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辅行诀五脏用药 | 复发性口腔溃疡 大泻肝汤内服+小泻心汤漱口

 学苑中医 2020-11-09

复发性口腔溃疡


张某某,女,37岁,2012年5月6日来诊。

主诉:口腔溃疡三年多,反复发作,久治不愈。

症见:面红目赤,口舌溃烂,舌质红,苔薄黄,头痛,心烦气躁,无心工作,脉滑数。心肝火盛,投大泻肝汤:

白芍30g  枳实30g  大黄15g  黄芩15g  甘草15g  干姜20g

上六味,以水1600ml,煎煮至400ml,温分再服。

5月16日复诊:病情有所缓解,心率已平,效上方继续服用,辅以小泻心汤外用。

小泻心汤:川连10g 黄芩10g 大黄10g

捣为粗末,水渍,漱口刷牙。本案内服大泻肝汤,外加小泻心汤漱口,共服药40余副病愈,至今随访未再复发。

:《灵枢·脉度》云:“心气通于舌(中略),脾气通于口。”口舌之溃疡,乃心脾火盛之疾,正合《素问·至真要大论篇第七十四》“诸痛痒疮,皆属于心”之事。长期治疗不愈,屡有反复,火虽除而源不竭。而火乃木之子,木气盛火源旺,死灰尚可复燃。治之者,当泻肝之实,况此案本有烦躁,肝火旺盛之象,故取大泻肝汤,枳实、芍药泻肝,釜底抽薪。黄芩、大黄泻心火,以衰其病势,并用小泻心汤漱口,内外并治,顽疾平复。

【引证方】《张大昌注辅行诀》云:“此书凡大泻汤皆作六味,是以原小汤加添使品而组成者。盖小汤病轻,但俱反正自成佐使而已,如陶氏后图辛酸化甘是也。至如大汤证增病焉,内脏机能已渐衰疲,小汤之制,自致佐化或不能成,此汤添入甘草,以成品为承调以就其使。黄芩、大黄二味,本泻心汤药,曷以软,然加之(周连淼抄本作‘曷以泻子加之’),盖木能生火,火木相滋,不予泻之,则肝木将有灰烬之祸。况头痛、目赤,其兆已露,不先治,则噬脐不及矣。此书大汤之制,皆同其理。”(衣抄本)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