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堡荐 | 哮喘老人的咳嗽声让小偷一整夜不敢光顾

 译言 2020-11-10

【书名】东京漫步记 

【作者】永井荷风


作品简介

永井荷风亲自整理《三田文学》上的连载为此一卷。记录了永井荷风闲行漫步东京街头的所见所闻,感怀旧时江户的名胜古迹,痛惜钢筋水泥兴起之下,美景已不复存在。

书中大量引用了狂歌作品,也提到了诸多江户时期的浮世绘作品,从文学与艺术角度展现了江户城的景色风貌。

作者简介

永井荷风,1879年—1959年。日本新浪漫派代表作家。本名壮吉,号断肠亭主人。生于东京。1989年师从广津柳浪学习小说创作,1900年又拜歌舞伎作家福地樱痴为师。1902年,受左拉影响写了中篇小说《地狱之花》。1903年—1908年期间赴美国和法国留学,回国后发表了《美利坚物语》和《法兰西物语》。1910年任庆应大学教授,创刊《三田文学》。著作《掰腕子》《梅雨前后》与《濹东绮谭》描绘了花街柳巷中的妓馆生活。另有随笔集《大窪讯》《东京漫步记》等。1952年获政府颁发的日本文化勋章。

精彩段落

铁桥和渡船的比较让我想到与阳关大道相对应、隐藏在各处的小巷所怀有的风情。仿西洋式建筑的商店林立的大街,和电车穿行频繁的铁桥有异曲同工之妙。而与大街相反,昏暗阴沉的小巷也如渡船般哀情绵长。式亭三马[1]在戏剧作品《浮世理发馆》的插图中有歌川国直[2]所描绘的巷口场景。而歌川丰国[3]在享和二年所创作的描写各个阶级女性风貌的画册《时世妆》中也反映出了小巷的样貌。一如浮世绘中所描绘的一般,小巷至今仍是平民百姓的栖息之所,在这里,潜藏着各种阳光普照的大街上无法经历的生活。既有独居的果敢,也有隐居的淡然。同时也是失败挫折窘迫过后产生的怠惰和不负责任的乐土。若是找到个互相看对眼的人,还能来次性命攸关的欢好。巷子虽窄且短,却趣味横生,可说是仿佛长篇小说般跌宕起伏。

如今东京的大街从银座开始,别说日本桥大街了,以上野的广小路、浅草的驹形通为首,到处都是仿造西方的建筑和涂了油漆的广告牌、蔫瘦的行道树以及四处耸立着的电线杆,还有碍眼的电线网。因此,不要说是丧失了本该具有静谧之美的江户街道的整齐划一,也没有成为具有音律律动之美的西洋街道。于是乎,对于这种不尴不尬的街道,要是不借助风花雪月是怎么也产生不了艺术性的感触的。只要走在大街上,就会不由得感到不快和厌恶,这也是我对蕴藏于阴影之下的小巷怀有兴趣的最大理由。

小巷中既有和大街的支路一样能通过人力车的地方,也有因为造了仓库或是住家,看起来连一个人都很难通过的地方。当然,根据居民的阶级职业,小巷也有各种各样的风格。日本桥边的木原店因为到处挂满饮食店的灯笼,现在还被叫作“食伤新道”。从吾妻桥[4]前面一家叫做“东桥亭”的曲艺场拐进一条叫做“花川户”的巷子里,这里居住着很多艺人和演员,还有些传统技艺的师傅。

我猜猿若町[5]的新巷从前也是这么一个演出后台。夜市繁荣的八丁堀北岛町的巷子里,一边是说书的场子,另一边又是女义太夫[6]的专场。喝彩的掌声和每晚说书先生的扇子声交相呼应。沿着两国的广小路走下去,有一条铺着石子的小路。沿路有针线铺、包店、煎饼店等各式各样的零售小店。走在这些热闹的小店间,正如同身处没有屋顶的商场的走道里一般。横山町边的一条小巷子用气派的石块铺就,小巷两边都是些卖长门产的笔筒、包袋和笔之类的批发商店,所以这一带看起来就跟仓库一样。有艺伎许可的城镇的巷子里自然风情万种。

在这些巷子之中,我觉得相较新桥柳桥的那些巷子,在新富座后面找一个角落,看看那附近的小河夜景或是观察曲艺小剧场的背影是最有情趣的。拥有最长也是最错综复杂的巷子,如同迷宫一般的就是葭町[7]的艺伎町了。那里的巷子里既能看到仓库型的当铺,也能看到德高望重之人的隐居居所的板墙。我在我的拙作《隅田川》[8]中就把我当时看到的小巷的样子原封不动地写了上去。

我对小巷情景的兴趣,就像观赏西洋铜版画或是从浮世绘中所体会出的百姓的绘画情趣一样,是基于一种艺术感触。当走到巷子尽头时,试着停下脚步回身望去,这片空间被巷子两旁的房子遮住了太阳,尽显阴暗潮湿,但眺望远处,从巷子的另一头能望见大街的一部分,看起来分外明亮热闹。尤其是街道的一侧有阳光照射时,柳条和广告旗帜随风飘扬中,人影幢幢,仿佛灯火通明的戏剧舞台一般。而到了夜晚,从漆黑的小巷深处欣赏大街上的灯火通明,也是别有一番情致。有河流经过的街区里,小巷大都百转千回若隐若现,从巷子的出口望去,不仅能看到沿河街道,还能看到桥上的栏杆和来往货船的风帆。那景致简直独一无二,堪称一绝。

无论是多么精细的东京地图也无法把所有的小巷都囊括其中。从哪里进去又从哪里出来,是不是会走进死胡同,那都是只有住到小巷里之后才能了解的,不是走个一两次就能搞明白的。巷子大都拥有从江户时期遗留下来的古老名称,所以像是中桥的狩野巷[9]那样有历史典故的巷子也不在少数。但是,这些只有老居民才知道的名字,得到东京市政府承认的怕是一个都没有。巷子不过是为平民百姓所熟悉的存在。就像狗和猫看到围墙的破口和缝隙,自然而然就创造出了属于它们自己的道路一样,无法在大街上自立门户的平民百姓在大街和大街之间创造了适宜生存的小巷。

这些巷子都不是由市政公开经营的,所以和大都市的风格截然不同。要是不在意达官贵人的马车汽车车轮滚滚的声响惊扰甜梦,夏日的夜晚有可以在格子门外享受躶体纳凉的自由,冬天的晚上可以细品秉烛聆听邻家三味线的乐趣。即便不买报纸,各种八卦也会通过爱嚼舌根的老婆知道得一清二楚。有哮喘的老人的咳嗽声也让小偷一整夜不敢光顾。小巷如此这般,是一种在一言难尽的生活的悲哀中自发产生的、带有深刻的滑稽之感的小说般的世界。而这世界的所有感情和生活就和这个世界中的格子门、窨井盖、晾衣台、栅栏门还有墙上插的防盗竹片等一切的一切如出一辙。从这一点而言,不得不说小巷是浑然天成的艺术性的和谐世界。

注释:

[1] 式亭三马:日本小说家。19世纪初开始创作滑稽小说,他被认为是日本滑稽小说的代表作家之一。代表作有《浮世澡堂》《浮世理发馆》以及《四十八种怪癖》《古今百愚》等。他笔下的人物个性鲜明,心理描写逼真,语言富于特色。

[2] 歌川国直:江户时代浮世绘师。歌川丰国的弟子。

[3] 歌川丰国:1769—1825。江户时代浮世绘师。本名仓桥熊吉,为歌川派创始人歌川丰春的弟子。其名后被弟子歌川丰重、歌川国贞所袭承。擅长描绘歌舞伎演员和美人图。

[4] 吾妻桥:东京地名,位于东京都墨田区西部。

[5] 猿若町:位于现浅草境内,曾以戏剧聚集地著名。

[6] 女义太夫:净琉璃的流派之一。贞享年间(1648—1688)由竹本义太夫所创。亦指从事该种净琉璃形式的女艺人。

[7] 葭町:位于东京日本桥地区。

[8] 《隅田川》:又名《墨田川》,永井荷风代表作之一。

[9] 中桥的狩野巷:宽永年间(1624年—1644年),幕府政府在中桥赏赐了画师狩野安信一套房屋。后这里也成为日本著名画师歌川广重的旧居所在地。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