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全国80%的黄瓜都出自这个团队,亩产6万斤创新纪录的品种,你种了吗?

 奋斗win 2020-11-10
黄瓜从“细菜”发展到一年四季都吃得起的“大路菜”,离不开中国工程院院士侯锋66年的潜心专研,他就是全国农民兄弟口中的“黄瓜王”

据说全国80%的黄瓜种子都是出自他手,你是否也种过呢?一起来看看吧!

上世纪五十年代的一件事情,把侯锋与黄瓜紧密联系在一起。那时,侯锋刚从北京农业大学毕业分配到天津农科院工作,有一次在天津郊区调研,当他看到整片的黄瓜地由于霜霉病、白粉病而绝产,看到农民绝望的眼神时,他暗下决心——我要为农民培育出优良的黄瓜品种。

20世纪60年代侯锋率先在国内开展黄瓜抗病育种研究,主持国家黄瓜育种科技攻关项目,针对黄瓜生产中多种病害的威胁,采用杂交与回交相结合的育种方法,在国内率先研究黄瓜F1性状的遗传规律,成功地将抗病、丰产和早熟性结合在一起,逐步攻克了黄瓜霜霉病、白粉病及枯萎病这几种病害难关。

他利用广泛引进的国内外品种资源,解决了黄瓜低产劣质难题,截至2019年底,他和团队成员已经培育出了“津研”、“津杂”、“津春”、“津优”、“津冬”、“津美”六大系列80多个黄瓜品种,在30个省市大面积推广,占全国黄瓜栽培面积的80%以上,累计创社会经济效益60亿元。  


津优35号


日光温室长周期总亩产2.5~3万公斤,创我国多个地区黄瓜产量新纪录。2007年通过天津科技委员会成果认定,2008年通过农业部品种权认定,2018年进行登记,登记编号GPD黄瓜(2018)120023。适宜在山西、新疆、浙江日光温室栽培及春季栽培

特点:抗霜霉病、白粉病、枯萎病、病毒病,耐低温弱光,同时具有良好的耐热性能。

津春3号


1999年通过品种审定,平均总亩产5000公斤。适宜在河北地区保护地种植

特点:以主蔓结瓜为主,回头瓜多,有侧枝,单性结实力强,抗霜霉病、白粉病。
这些品种的育成和推广,促使我国黄瓜种植面积从七十年代的几十万亩,八十年代初的120万亩,发展到九十年代中期的600万亩,以至到目前的近千万亩,从根本上改善了我国黄瓜生产的落后局面。

看完中国“黄瓜大王”侯锋的故事
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
如今我国黄瓜产业现状

目前我国黄瓜栽培面积150余万公顷,占全国蔬菜面积的10%。其中设施栽培占42%,露地栽培占58%。

黄瓜有南亚型、华南型、华北型、欧美黄瓜与小型黄瓜。而我国主要栽培的品种是华南型与华北型,长江以南地区主要种植华南型黄瓜,黄河流域及以北地区主要种植华北型黄瓜,青海西藏地区种植面积较少。

欧美黄瓜、华南华北中间型黄瓜及小型黄瓜在我国各地区均有少量种植,主要作为水果黄瓜售卖。


从近一年来中国黄瓜36城市黄瓜零售价可以看出,冬季黄瓜的36城市黄瓜零售价明显高于其他季节。

2019-2020年7月中国黄瓜月均批发价

2019-2020年6月中国36城市黄瓜零售价统计图



小蔬说:如今黄瓜种植面积大大提升,品种也越来越多,但菜农朋友千万别盲目选种,需根据当地行情,选择适宜品种种植。

【声明】转载自其它平台或媒体文章,本平台将注明来源及作者。若侵犯著作权,请联系本平台并提供相关书面证据,本平台将更正来源及作者或依据著作权人意见在24小时内删除该文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