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政治正确的《水形物语》和非常鸡贼的德尔·托罗

 深溪虎堂 2020-11-08

第九十届奥斯卡金像奖热热闹闹的结束了,《水形物语 The Shape of Water》成为了全场最大的赢家,一共斩获了十三项提名,并且最终获得了分量最重的最佳影片和最佳导演。

不过我想很多人都会表示不服,包括我自己。

看完影片,第一感觉是拍的不错,但是没有那么好;等到看完其他获得提名和没有获得提名的影片之后,心里默默地念了一遍三字经。

年年都是套路深,今年居然特别黑。

先来看评分,豆瓣7.3分,IMDB 7.5分,作为一部奥斯卡的最佳影片,这个得分确实寒碜了点,虽然影评人为主的烂番茄网站还是以92%的评分,一时间无限风光。

以下纯属个人观点,不喜勿喷,板砖轻拍。

影片最大的卖点是充满了强烈的导演个人特色,当然,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整部片子拍的很唯美,尤其是那种绿幽幽的色调,虽然乍见之时有点寒意凛凛,习惯了之后反倒觉得有点暖意慢慢荡起,阴暗的地下工事,永远湿漉漉的地面,还有那一抹惊艳的红色,都让人心有千千结。德尔·托罗招牌式的怪兽情结这次从《潘神的迷宫》里面纯洁无暇的友谊发展为凄艳唯美但惊世骇俗的人兽恋。根据媒体对于导演的采访,这源自于他少年时期的《黑湖妖潭》观影经历,少年时的陀螺(影迷对于导演吉尔莫·德尔·托罗 Guillermo del Toro的昵称)认为那就是想象中爱情美好的样子,所以成年后终于把它拍出来,一个懵懂少年的情愫终于实现在了大屏幕上。

同样,配乐很出彩。伴随着剧情的推进,恰到好处的响起,或急促,或欢快,或悠扬,或凄婉,不仅烘托了人物的情绪变化,而且好比一只无形的手,带动着观众朝前走。每当剧情将要发生转折的时候,无处不在的音乐总是会给你那么一点点若有若无的暗示。

说到这些,不得不提到导演本人吉尔莫·德尔·托罗 Guillermo del Toro

一九六四年生于墨西哥瓜达拉哈拉,从小是由保姆陪伴着长大,与之相伴的还有保姆口中数不胜数的印第安神话传说,充满了光怪陆离的奇思妙想,以至于四岁的时候小家伙居然要求住在棺材里,父母为之瞠目结舌。这些点点滴滴都为他日后的拍摄风格奠定了最初的基石。后来进入电影圈,从场记,道具,化妆师等小角色开始,一步一步成长为好莱坞现在最热门的导演之一。

不过比起这些,最让人心动的是他那号称有7000+张的DVD收藏,听着是不是很耳熟?我想你应该想起了另外一个怪咖---昆汀。

不过就和苹果和梨是不一样的物种一样,昆汀·塔伦蒂诺和德尔·托罗是有着本质的差异。这种差异不仅来源于二人的才华天赋,同样来源于二人对于电影不同的态度。

整天把自己的恶趣味挂在嘴边的昆汀看似一个玩世不恭的混不吝,但如果剥开那些堆砌着暗黑,荒诞,暴力,反叛,怪异乃至无厘头等等诸多元素的外壳,这个骨子里面其实是个死宅的胖子对电影有着宗教般的虔诚,反映到作品上就是好莱坞越来越少见的独立性以及对于作品细节精益求精,完美到苛刻的变态执着。

陀螺同样对于电影制作声光电有着自己的独到品味,并且构建了自己鲜明的个人风格。但是就作品主题而已,他就要逊色不少。这种逊色并不是他不敏感,而是他太“敏感”了。说白了,《水形物语》就是一部政治正确,符合奥斯卡三观,拍出来就是为了拿奖的电影。

而对于有的人来说,拍电影就是拍电影,拿不拿到奖是另外一件事。

不妨就片中的几位主要人物稍微啰嗦两句。

女主角艾莎,代表了残障人群和弱势女性,每天早晨例行公事的自慰暗喻了二战以后美国兴起的女性解放运动,“性?不需要男人也可以!”

黑人清洁工塞尔达,自然代表了有色人种,更别说她还有一个除了家暴就无所事事的丈夫,再次从另外一个角度呼应了她的好伙伴;

艾莎怀才不遇的室友是一个男同性恋,暗恋着甜品店的小哥却只敢用一盒又一盒难吃的馅饼来填充自己空虚的肉体,无疑是LGBT群体代言人;

可怜的苏联间谍+美国科学家迪米特里,则代表了冷战危机下忧心忡忡的外国移民,而他最后惨死于克格勃同伙枪下,则再一次印证了万恶的CCCP无处不在;

至于那个被夸的快要上了天的鱼人,来自亚马逊的原始森林,具有强大的自我痊愈能力,为什么他要有这种超能力呢?因为导演生活在美苏对峙,全球都在核战乌云下瑟瑟发抖的时代啊,童年的阴影总是无处不在;

而片中那些四肢发达,头脑简单,性情残暴,如同种马一般的白人直男,除了在片中被赋予了避无可避的反面角色,如果说他们不是暗搓搓的影射某个超级大国的当家领导人,我是绝对不会相信的。

而所有的这一切,都是奥斯卡评委们最喜欢的调调,所以,《水形物语》是一部拍出来就是为了拿奖,也注定要拿奖的电影。在这一点上,德尔·托罗很鸡贼。

当然,这并没有错。但是你没有把电影拍好,至少拍到你想要的效果,这就是你,作为导演的失职。要知道好的音乐和色调是一部成功电影的必需品,但一部成功的电影仅仅有这些是远远不够的。

演员面具化的表演,各种尴尬的强行致敬,如果说还可以忍受的话,那么情节缺陷而导致的推进无力则会让人难免觉得有点憋闷,伴随着看片过程中产生的无数个为什么只能说明导演并没有把一个故事讲好,他只是非常投机取巧的把各种自己喜爱的元素堆砌在一起,然后一股脑的塞进一个写着“政治正确”和“向怀旧致敬”的套子里面,就此了事。

最简单直接的对比来自于同获提名的《三块广告牌》,看似平淡的生活场景之下暗流涌动,所有的矛盾冲突自有其内在联系串联其中,该爆发的时候自然会顺理成章的合理爆发,而且这种爆发因为有了足够的铺垫,所以显得格外张力十足。

影片的收尾尚在情理之中,但是那段经典的台词倒是意料之外。

Unable to perceive the shape of You   无法描述你的形状

You presence fills my eyes with your love   因为你的存在,我满眼都是你的爱意

It humbles my heart   它让我的心变的柔软

I find You all around me   我感觉到你围绕着我

For you are everywhere   你无处不在

最后来点题外话,其实奥斯卡金像奖只是美国人鼓捣出来的一个电影奖项,历史悠久,影响巨大,但是并不代表着奥斯卡最佳影片就是世界第一,能够拿到固然欣喜,拿不到也不能说明什么问题。平时观影买碟作为参考自然是不错的,不过,并不代表奥斯卡的标准就是放之四海而皆准。再说了,就算是在奥斯卡历史上,那也是曾经发生过无数惨案的……

Crash撞车》VS《断背山》,心疼我安叔三秒钟!

《拆弹部队》VS《阿凡达》,不要把家庭矛盾搞到颁奖典礼上嘛?

《本杰明·巴顿奇事》VS《贫民窟的百万富翁》,除了呵呵呵,我们还能说什么,摊手。

不过这些都比不上奥斯卡历史上最大的冤案,1999年的第七十一届奥斯卡。

那一年,让所有人大跌眼镜的是《莎翁情史》居然拿下了最佳影片,我们且不论这部影片本身的技术含量和艺术质量,先来看看它是踩着哪些遗珠上位的吧?拯救大兵瑞恩》,《美丽人生》,《细细的红线》,《楚门的世界》,《她比烟花寂寞》……当时的剧院里面一定下雪了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