明星,就算是参演的各位演员,台词也是少得可怜。汤姆·哈迪大概有十来句,或许更少吧,而且仅有的台词也有相当多的部分属于过渡性工具,并没有承载更多的剧情,所有的表现力全部压在了演员的肢体动作和表情变化上。

其次值得大书特书的当属配乐。曾经操刀《地球脉动2》,《狮子王》的老搭档汉斯·季默Hans Zimmer出马果然不同凡响,和之前二人携手的佳作《盗梦空间》,《星际穿越》,《黑暗骑士》一样,音乐和影片的默契犹如水乳交融,据说当时诺兰就给了汉斯一段手表秒针连续走动的录音片段,这位编曲天才居然就凭借如此有限的主题,做出了整部电影的背景音乐。对,整部电影!107分钟无时无刻不在背后推进着剧情的发展,烘托着人物的变化。在这里,音乐已经不再仅仅是背景,而是当之无愧的主角之一。看来必须要去入一张原声大碟以备不时解馋之需了。

空中一小时,海上一整天,陆地一星期,多线索叙事不稀奇,但是最后怎么汇总在一起才是最大的挑战。观众在进场之前就知道敦刻尔克是一次成功的大撤退,有三十多万人都脱险了呢,可是对于每一个身处在战场之上的个体来说,你脱险的几率就不是这样来计算了。放弃战争题材影片通常对于大场面,大人物,大历史的浓墨重彩,聚焦于每一个看上去微不足道的个体小人物,他们会害怕,会懦弱,会丑陋,可是这能怪他们吗?

鬼魅幽灵般四处出没的潜艇狼群,死神般呼啸的斯图卡俯冲轰炸机,突如其来防不胜防的冷枪扫射,还有冰冷的海水,汹涌的波涛,以及最要命的两件事:少得可怜到不能保证每个人都上船的位置,以及沙漏般流逝的时间,所有这些决定了个体命运的不确定性,而这种不确定性通过三条时间轴的环环相扣,一直保持着对于观众心理的全方位压力,到底结局会怎样呢?

诺兰为了最大程度的还原当年战况,贴近历史风貌,大量起用了很多稍显稚嫩的年轻演员,而且对于战争片来说另外一处要求极高的挑战就是大场面的群众演员调度,如何规划走位,如何相互配合,如何烘托剧情,在这方面,诺兰凭借其深厚的功力和老道的指挥,交出了令人满意的答卷。

就个体的表演而言,最好的角色莫过于马克·里朗斯 Mark Rylance饰演的道森先生,一个驾着自己的小游艇冲到法国搭救英国远征军的小人物。固执,强硬,高冷,一个典型的约翰牛,英伦范儿十足。虽然全剧惜字如金,但是每一句台词都可以拿出来作为标志性的发言,那种虽千万人吾往矣的决绝勇烈,事了拂衣去的淡泊从容,洞悉人心却偏偏深藏不露的练达睿智,加上英国人特有的那种“冷的执着”,无疑算是片中一大亮点。

全片的主色调都是阴暗的,仿佛为了呼应英吉利海峡的风雨叵测,战争局面的变幻莫测以及沙场之上人命贱如草芥的悲惨事实,直到最后的几分钟,从熊熊燃烧的战斗机到一点点亮起来的海岸线,深蓝色慢慢逐步换成了暖金色,借着劫后余生尚且惊魂未定的返乡士兵之口,道出了全片的点睛之笔,温斯顿·丘吉尔首相最著名的那段演讲:

“我们将战斗到底。我们将在法国作战,我们将在海上和大洋中作战,我们将具有愈来愈大的信心和愈来愈强的力量在空中作战;我们将不惜任何代价保卫我们的岛屿。

我们将在海滩上作战;我们将在敌人登陆地点作战;我们将在田野和街头作战;我们将在山区作战;我们决不投降。

即使这个岛屿或它的大部分被征服并陷入饥饿之中,这是我一分钟也没有相信过的,我们在海外的帝国臣民仍要在英国舰队的武装保护之下,继续战斗,直到新世界在上帝认为适当的时候用它全部的力量和能力,来拯救和解放这个旧世界。”

这是全片所有压抑情绪瞬间迸发的最高潮,整部影片都是压抑的,克制的,隐忍的,甚至可以说是绝望的,黑暗的,扭曲的,直到这一刻所有的情绪渲染蓬勃而出,有光明,有温暖,有希望,那么就一定会有胜利。这种前后鲜明对比造成的冲击力,力道之强,直到走出影院许久依然不能忘怀。

我曾经在很多地方看到过这段演讲,但是没有一次能够比得上这次带来的感触之深,所谓上下齐心,同仇敌忾大致就是如此吧。

至于为什么说克里斯托弗·诺兰是好莱坞最野心勃勃或者雄心勃勃的导演,原因不外乎以下几点

华纳公司为了此片给诺兰开出了2000万美元基本片酬+20%票房分成的合同,这份合同与环球当年拍《金刚》向彼得·杰克逊送上的合同相同,也是好莱坞导演最大的合同。在商业化运作极其成熟发达的好莱坞,意味着他从此拥有了和顶尖一线导演同样的话语权,在这个权力的游戏中,话语权就意味着资源,意味着可以有更大的舞台来实现自己的梦想。

虽然诺兰出道至今好评无数,不过到目前为止,他还需要一座奥斯卡最佳导演的小金人来装点自己的王座,不知道敦刻尔克能不能完成他的夙愿,毕竟拍摄此片是他从入行之始就萌发的想法,并且已经为此潜心钻研多年。

除了众说周知的名利之外,克里斯托弗·诺兰可能是好莱坞目前最需要的那类导演:拥有可以和其野心相匹配的才华,以及不断锐意进取的创新精神。

在烧钱为上,翻拍成风,创作乏力,编剧奇缺的好莱坞,老一代大师逐渐步入封刀退隐的半退休状态,新生代又往往受制于资金匮乏的窘境,玩儿文艺片的更不必说,运气好的时候可能是叫好不叫座,运气不好可能就沦落为既不叫好,又不叫座了。在这样一种青黄不接的困境下,看似鲜花似锦,实则危机四伏,若诺兰一般的人物出现就是非常有现实意义了。因为他既可以拍出保证票房的商业制作,同时又可以在商业性中巧妙地揉入自己的艺术诉求,观众,投资人,影评家三方皆大欢喜,走钢丝走到这个水平,靠的就不仅仅是会拍电影了。

作为一个业余电影爱好者,最大的期盼莫过于就是每年可以看到各种各样的好电影,而不是清一色的续集翻拍大杂烩。所以,克里斯托弗·诺兰先生,拜托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