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司天“五运方”组方原则初探

 老丁老不老 2020-11-10

司天“五运方”组方原则初探

陈冰俊,顾植山,陶国水,陆曙,李莎

(无锡市中医医院,无锡市龙砂医学流派研究所,江苏无锡,214071

摘要:司天“五运方”是中医“运气方”中的代表方剂,本文从五运太过不及的角度出发,探讨了“五运方”中,太过运方与所胜不及运方相互为用,对组方规律的影响。认为五行相克、亢害承制决定了“五运方”相互联系的顺序不可颠倒,符合音律隔八相生规律,君臣药选择顺应运气“司岁备物”原理,其组方当为治未病而设。

关键词:运气;五运;五行相克;亢害承制;治未病

基金资助1.  无锡市卫计委科研重大项目(NO.Z201815);

2.  江苏省中医药局科技项目(NO.YB2017047)。

“五运方”首见于陈无择《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后简称《三因》),是中医运气方剂中的代表,经龙砂姜氏医家应用于临床,疗效显著,后由缪问注解,王旭高总结,逐渐流传,现代顾植山老师结合运气特点,应用其治疗多种病症,影响较大。但因《三因》为陈无择所集方书,未对其组方规律具体阐释,为方便临床医家理解,笔者从《素问·气交变大论》中有关五运太过不及的论述出发,初步探讨其组方原则。

1、五运太过不及彼此呼应

《三因》每首“五运方”方剂之下,都引用《素问·气交变大论》中对于五运太过不及所致疾病的论述,其中对于气太过的论述格式为“xx太过,xx大行,xx受邪”,而气不足时的论述格式则为“xx不及,xx大行”。

通过比对发现:若“A”太过导致“B”受邪,则“B”不及时必“A”大行,“A”与“B”是根据五行相克“木土水火金”的顺序依次选择。如“岁木太过,风气流行,脾土受邪”,则相应的必有“岁土不及,风乃大行”,以此类推,五运太过不及概莫能外。

据此,笔者将十首五运方剂两两分组进行药味比较:

第一组:六壬木太过苓术汤与六己土不及白术厚朴汤药物比较

苓术汤

厚朴

白术

青皮

炮姜

半夏

炙草

生姜

红枣

茯苓

草果

白术厚朴汤

厚朴

白术

青皮

炮姜

半夏

炙草

生姜

桂心

藿香

第二组:六戊火太过麦门冬汤与六乙金不及紫苑汤药物比较

麦门冬汤

紫菀

白芷

人参

甘草

桑白皮

麦冬

钟乳粉

半夏

竹叶

紫苑汤

紫菀

白芷

人参

甘草

桑白皮

黄芪

地骨皮

杏仁


第三组:六庚金太过牛膝木瓜汤与六丁木不足苁蓉牛膝汤药物比较

牛膝木瓜汤

牛膝

木瓜

芍药

炙草

杜仲

枸杞

黄松节

菟丝子

天麻


苁蓉牛膝汤

牛膝

木瓜

白芍

炙草

当归

乌梅

肉苁蓉

熟地黄

鹿角屑

第四组:六丙水太过川连茯苓汤与六癸火不及黄芪茯苓汤药物比较

川连茯苓汤

茯苓

远志

黄连

车前子

通草

麦冬

半夏

黄芩

炙草

黄芪茯神汤

茯苓

远志

黄芪

紫河车

炒枣仁





第五组:六甲土太过附子山萸汤与六辛水不足五味子汤药物比较

附子山萸汤

附子

山茱萸

干木瓜

乌梅

半夏

肉豆蔻

丁香

藿香

五味子汤

附子

山萸肉

五味子

巴戟天

鹿茸

熟地

杜仲


表一:各组相同药物在两方药物总数中所占比例

第一组

第二组

第三组

第四组

第五组

80%

66.7%

47.6%

44.4%

31.5%

五组中相同药物比例的平均数为54.04%,相关性较高。

而太过不及两方若非根据五行相克“木土水火金”的顺序依次选择,则除姜枣外,相同药物多不超过一味,甚至六壬木太过苓术汤与六乙金不及紫苑汤两方的药物,除了姜、枣外无一相同。

由此判断,“五运方”符合五运太过不及所致疾病的论述,其组方根据五行相克关系,太过运方与所胜不及运方药味存在相互为用的关系。

2、遵循相克为用原理

如此组方,正合《周易参同契·如审遭逢章第二十五》所谓:“五行相克,更为父母。母含滋液,父主秉与,凝精流形,金石不朽”所谓相制才能相援,生理因此而具之理。《本经疏证》曾论述桃仁与杏仁功用:“杏之生气钟于金,成与火;桃之生气钟于木,就于金;金必锻冶,乃能成物;木必斵削,始克成材。”将桃李之果归于物之所成,仁归于所钟之生气,认为同种之果与仁因五行相克,金受火煅、木受金削,而能孕育新生,物之所成如此,天地人亦是如此,这正是运气亢害承制的妙用所在。

2.1亢害承制使顺序不可颠倒

《素问·六微旨大论》言“相火之下,水气承之;水位之下,土气承之;土位之下,风气承之;风位之下,金气承之;金位之下,火气承之;君火之下,阴精承之。”邹衍对此解释为“人身之气,本欲其相制,相制则两相守而不相离,故曰‘相火之下,水气承之。君火之下,阴精承之’。”天地间的运气按照亢害承制的顺序相互制约,生命因此而生化不息,所谓“亢则害,承乃制,制则生化,化则盛衰。”同样,“五运方”按照亢害承制的顺序,太过运方与所胜不及运方药味相互为用,太过之气承制不及之气,顺应运气的变化,从而调整天人关系。

2.2隔八相生联系太过不及

隔八相生是古人从律数大小次序中发现的最谐和音的方法。五运所化的十天干,其排列顺序为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按此,五组方剂中的太过之方,如从木太过的壬开始数,至与其对应的土不足的己,正相隔“壬癸甲乙丙丁戊己”八位,暗合隔八相生,古人可能据此将两组药物交叉应用,以期产生如音律般协和的治疗效果。

2.3君药臣药互为“岁”“间”

中医有以君臣药名命名方剂的传统,“五运方”名称中的药味,当是方剂中的君药及臣药,而五组方剂名称中的药味多有交叉,可见其君臣药物也有交叉互用的现象。这应与《素问·至真要大论》“司岁备物”思想有关,古人认为动植物的生长受运气影响,药食的选择需随运气而变化,《素问·六元正纪大论》谓“食岁谷以全真气,食间谷以辟虚邪”,根据当年运气属性,“岁谷者得其岁气之当而生……而间谷则为他岁之气,宜能辅本岁之偏胜”,将符合当年运气属性的称“岁谷”,能够辅助当年运气的称“间谷”,认为食“间谷”可去其邪、保其真、避虚邪。“五运方”中的君药臣药,也可视作“岁药”、“间药”,属脾土的“白术”同时出现在第一组木太过、土不足两方中,即是以脾土“间药”制约肝木太过。

且各组方剂,多以不足之运的药味为主,如第一组木太过、土不足两方,药味多属脾土,有《金匮要略》所谓“夫治未病者,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补不足抑有余之意,按此将五组方剂君臣药物推测如下:

表二:“五运方”各组君药臣药

第一组

君药

臣药

第二组

君药

臣药

苓术汤

茯苓

白术

麦门冬汤

麦冬

紫菀

白术厚朴汤

白术

厚朴

紫菀汤

紫菀

白芷

第三组

君药

臣药

第四组

君药

臣药

牛膝木瓜汤

牛膝

木瓜

川连茯苓汤

黄连

茯苓

苁蓉牛膝汤

苁蓉

牛膝

黄芪茯苓汤

黄芪

茯苓

第五组

君药

臣药


附子山萸汤

附子

山萸肉


五味子汤

五味子

附子


3、五运方为治未病而设

治未病是中医学的重要理念,现代治未病主要从未病先防、已病防变、已变防渐、瘥后防复等方面介入,依然围绕着“病”本身的各个发展阶段。

而中医传统意义上的治未病,出自《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篇名“四气调神大论”已明确了其为四时节气调养而设,是根据天人相应的思想,使人与运气相合,从而变未病为不病。其具体方法正如《金匮要略》所载,是根据亢害承制的原理,运用五运生克制化进行调治。

《金匮要略》在此论下有“夫肝之病……肝虚则用此法,实则不在用之。”有后人据此认为见肝之病,当先实脾,为肝虚所设。但尤在泾言“盖脏病惟虚者受之,而实者不受;脏邪惟实则能传,而虚则不传。故治肝实者,先实脾土,以杜滋蔓之祸;治肝虚者,直补本宫,以防外侮之端”也即“四季脾旺不受邪,即勿补之”之意。

结合“五运方”太过运之方与所胜不及运之方药味互用,君臣药交叉,笔者认为肝之病病太过,正因为病太过所以能传,传不足之脾,故当实脾。“中工不晓相传,见肝之病,不解实脾,惟治肝也”,一个“惟”字,直观说明肝之病不能只治肝,而当配合实脾,以顺应五运之亢害承制,这也正是“五运方”的立方初衷。

4、总结

综上,《三因极一病证方论·五运时气民病证治》中的十首“五运方”符合五运太过不及所致疾病的论述,其组方根据五行相克关系,太过运方与所胜不及运方药味存在相互为用的关系。亢害承制决定了“五运方”相互联系的顺序不可颠倒,此顺序符合音律隔八相生规律,君臣药选择顺应运气“司岁备物”原理,各组方剂多以不足之运的药味为主,其组方当为治未病,预防因运气流转而产生的疾病而设。

同时亦不可机械看待“五运方”组成,如第四组水太过、火不足,两方皆以茯苓为臣药,以祛湿养心为治,对此缪问认为“寒甚火郁之会种种俱水湿郁热见端,投以辛热,正速毙耳。丙为阳刚之水,故宗《内经》气寒气凉,治以寒凉立方,妙在不理心阳而专利水清热,以平其汨没之害。”即《内经》所谓“火盛之极反兼水化”,是对亢害承制的灵活应用。

参考文献

[1]陈无择.三因极一病证方论[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394231.

[2]王国为,徐世杰,杨威.浅析五运时气民病证治方的用药规律[J].中国中医药图书情报杂志,2017,41(1):33-36.

[3]魏伯阳著/任法融注.周易参同契释义[M].北京:东方出版社,2012:150.[4]邹衍.本经疏证[M].海口:海南出版社,2009:163216288.

[5]黄晨,袁清.易与吕律之确定[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31(1):130-134.

[6]朱玲,李思迪,叶祖光,.从中医经典名方命名解析古代方剂命名规律[J].中医杂志,2018(15)1291-1294.

[7]崔翔,沈峰.五运六气在中医治未病中的应用探讨[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6(9):3409-3411.

[8]张建伟,王苹.《金匮要略》“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之管见[J].甘肃中医学院学报,2012,29(1):21-23.

[9]尤在泾.金匮要略心典[M].上海:上海卫生出版社,1958:6.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