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隐秘的后现代主义怪房子 | Jacques Gillet

 森雅艺术馆 2020-11-11

“The function, for me, is in the doing”

——Jacques Gillet

20世纪五六十年代是欧洲应用艺术大行其道的年代,尤其是战后百废待兴,欧洲大陆为建筑师们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施展机会。然而“标准化”和“形式化”又成为了有思想的建筑师们想要突破的瓶颈,他们厌倦并反感了大量的雷同和循规蹈矩的重复。比利时建筑师Jacques Gillet就是他们其中的一员。

当时Jacques Gillet遇到的最主要问题是如何在实用性与美学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既能与自然完美的融合,同时又能保证功能性和有效性最低程度的缺失。Jacques Gillet与雕塑家Félix Roulin和工程师René Greisch一同,在比利时列日的乡下建起了一座非常具有想象力的古怪建筑。Jacques Gillet一直坚持认为建筑应以与自然有机结合的方式存在,而非突兀直接的被呈现出来。当时的比利时经济仍在处在恢复期,Jacques Gillet所面临的是如何能把自然,空间,材质以及美感和实用性统一起来。先来看看几张建筑草图。


在材料与美感方面,Jacques Gillet遵循建筑大师雅克吉勒的主张,使用混凝土以及石材等自然材质,用简洁有力的表现和有机环保的方式挑战后现代主义建筑美学。Jacques Gillet开始思考远古人类的穴居方式,追本溯源,能否用不再严苛的装饰方式而以抽象简约取而代之,能否用清洁低碳的设计创造一种新型的生活方式。

屋顶被设计成了两个抛物线双曲面的造型,而屋顶的厚度也只有5厘米,在保证功能的基础上最大程度的节约了材料。因为雕塑家的加入,这座建筑充满了原始而朴素的感觉。

历经了半世纪后,虽然外表长满了青苔和植物,看起来有些破旧不堪,但它却似乎真的成为了自然整体中有机的一部分。建筑的内部既能满足日常生活的需要,又不繁琐复杂,便于清洁打扫的同时也让人有了一种返璞归真的深切感受。


这样的居所,你是否也想试住几日呢?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