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看了一本挺有意思的小书,《二战爆发前十天》。 书并不厚,只有两百多页,主题聚焦的时间短暂而集中,从1939年的8月24日到9月3日,正好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的十天。在这短短的十天内,世界各大主要强国或主动或被动的向着自己假想多日的对手宣战,组建了世界范围内的两大军事集团,然后,就是大打出手,全面开火,人类历史上波及范围最广,伤亡最为惨重同时也是影响最为广泛而又深远的一场大战就此揭幕,持续四年的战火弥漫到蓝色星球的各个角落,直到今天依然可以隐隐约约看到留下的余波在兴风作浪。作者并没有全面铺开介绍这场世界大战的方方面面,在他选取的十天内,英法苏德以及每每此时都要被提及的波兰轮番上阵,作者采用了一种场景式对话的形式从不同角度阐述了交战双方的种种动态,从尔虞我诈的庙堂之上到硝烟弥漫的战场之中,一个个名闻遐迩的大人物依次出场,希特勒,斯大林,丘吉尔,墨索里尼……所有的这一切只是为了解释一个问题:第二次世界大战为什么会在此时此地发生?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十天之内发生的事情其实在过去二十年内早已埋下因果,就像巴黎和谈之后那句著名的预言,“这不是和平,这只是二十年休战!”一语成嚱。作者从大战爆发前的十天入手,慢慢发掘出了隐藏在表象之下暗暗隐藏的杀机,草蛇灰线,伏行千里,窥一斑而见全豹。限于篇幅,无法一一枚举。选取三个大异常识但是非常值得玩味的话题小小的讨论一番,权当是做一个脑力体操吧。以下内容,纯属个人观点,如有雷同,实属巧合,欢迎讨论,谢绝抬杠。传统的历史教材中,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以德军“白色计划”闪击波兰开始的,言下之意就是德国法西斯十恶不赦,罪该万死,勤劳善良但是技不如人的波兰就是被那一只被人遗弃,任人宰割的小绵羊,事实真是如此吗?1918年一战结束之后,伴随着奥匈帝国的解体,德国的失败和俄国的变身,重生复国的波兰第二共和国睁开血红的双眼,里面熊熊燃烧的复仇火焰使得这个原本就是夹缝中求生存的前中欧第一强国成为了接下来二十年欧洲最嗜血的扩张者。 同年,攻入白俄罗斯和乌克兰,试图恢复1772年的东部边境,一直打到基辅城下。从前苏联教材中屡见不鲜的波兰白匪原型即在于此,一路上原本就是世仇的波兰人烧杀掳掠,算得上是无恶不作了。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看看一部名叫《沃伦Wolyn》的电影;这一段历史给波兰带来最直接的后果就是新生的苏维埃极度仇视波兰,所以后面的卡廷森林一案也就没有那么奇怪了。大家出来混,迟早都是要还的。No Zuo No Die, 在把自己东面邻居全部惹毛了之后,波兰人又想西边下手了,拿下但泽自由市,开辟但泽走廊,把德属普鲁士一分为二,相信大战过后,元气大伤的德国一边默默地舔伤口,一边肯定在妈卖批,扎小人。最可气的是当重新崛起的德国开始伸出獠牙,通过入侵苏台德地区来肢解捷克时,猪油蒙了心的波兰既不居安思危,也不掂量掂量自己的身板,居然火急火燎的趁机出兵,从水深火热的捷克手中又挖了一块儿领土,名字叫切欣。这件事除了把波兰推到四面树敌的危机之中外,还直接导致英法苦心搭建的东欧小协约国体系直接破产,使得英法对于波兰怨声载道,自己人都窝里反了,这个没得玩。波兰政府这一番风骚操作除了暂时满足开疆辟土的虚荣心外,同时得罪了英法苏德欧洲四大强国,大概仰仗的还是自己“世界第四大军事强国”身份和背后的百万雄师吧,战后披露当时波兰甚至有入侵德国,占领柏林的计划,是不是很惊喜?是不是很意外?德波边境上双方军队人数不相上下,单兵质量姑且当作没有本质区别,但是军队组织结构,战术思想,协同能力却是天差地别,面对已经是脱胎换骨的德国装甲混合集群,波兰人还停留在骑兵冲锋的美妙回忆中。至于武器装备对比,数字说话,火炮六千对三千,坦克是三千对一千,飞机是两千对五百,如果这个不是吊打,那就不知道什么是吊打了。 最可悲的是波兰政府的一系列外交短视行为使得他在整个欧洲大陆失去了所有可以引为奥援的助力,引用英国首相的名言作为佐证吧,“给与波兰独立无异于给了猴子一块儿高级怀表……”战争爆发之后,立陶宛和捷克傀儡政府不顾一切愤怒的出兵,在波兰濒死的躯体上狠狠的补了一刀,算是对于上面这句话的实证吧。回过头来看,波兰作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最大的受害者之一(人口伤亡比例位居全球第一),有着各种各样的内外因素,并不是一个壹加壹等于二的简单数学问题。波兰值得同情,但也没有那么无辜。 问题二,阿瑟·尼维尔·张伯伦真的是一个无能的软蛋吗?从小到大接受的教育里面,阿瑟·尼维尔·张伯伦的名字总是和绥靖主义挂在一起,堂堂大英帝国的首相被刻画为胆小如鼠,愚蠢如猪,畏首畏尾的可怜虫,字里行间一个典型的官僚跃然纸上,仿佛人人可以取而代之,个个都会比他干得好。一直觉得这似乎也没有什么问题,书本上写什么就是什么嘛。直到后来步入社会,经历了足够多的事情(被现实一次又一次啪啪打脸)之后,不知道哪天突然冒出这么一个问题,如果张伯伦真的这么逊,那他是怎么当上英国首相的呢?要知道那个时候的大英帝国,依然沐浴在日不落的光环之下,属于名副其实的世界强国,不至于全国上下找不出一个更合适的人选吧? 于是开始了一段有趣的历程,去挖掘那些藏在书本文字表象背后的真相,《二战爆发前十天》同样是其中的一环,稍微总结了一下如下事实,权作收获吧。---张伯伦是一位工作能力非常出色并且具有很强预见性的官员,他制定的很多政策无论是对于二战期间的英国备战,还是战后英国的发展走向,都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张伯伦是1937年担任英国首相的,大战爆发是在1939年,考虑到此次大战的规模和影响力,真正应该承担责任的还应该包括前任鲍德温政府。实际情况中,张伯伦上台之后的一系列政策正是起到了刺激英国经济复苏,重整军备的作用,无奈天不假人,时间有限;---作为一个亲身经历过一战并且对于战后英国自身状况和欧洲大陆局势有着深刻认知的官员,他非常清楚第一次世界大战对于英国的破坏程度已经到了触目惊心的地步,加上他个人性格中固执的部分和曾经从商多年的背景,他本人极端希望以任何代价在欧洲维持和平,认为可以通过谈判避免战争,在此前提下,其他任何一个小国的利益都是可以用来被交换和牺牲的;---二战爆发前夕,各国的情况又是如何呢?一战中损失最大的法国不愿意发生战争,意大利加入了轴心国,美国保持孤立主义,环顾四周,英国在当时主要列强中实际上没有同盟者。而靠自己已经力不从心,外强中干的身板儿单挑已经进入暴走状态,马上就要变体的德国,傻子都能看出来赢面几近于无。作为一直奉行均势外交的英帝国来说,指望他出头,主动牺牲自己的切身利益来捍卫世界和平,那只能说是所托非人;张伯伦是在冷静考虑所有相关因素之后,按照客观实际情况做了一个对于英国利益最大化的决定,而且利用难得的缓冲期,他为后来英国的整军备战赢得了最宝贵的时间。丘吉尔,这位被后人几乎神话的抗德英雄,他的最大过人之处在于比张伯伦更早的看出希特勒是喂不饱的贪吃蛇,一场大战不可避免,基于此他做了三件至关重要的事情: ---最大的一项功绩,拖美国下水,这才是同盟国赢得二战的根本原因,虽然战后发生的一切又是那么的充满了嘲讽意味;综上,张伯伦可能有点过于固执,对于未来判断不够准确,过于迷信个人能力,但是他不是软蛋,他也不是蠢货,这是有着本质不同的结论。最后借用张伯伦最大的竞争对手丘吉尔在他葬礼上的发言作为收尾吧:“上天没有赋予人类在很大的程度上预见或预言的能力,这对人类来说是件幸事,不然,生活就难以忍受。在一个时期,人们似乎做得对,在另一时期,似乎又做错了。然后,过了几年,通过较长时间得到观察,以往一切,又事过境迁,显得迥然不同,事物有新的准绳,有另外的价值尺度。历史,带着一盏闪烁的灯,沿着过往的轨迹踉跄前进,试图重视现实的情景,再响起远古的回声,用黯淡的光激发昔日的感情,这一切有什么价值呢?”曾经和几位同为军事历史爱好者的朋友无数次推演过一个经典命题,如果历史可以重来,德国还有别的路可以选择吗?二战是不是一定会爆发?结论不一而足,过程相当有趣。这本书同样提供了不同的视角,此处就先卖个关子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