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李自成到底是“闯贼”还是“闯‘贼’”?

 波哥谈古说今 2020-11-13

作为八〇后,我记得读初中学到明朝的时候,讲的是它建立于1368年,灭亡于1644年。

现在历史书上如何定义我不知道。网络时代嘛,很多人找资料靠的是搜索引擎,某百科里,明朝的断代,是1368-1683——四个数字只是顺序变了一下——它把崇祯皇帝上吊之后到郑克塽投降清朝这段历史,亦列入了明朝当中。

说实在的,我完全不记得上学时的教科书上讲过南明弘光帝、隆武帝、永历帝,更没听过孙可望、李定国等原大西军余部扶明抗清的故事。书里讲到郑成功的时候,是说他从荷兰人手里,收复了台湾。而对他之所以如此做,乃是为复明寻找一个稳固的后方基地,好像并未涉及。

我讲这些,并非为了证明读课外书的重要,而是引出下面的内容。

南炳文和顾诚两本《南明史》一个有趣的不同。

顾诚的《南明史》,第一次出版,在1997年。南炳文的,属于故宫出版社《明清史学术文库》中的一册,出版于2012年,两者有15年的差距。

顾诚的书,大半基于阶级史观。意即认为农民起义是历史的推动力,南明之最终灭亡,与其延续的明朝的内斗脱不了干系。

这是可以理解的,毕竟,顾诚出生于1934年,他思维成熟的阶段,正处于那个特殊时期,他的创作思想,当然会打下那个时代深刻的烙印。别说他,就是我们八〇后,学的历史书里,也仍是这样的观点啊。

南炳文出生于1942年,两者相关八岁。但他们经历的事,大半是类似的,他们的史观,也是类似的。

他们的书里,都使用了很多史料,他们谁对史料,更为尊重呢?

来看两段。

顾诚书中有写——明末清初人士王夫之记载说:何腾蛟“猝闻平江、浏阳间有贼野掠……刃数贼……贼乃合战……贼追溃卒……腾蛟知为大贼……”

南炳文书中有写——四川人程源……对他说:“川中‘贼’势虽盛……公督东北,我督西南,‘贼’不足平也”。

文中的贼,都指李自成大顺军余部。来自明末清初不同人的记载。

我们知道,那时是没有标点符号的,只有句读,一句话意思已了,画一个圈表示该停顿一下。

顾诚对农民起义军是支持立场,但他在引用史料的时候,还是忠于原文的。原文是贼就是贼。

南炳文呢,给贼字打上个引号,似在说明,原文里确实有这个字,但作为作者,我不认同把起义军称贼,但我又不能把你的贼改成大顺军,那我就只好加个引号,以说明,他们不是贼。把他们叫贼,是你们这些封建文人的污蔑!

同一史料,因观者立场、学识、高度等不同,可以有不同的解读。但若在古人的文字上做手脚,会不会误导读者原作者即是不认同把起义军称贼的——这样是否有篡改历史之嫌呢。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