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钱币降价了?

 灵荣轩书斋 2020-11-08

(清)

这两个月,

遇到不少人跟我说“钱币的行情下调了。”

或是银元跌了,或是清钱掉了,或是徽宗有所回落,明钱止步不前了...

要知道,今年以来,

钱币的行情可是坐上了直升飞机。

要说“钱币降价”,倒是破天荒头一回。

钱币降价,所以我们就能够抄底、囤积、买到合适的藏品?怕是想多了。

(方足布)

先说降价。

首先我认为,

钱币这时候“降价”,是比较正常的。

一则上半年牛市,下半年回调,是钱币的既往惯例,也是行情规律。

上半年(年后)玩家兜里有钱,市场热情不减,下半年(歇夏)市场青黄不接,玩家“弹药”枯竭。

二则今年行情一路高涨,原本的“歇夏”没有出现,撑到现在,已是难得可贵。

这里既有直播兴起,大量的新人外行涌进,也是因为特殊的疫情、经济原因,人们以钱币为不错的避险手段。

其次我发现,

这样的“降价”,并不是真正的降价。

最近一个月,我跑过一线,去过交流会。

在地皮家,地皮跟我讲顺治降价了,通货从150降到110了,所以几百个要不要通走?

漏裂翘磕洗磨私,我不需要。

在交流会,泉商跟我说明钱降价了,小洪武100一个直播间都没有卖,你要80拿走。

对标直播价的降价,我也不需要。

所以到目前为止,

这轮钱币的降价,更像是市场规律中的下调,而并非真正普惠于玩家的降价。

(历代)

再谈购买。

有的人想趁着钱币降价,抄底囤积。

一个新人朋友,收入积蓄颇多,

打算攒一点古钱避险,选定了黄亮的康熙通宝,奋战了三月有余,买了千枚不止。

现在,康熙跌了,

直播间普通的泉源局通货从50跌到了30,货源更是管够,可是他却不敢买了。

买康熙是为了赚钱,可是康熙跌了,

囤康熙时为了存钱,可是囤无止境。

像这样的基础品相的基础品种,

降价的还有很多。

但是购买这类钱的人,抄底没有勇气,囤积没有尽头。

还有人想趁着行情下跌,买点合适的藏品。

事实是,这轮降价对好钱“免疫”。

通货康熙从50跌到30,可是精品康熙,仍然在200、300的开价。

普通庆元通宝折三回调到了400左右,可是一流品相仍要千元以上。

小精品不仅没有降价,甚至还在涨价。

这两天逛交流会,

能看的周元通宝开价就是600,能玩的庆历旋读500都不肯卖,

这两天逛平台,

90分的新莽布泉竟然要到了1000元,同分的大观折十直接万元起步。

至于名誉品,

精品的顺天元宝仍要万元以上,极美的三字刀仍能拍到三万。

孤珍仍是天价,母样仍不可及。

总结:

“垃圾”太多,降价无益。所以对新人无用。

好钱太少,不会降价。所以和老玩家无关。

(历代)

最后是收藏。

我说过,任何一个行业,没有永远的兴旺,也没有永远的艰难。

钱币也不例外。

在价格过高时回调,在价格过低时上涨,

是钱币行情的客观规律,也是必要规律,更是行业健康的重要指标。

事实上,我们每年都在经历这样的回调,

而行情的整体波动上涨,也从未发生改变。

所以我们没必要担心,更不用唱衰。

对于我们玩家来说,

古钱币是收藏品,而不是商品,

古钱币是收而藏之,而不是即买即卖。

讨论“盘整”,“下调”,“成交”,那是操盘手、大泉商的事情,

于我们,并没有太切身的关系。

钱币涨了,那么我们真心喜欢的钱币,就不买了吗?钱币跌了,我们坚持许久的积攒,就要抛了吗?

钱币收藏,是一个长久的、可持续的爱好,

没有一年半载的速成,

只有经年累月,坚持数年数十年的人,

才能收获成果。

(明)

当前本就要命的行情,跌一跌,不是坏事,

这既是给望风炒作的新人上一堂生动的现实课,也是告诉投资避险的外行,钱币,是有门槛的。

我倒是更希望适合玩家收藏的精品名品也能适当的跌一跌,毕竟它们的价格,还是一样的不可思议...

图片:毘陵漢少
排版:品一藏泉
版权:品一藏泉

你说你喜欢雨,但是你在下雨的时候打伞

你说你喜欢太阳,但你在阳光明媚的时候躲在阴凉的地方

你说你喜欢风,但是在刮风的时候你却关上了窗户

这就是为什么我会害怕你说你也喜欢钱币

因为你连“品一藏泉”都没有关注...


新书推荐《泉坛往事》
民国丁福保、张叔驯、罗伯昭、张絧伯、郑家相、王荫嘉、李荫轩、戴葆庭、马定祥等31位藏家、学者、大师不为人知的钱币往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