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准考证里的时代变迁,历史进程

 波哥谈古说今 2020-11-13

人类之历史,一直往前走。

自然,既是走,就会有很多弯路,叉路,走错路。

走错了路,后果有时很严重,会付出超级大的代价。会让一代两代甚至三代四代人,被裹胁其中,改变命运,有的,甚至是付出生命。

路走错了,终究会发现。那就得重新回头再走。当然,新走的这条路,未必就是鲜花满地,甚至很艰辛,就会有人,想到之前错路的某些好处。想倒退回去。这当然是错误的,历史已无数次证明了。只有不断走新路,才能找到最好的那条路。

之所以发这些感慨,因为,翻到了几张准考证。

几年前,在奶奶的老木柜子的抽屉里,翻出一张皱巴巴的纸,打开一看,竟然是张准考证,是我爸的,还是参加高考的,还是参加一九七七年恢复高考后的第一场高考的。当时父亲十七岁。

拿着兴奋地问老爸,你当时怎么没考上啊?

他说,天天要做事,读了多少书呢?考不上。

尽管如此,他参加了这场高考,便是已深度参与到历史进程之中,亲历了这重大的节点。至此时,高考已有整整十年,未曾进行过啦!

虽然知道这张纸是历史的见证,有心将之收起来,但当时是往某本书里一夹。现在想找出来,却已找不到了,堪称遗憾,不过,样子,跟网上找到的下图差不多。

父亲参加高考之后二十五年,我也参加高考了。

比起他们那时比千军万马过独立桥还要艰险的高考,此时的我们,选择已多了去了。

大学扩招,使得我们基本上想读,就有机会读。至于后来的什么大学生太多,工作难找,就是当时所无法预料的到的事了。

2002年7月,似乎是最后一次在7月份进行高考。第二年,就调到6月了,说是7月太热。

热,确实是热。高考前一夜,我怕感冒,竟把风扇关了。满宿舍的同学,都是辗转难眠,也没有提出异议。或许,大家都是存着我一样的心思吧。

分数出来,离当时二本线差八分。但五百〇五分的成绩,已超出平日那里些大大小小的月考了。语文老师说,复读一次,考个本科。我说算了。一者没心,二者没钱。早一天读大学,早一天毕业吧。

运气还比较好,那时有些专科学校想升格本科,便与其它本科院校合办专本沟通,以积累教学经验。于是,好歹算是读到了一个本科。

当然,后来的现实告诉我,不管是本科专科还是重点大学,你学的专业以及你学到了多少真东西,才是能找到好工作的敲门砖。

那时大学里,最重要的考试,就是英语四级了。在我毕业之前,过不了四级,是拿不到毕业证的。

不过那时,那改革这种考试制度的呼声,也很高。于是,改成了不以六十分划线,而分听力、阅读、作文等分别计分,总分,好像是几百分——当然,还是换汤不换药,因为四级对学生的逼仄,并没有改变。英语占用了太多时间的状况,并没有改变。

每考四级,都是胡猜乱猜,以六十分为及格时,总是打三四十分,以几百总分时,换算过去,也没有超过六十分。

幸运的是,待2006年毕业时,竟然不需拿四级证,就可毕业了。

小小的准考证里,记录着时代的变迁。是历史的见证。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