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堡荐 | 未来走到我们中间,为了能在它发生之前很久就先行改变我们

 译言 2020-11-10
堡仔荐书

现代“未来主义”发轫于20世纪初期,科幻小说最重要的先驱者之一,赫伯特·乔治·威尔斯(H.G. Wells)曾表示,严肃的思想家们应当冷静、真实而客观地去描写那些伟大的,正在改变人类命运的“机械和科学的进步”。然而在此之前,却已经出现了一批“有着奇怪想法和做法的奇怪之人”,他们并不惧怕被当时和“未来”的人们笑话,大胆地去假设“时间飞船”“电动机器”“高等文明”“强大能源”或是“世界末日”等等……

百年后我们以一种近乎于“先知”的角色去阅读这些早期科幻小说家兼“未来学家”描绘现在的作品时,常会发现这些作品的历史局限性,但这些都无法掩盖作者们精妙的幻想力和文学功力,以及深邃的哲学思想。

“明日之于未来学家的预言,犹如闪电之于气象员的预报,“当代科幻小说家布鲁斯·斯特林(Bruce Sterling)比喻说:“即使几乎不可能确切地知晓它将会怎样,但人们从未停止过对未来的展望。”

或许这就是科幻小说家的最可爱之处。我们就不妨来翻译、阅读这一群可爱之人的作品吧。

书目预览

【书名】即临之族

【作者】爱德华·鲍沃尔·立顿

【作品简介】

本书描绘了一位年轻探险家经过长途跋涉,终于找到了为类天使生物“维利-雅”(Vril-ya)所占据的地下乌托邦。其中的种族维利-雅是太古文明的后代,生活在高度发达的复杂地下洞穴之中,其后裔便在不见天日的地底繁衍,他们用灯光取代了黑暗,用和平共处取代了征战不休,从残忍腐朽过渡到品性纯洁,从父权社会转变为男女平等……整个乌托邦靠一种名为“维利”的流体维稳并提供强大能量。

在本书出版之后,众多读者相信,这个描述高等地下种族维利-雅和能量源维利的故事确有其事,甚至开始对其进行研究,以至维利社会理论被广泛提及和论证。一些人认为,维利正是纳粹遥控飞碟和强大致命武器的动力源。由于将高等种族维利-雅描述为雅利安人始祖的后代,本书在德意志地区广为流行。也许也正是这部亦幻亦真的迷人作品在某种程度上为纳粹神秘信仰的发展提供了某种理论根据。

【作者简介】

英国著名政治家,诗人,剧作家和小说家爱德华·鲍沃尔·立顿(1803.5.25-1873.1.18)在当时出版了一系列畅销廉价小说,可谓名利双收,而《即临之族》无疑是其中影响最为深远的著作之一。

【书名】月池

【作者】亚伯拉罕·格瑞斯·梅里特

【作品简介】

作为美国著名编辑和科幻作家A.梅里特(1884.1.20-1943.8.21)最扣人心弦的作品,《月池》完全体现了梅里特作品当中独有的怀旧气质,散发着卓尔不群的浪漫诗性光辉。

故事发生在散布着各种古代文明的遗迹的波纳佩岛上,记述了一队探险家发现奇异生物和超科学奇迹、探索不为人知的地下世界的全过程。然而在探险过程当中,探险家们不经意间释放了足以威胁全部南太平洋岛屿的恐怖“居主”(当地人称为闪灵),从而引发了一系列扣人心弦的情节。

尽管“失落世界”并非梅里特首创,然而在前人诸如亚瑟·柯南·道尔、伯勒斯和其他前辈之后,梅里特却“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创造出了更为非凡,独具一格的作品。

【作者简介】

亚伯拉罕·格瑞斯·梅里特(1884.1.20-1943.8.21),美国著名编辑和科幻作家。

1917年,他的第一部科幻小说《龙纹镜》被刊登在《故事集锦》周刊上。随后,他的多部作品陆续出炉,包括《矿井人》(1918)、《月池》(1919)、《金属怪物》(1920)、《深渊之脸》(1923)、《伊师塔之舟》(1924)、《林中女》(1926)等。

梅里特的写作风格深受H.莱德 哈格、罗伯特 W.钱伯斯以及格特鲁德·巴罗斯·班尼特(笔名佛朗西斯史蒂文斯)的影响,评论称其“模仿了班尼特早期的风格和题材”。梅里特的小说通常都会围绕一些常见的大众化题材展开:如失落的文明、可怖的怪物等等。他的主人公一般都是英勇的爱尔兰人或斯堪的那维亚人,反派角色则往往由奸诈的德国人或俄国人出演,他笔下的女主人公通常是处女、神秘且衣着清凉。

真正让梅里特从一众小说家当中脱颖而出的,是他那华丽的散文风格以及详尽、有时近乎繁冗的细节描写。梅里特对细节描写的偏爱恰好可以与伯克的简笔插画互补,可谓相得益彰。

【书名】造星主

【作者】奥拉夫·斯塔普尔顿

【作品简介】

《造星主》是一部具有开创性的科幻作品,描述一个地球人灵魂出窍之后,漫游宇宙,追寻造星主的故事。

书中探索了生命真意、生存与死亡以及造物主与万物之间关系等一系列哲学命题,同时还涉及了基因工程、戴森球等前沿科学概念。

【作者简介】

奥拉夫·斯塔普尔顿(Olaf Stapledon),英国哲学家、科幻作家。其作品为科幻界注入很多新元素,阿瑟·克拉克等诸多作家都深受其影响。他的主要作品有《末人和初民》(Last and First Men:A Story of the Near andFar Future )和《造星主》(Star Maker)等。

【书名】最后的美国人

【作者】约翰·埃姆斯·米歇尔

【作品简介】

本书以日记体形式,记叙了波斯上将卡恩-李在2951年横跨大西洋,重新发现北美新大陆的故事。考察队一行首先在纳-优克(纽约的波斯语发音)登陆,然后前往华盛顿。随着考察队在曾经盛极一时的梅尔蒂卡(美利坚的波斯语发音)古遗址当中徘徊,他们也开始探究梅尔蒂卡文明失落的原因——他们穷极智慧却只会单纯模仿;他们酒肉声色,沉溺在无尽奢华的商品世界当中——所幸他们最终被可怕的极端气候变化瞬间收割殆尽。

如果本作发表于当今,人们一定不会无视其中对于全球气候变化和当今美伊冲突的冷嘲热讽;然而,作者却是在百年之前的十九世纪末做出这些大胆而惊人的“预测”——只希望在现实当中,接下来事情不会像米歇尔所描述的那般糟糕透顶、一语成谶。

【作者简介】

约翰·埃姆斯·米歇尔(John Ames Mitchell,1844–1918),美国人。他多才多艺,集出版商、建筑师、艺术家和小说家于一身。主要小说作品有《阿莫斯·贾德》(Amos Judd)、《洛里的松林》(The Pines of Lory)和《最后的美国人》(The Last American)等。

【书名】时光之船:宙航奥德赛

【作者】恩里克·加斯帕

【作品简介】

本作《时光之船》是西班牙剧作家恩里克·加斯帕(1842 - 1902)的代表作,描述了用机器进行时间旅行的奇幻故事。

小说从1878年的巴黎博览会时开始写起。来自西班牙的科学家辛杜尔夫博士将自己的新发明公诸于众——那是一艘外表酷似诺亚方舟的时间飞船。展会的当天,辛杜尔夫带着家眷和老朋友一起乘坐飞船开始探险。然而谁也不知道的是,这次探险还有一个不为人知的目的:穿越时空,到古代中国去解开长生不老之谜。整个故事悬念迭起、扣人心弦,飞船历经非洲战场、古代中国、庞贝古城以及创世纪大陆等几个重大历史时期和事件。小说人物众多,个性鲜明,而贯穿始终的爱情故事更是给小说增色不少。

【作者简介】

恩里克·加斯帕(全名Enrique Lucio Eugenio Gaspar y Rimbau,1842 - 1902)是西班牙著名的外交官兼作家。作品有戏剧、说唱剧和小说。无论是科幻还是世界文学界,其作品的历史重要性不可估量。

【书名】电动新世纪

【作者】阿尔伯特·洛必达

【作品简介】

在十九世纪末的法国,电力还未能给人们带来如今日这般的便利,当时的城市在夜间也还笼罩在一篇空虚黑暗当中。而阿尔伯特却看到了电力的必然发展,并对二十世纪在电力影响下的法国做出了大胆的想象和预测。

在阿尔伯特·洛必达的笔下,由杰出科学家菲罗克斯·洛里斯推动的科学和技术进步为1955年前后法国的生活带来了诸多便利和愉悦。令人惊奇的是,阿尔伯特更是描绘出了当时尚未有人设想过的科技设备,小到留声机、电视机,大到直升飞机、飞行器和潜水艇。除开电气,阿尔伯特还对当时的法国社会进行了一番细致的描摹:妇女解放、生化战争,甚至是“1941年中国侵略欧洲”的场景无一不在其笔下被绘声绘色地讲述出来。

当然,阿尔伯特也并非是盲目的乐观主义者和空想主义者:电站电暴、核物质泄露,这些当时看来相当陌生诡谲的字眼,现在却充满了令人颇感心酸的现实意味。

【作者简介】

阿尔伯特·洛必达,法国。

【书名】埃里汪奇游记

【作者】塞缪尔·巴特勒

【作品简介】

十九世纪的英国如日中天,社会全面发展,不限于科学和工业革命,人文艺术各方面也是人才辈出。伦敦云集了大批士绅,应酬玩乐之外,亦时尚结社,闹哄哄地讨论着来自全世界的新知识;即使是学者发表成果的学术讲座,会众当中不分鸿儒白丁,也争先恐后为要先听为快。长期生活于这种氛围的巴特勒(Samuel Butler, 1835–1902)是世家出身,却生性叛逆,最恨人云亦云盲从信条的态度。《埃里汪奇游记》看似是不太严肃的作品,当中却包含着他多年的哲思。笔下创造的乌托邦,不只是为了讽刺盲从信条的人们,更是要用来探讨更严肃的议题,包括宗教信仰,科技发明,还有达尔文刚发表的演化论。

《埃里汪奇游记》于1872年在英国出版。原书英文名Erehwon其实就是nowhere反写。这故事描述一个英格兰人的一次奇妙经历。为了发财而远寻一片合适蓄牧的荒地,历尽艰辛,主人翁最终到达一个名为埃里汪的国家。这个国家的法规和习俗与其他国家有许多分别,主人翁记下了埃里汪的风土人情和一些主要的观点,如对机器、未生人和死亡的看法。主人翁的遭遇使读者进入奇异的国度,惊讶万分。其实,作者在书中多用讽刺和颠倒逻辑的手法来反映维多利亚时代的现象。这趟旅程蕴含作者对当时社会的看法和感受,发人深省,耐人寻味。这也是最早提出机器作为一种生物会进化出自我意识的作品。

【作者简介】

塞缪尔·巴特勒(1835年12月5日- 1902年6月18日)是一个反传统的维多利亚时代的英国作家,出版了多部著作。他最有名的两部作品,一部是是乌托邦式的讽刺小说《埃里汪奇游记》,另一部是死后出版的半自传体小说《众生之路》。巴特勒翻译了《伊利亚特》和《奥德赛》,译本沿用至今。

【书名】三十年后的世界

【作者】海野十三

【作品简介】

1947年,一位十三岁少年冰冻沉眠。等到三十年之后少年苏醒之时,世界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原子弹、海底世界、外星人……少年会经历怎样的冒险呢?这部作品发表于1948年,时值第二次世界大战终战后三年。

书中描写了二战后日本人对未来的想象,带有十分明显的时代印记。如今看来这些描写颇有趣味,也让人感慨良多。

【作者简介】

海野十三(1897.12.16-1949.5.17),日本科幻小说家、推理小说家,人称日本科幻之父,也是日本科幻推理小说的开创者。海野十三是日本科幻小说的始祖,本名佐野昌一。出生于医生世家,毕业于早稻田大学理工科的电气工学专业。1928年,在《新青年》上发表了《电气浴室杀人事件》一文,作为侦探小说家出道。此后受江户川乱步的作品启发,创作了《遗书广播》等纯科幻作品。他的职业背景使其小说能够兼顾惊人的构思和完善的科学背景,别具一格。故事结构严谨,结局却总给人出乎意料之感。作为致敬,日本动漫作品《名侦探柯南》中,目暮警部(目暮十三)的名字正是来自海野十三。

【书名】逃跑的机器人

【作者】莱斯特·德尔·雷伊

【作品简介】

“我们要回地球了。”保罗的父亲跟他说。保罗听闻之后欣喜若狂,居住在盖尼梅德星球(木卫三)上的人类做梦都想重回地球。可没想到的是,回地球居然不能带上机器人雷克斯。他可是陪伴了保罗十几年的小伙伴。把他丢下?绝不!于是,保罗和机器人雷克斯为了一起离开而拼尽全力,一系列摄人心魄的奇妙太空历险故事由此展开。

这是一部关于爱和勇气的历险小说。故事以机器人的口吻娓娓道来,新奇、幽默而又温暖人心。

【作者简介】

莱斯特·德尔·雷伊(1915–1993),美国著名科幻作家、编辑,在“科幻小说的黄金年代”担任最受欢迎的科幻杂志编辑,作品屡获大奖。他的小说多为青少年写作,常描写智力与人相仿的机器人。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