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兰溪祠堂】 黄店村祠堂与人文历史

 流星雨工作室 2020-11-12



                    黄店村祠堂与人文历史    

   黄店村建筑为明清特色,村形风貌别具一格,为浮排形,是白露山南麓五大村之一。据传,黄店村街道虽短,但直而宽,它在历史上是一条官道,正东五进大厅,厅座东朝西,街道成直线,宽十四米,距大厅八米有砚塘,砚塘长三十米,宽十米,砚塘前立一青石门,叫义门。上梁刻有“一门孝义”四个大字。

据宗谱记载:大厅第五进中堂立有“春晖堂”匾,中进立有“重庆堂”匾(彭泽公书),头进立有“承恩堂”匾(章懋书),大厅正中有一块直脚匾,上书“陆经世业”字样,还有许多“进士”、“贡员”类之匾额。

现在的黄店大厅为“大夫第”,是近年在原有的基础上重建的。为三间三进两明堂建筑。

    黄店积善堂位于兰溪市黄店镇黄点村黄店街59号,又称狮子厅,坐北朝南,占地381㎡。据宗谱记载,始建于明嘉靖28年(1823),太平天国遭火毁重修,现存三开间两进一明堂。

黄店积善堂大门开在东、西厢房。前后进明间梁架皆抬梁式,五架梁带前后双步廊,圆木梁。次间结构穿斗式。东侧有一砖碉门楼,用于日常进出通道,前置卷龙纹抱鼓石。

黄店积善堂整体保存一般,是当地黄姓村民的宗祠,历来为该村民所重视,对于研究乡土建筑及民俗民风提供了实物依据。


    历史:

黄店村座落于兰溪市风景秀丽的白露山南麓,黄店以黄氏家庭开店达到“封君”而得名。自明朝时由安徽新安潭渡春晖堂派居浙江兰溪,为龙岩黄氏,至今有二十七代约八百八十多年历史。

据民国十一年版的《龙岩黄氏宗谱》,始祖为黄元季,因兵灭所失无考,其子孙黄俊英在安徽做官,为徽州府尹,在安徽新安潭渡定居。俊英之子天授,天授生三子,长曰仁甫,次曰龄甫,三曰华甫。仁甫在金华做官,爱恋兰溪山水,游白露山,进香寺里白露寺,留恋这里的山水,而定居黄店。

楹联:

古学渊源直探六经之巅;

高文清郎能起人代之表。

此地是龙岩胜地文社联吟冠盖多;

听居对柱峰笔架毫峰横扫云烟净。

莺梭柳丝绣就龙岩一族春;

燕前秧针织成黄氏千锦绣。

白露遗风处世长;

六经世业持家久。

门对柱峰千古秀;

街道北水万年昌。

黄店村戏联

借霓霞激浊扬清;

听檀板摧邪辅正。

千祥一代共胪戏;

云台上奏来仙乐。

名人:

黄恺、黄大海:

黄店得名于明朝年间,发族鼎盛于明。据黄店村《龙岩黄氏宗谱》所载:

           敕  命

宝祐三年九月一日

  之宝

敕  旌表义民黄恺

敕浙江金华府兰溪县民黄恺,国家施仁养民为首,尔能出粟一千一百石,用助派赈济,有司以闻。朕用嘉之令遗行人赏。

敕谕尔劳以羊酒,旌为义民,仍免本户杂泛差役三年。尚允蹈忠厚,表厉乡族用副褒嘉之意,钦哉故敕。

又一敕命

敕  命

正统四年七月十日

  之宝

敕  旌表义民黄大海

敕浙江金华府兰溪县民黄大海,国家施仁养民为首,尔能出粟一千一百三十五石,用助派赈济,有司以闻。朕用嘉之令遗行人赏。

敕谕尔劳以羊酒,旌为义民,仍免本户杂泛差役三年。尚允蹈忠厚,表厉乡族用副褒嘉之意,钦哉故敕。

黄氏明正统十四年,黄恺(又名黄大慷)、黄大海是堂兄弟,两人共输粟2335石而得到皇朝嘉奖“义门双赐”之敕令。其时黄氏兄弟“历田之余兼以负贩,竭力经营,始于行商,终而坐贾,聚积致富”。清顺治间,“黄云龙于里党街市,百货居奇,拓基竖产,坐抵素封”。据此,黄店之得名是因为黄氏家族开店达到“封君”一样的富有而名。

黄时高,字云山(1435——1520),明弘治庚戌科进士,官至侍御,平生好蓄书,在白露山之佑塘山上创建了云山书院,延请吏部尚书章枫山先生讲学,以教育后代。云山书院,院东侧是云山公墓,院前有一“天池”,整体面积有3000平方米,风景幽静美丽。书院旁边建有一座“摘星楼”,意为凡在此书院读书求学的人均能中举,摘取桂冠。在历史上有名的如黄傅、章拯、陆震、唐龙、唐仁、黄友杰等均为此院学生。

黄傅,字梦弼,号白露山人,人称黄白露(1443——1481),于弘治三年中进士,十二岁任江阴县令,迁贵州道监察御史。他廉洁奉公,刚直不阿,精究法治,兴利除弊,扶贤良,抑豪强,权贵惮其风,相戒敛避。因病卒于家,年仅39岁,时人无不惋惜。据《龙岩黄氏宗谱》所载,明皇对其父母、妻子均有诰封,《敕封文林郎黄祉诰》,黄祉为黄傅父;《敕赠孺人唐氏诰》,唐氏为黄傅母;《敕进界文林郎江阴县知县黄傅诰》;弘治九年十二月二十七日,《敕封孺人程氏诰》,程氏为黄傅妻,同时,《贵州道监察御史黄傅敕》,黄傅于弘治十四年九月十九日金华府道蒙批准于十一月初十日送入乡贤祠。他才华横溢,读书一目十行,过目不忘,著有《白露山遗稿》一部十本。江阴百姓为纪念他,专门建造了“黄傅祠”。

黄友杰,号六松公,任朝廷金库主事。狮子厅为六松公所建,座北朝南。天井中立有一对石狮子,栩栩如生,威风凛凛。以东边门进出;进厅处有一门台,前面立有“一门孝义”匾。据传是明皇所赐,海瑞书写,当时计划建造十三进明厅,后来因众多原因未能完成。当时,六松公任朝廷金库主事,家中富有百万两黄金,海瑞奉旨监办,结果是他把钱用于济贫安民,对国家起到安定作用,海瑞奏本皇上,因此皇帝授“一门孝义”之匾。

    黄受谦(1897——1959),名贵松,字受谦,号吉六,行懋十八,又名然谦,兰溪市黄店镇黄店村人。衢县第八中学毕业。光绪丁酉八月初九日戌时生,娶畈口村徐氏,光绪庚子闰八月十六日丑时生,继娶童店童氏,光绪己亥八月初五日未时生。

少年时就读于村初等小学和县城云山高等小学。1918年考入衢州浙江省立第八中学读书。五四运动发生后,领导衢州中小学生罢课响应,并参加由北京大学兰藉学生发起人组织的“新兰溪学社”,进行宣传新文化。中学毕业后,曾在兰溪水亭;女埠等地小学任教师。1924年考入浙江工业专门学校继续求学,翌年春转入浙江农业专门学校读书。期间,参加兰溪青年知识分子的进步团体“正谊社”。五卅惨案发生后,被选为农专代表参加杭州学生联合会,主持出版工作,参加领导杭州学生开展爱国民主运动。1926年在杭州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2月赴广州,在国民革命军总司令部副官处任职。1927年春返浙江农专继续读书,转为中共党员,并任中共浙江农专支部书记。期间,兰溪的党组织和革命力量有较大的发展,先后在西南乡建立了聚奉严、路塘、莲塘岗、金山头等10余个农村基层支部和从善区委组织。9月被国民党中央执委会以“共党叛逆分子”罪通缉。10月中央兰溪县委正式成立后,复返农专读书,并参加杭州苋桥区委工作。11月因省委机关的破坏被开除学籍回兰。12月任中共兰溪县委候补委员,并接任女埠镇乐英小学校长,协助县委指导西、南两地区的党务工作。期间,中共乐英小学支部和平渡区委相继建立,任支部书记和区委书记。1928年6月,再次被浙江省政府悬赏通缉。9月兰溪秋收暴动失败后赴杭,在按约定去省委联络途中被捕,关入浙江陆军监狱。1934年获释后脱党。1938年去四川任国民党中央军校政治教官。1941年任国民党第九战区政治部游击政训班政治教官,9月任国民党第九十军特别党部秘书。1942年因腿伤转而从事地方教育工作,先后在湖南会溪、桃源等地中学和兰溪担三中学任教,直至解放。建国后任兰溪县立初级中学教员。1959年11月病故。

    黄宪坤,又名宪奎,革命烈士,黄店镇黄店村人,1924年生。1949年1月入伍,为二十军六十师一七八团二连战士。1950年11月在朝鲜牺牲。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