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事有四患

 新用户6516h3hB 2020-11-10

艺述史官方原创

昨天那节课我们提到过,路过孔子师徒的一个老渔夫和孔子说,“人有八病,事有四患。”“人有八病”已经和大家分享了,今天这节课和大家主要说一说这“事有四患”。


01

好经大事,变更易常,以挂功名,谓之叨

这是在说无论做什么事情,总是喜欢搞一些大场面、大阵仗,还处处喜欢标新立异,以此想来谋求名利。这个也可以说成是“形式主义”,这是社会风气影响所致的。

02

专知擅事,侵人自用,谓之贪

无论做什么事,都自以为是,独断专行,侵占别人的利益成就自己。但是,并不是每件事情都能够如愿以偿,有的时候自以为是也会带来厄运。

公元前597年,楚庄王率领军队讨伐郑国,不久之后,想要和楚王争权的晋国动了想要救郑国的心,但是当刚上任的主帅荀林父准备带领军队返回的时候。这个时候,他的部下先縠却自以为是,和荀林父说,“如果不救郑国,就会失去霸主的地位”。以这个理由没有听从荀林父的安排,擅自率师渡河,向楚军发动进攻。荀林父不得已,也只好改口,带领军队去接应先縠。楚王知道后,想要赶紧撤兵,但是有个大臣给他意见说,“这个荀林父是刚上任的主帅,手下的兵不一定都听他的,带兵的先縠这个人自以为是,不听指挥。这个时候我们迎战的话,肯定能打败晋军。”果不其然,晋军大败。先縠的自以为是,不光没有帮到自己的国家,还搭进去了好多士兵的性命。

03

见过不更,闻谏愈甚,谓之狠

无论做什么事,都听不得任何反面意见,甚至别人越反对,越指出其中的错误,却越要去做。

现在这个社会,都喜欢听赞歌,都喜欢被夸被称赞。每个人都不喜欢听到反面的意见,这是一种人性的本能。但是能够听取反面意见,才是头脑清醒的人。俗话说,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我们需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学会辨别是非,才能让自己少犯错误。

04

人同于己则可,不同于己,

虽善不善,谓之矜

无论做什么事,都喜欢搞小团体。赞成自己的就是一圈人,不赞成自己的就排斥,哪怕对方说得很正确,这是一种掩耳盗铃的行为。

这四患,相信很多朋友都有。那么老渔夫也说了,“只要克服了这四患,早晚就能成就大事。”

文案|艺述史  主播|月涵

艺述史官方原创

昨天那节课我们提到过,路过孔子师徒的一个老渔夫和孔子说,“人有八病,事有四患。”“人有八病”已经和大家分享了,今天这节课和大家主要说一说这“事有四患”。

01

好经大事,变更易常,以挂功名,谓之叨

这是在说无论做什么事情,总是喜欢搞一些大场面、大阵仗,还处处喜欢标新立异,以此想来谋求名利。这个也可以说成是“形式主义”,这是社会风气影响所致的。

02

专知擅事,侵人自用,谓之贪

无论做什么事,都自以为是,独断专行,侵占别人的利益成就自己。但是,并不是每件事情都能够如愿以偿,有的时候自以为是也会带来厄运。

公元前597年,楚庄王率领军队讨伐郑国,不久之后,想要和楚王争权的晋国动了想要救郑国的心,但是当刚上任的主帅荀林父准备带领军队返回的时候。这个时候,他的部下先縠却自以为是,和荀林父说,“如果不救郑国,就会失去霸主的地位”。以这个理由没有听从荀林父的安排,擅自率师渡河,向楚军发动进攻。荀林父不得已,也只好改口,带领军队去接应先縠。楚王知道后,想要赶紧撤兵,但是有个大臣给他意见说,“这个荀林父是刚上任的主帅,手下的兵不一定都听他的,带兵的先縠这个人自以为是,不听指挥。这个时候我们迎战的话,肯定能打败晋军。”果不其然,晋军大败。先縠的自以为是,不光没有帮到自己的国家,还搭进去了好多士兵的性命。

03

见过不更,闻谏愈甚,谓之狠

无论做什么事,都听不得任何反面意见,甚至别人越反对,越指出其中的错误,却越要去做。

现在这个社会,都喜欢听赞歌,都喜欢被夸被称赞。每个人都不喜欢听到反面的意见,这是一种人性的本能。但是能够听取反面意见,才是头脑清醒的人。俗话说,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我们需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学会辨别是非,才能让自己少犯错误。

04

人同于己则可,不同于己,

虽善不善,谓之矜

无论做什么事,都喜欢搞小团体。赞成自己的就是一圈人,不赞成自己的就排斥,哪怕对方说得很正确,这是一种掩耳盗铃的行为。

这四患,相信很多朋友都有。那么老渔夫也说了,“只要克服了这四患,早晚就能成就大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