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自杀实为他杀

 昵称gscVD7fg 2020-11-13

作者:莫小年

回溯有关自杀的经典讨论,不论是涂尔干提出的社会整合程度与社会约束力量,还是心理学提出的“情感疼痛”,以及吴飞提出的“家庭政治”,都在某种意义上回应了“自杀实为他杀”的议题。但同样显而易见的是,三者分别从结构、内心和群体来追究自杀的成因,都模糊触及到了、却又都没有明确提及“人际关系”这一变量,也正是从人际关系出发,我们可以坚定地认为:自杀实为他杀

理解“自杀实为他杀”,可从动因、过程与结果等三个层次入手。开头我们已经回顾了有关自杀动机的讨论,因而下文将把注意力集中在体现自杀之关系性的过程和结果方面。

除却那种以要挟、泄愤等为目的的表演型自杀,自杀往往发生在他人无法及时察觉的时空组合中。这并不难理解:自杀者对于人际关系的逃避,正是因为自杀者是镶嵌于社会网络中的,他/她要实施跳脱出去的目标,就要在远离人群的地方和时机,来实施自杀这一行为。

再来看自杀的后果——这更能体现自杀与人际关系的关联。自杀者走了,他/她的家人、同事等等,将不得不面对外界的猜度与评判。换言之,自杀虽然只是死了一个人,却可能给很多人带去不可控制的影响——即使这非自杀者所愿。换言之,自杀也可能成为杀他/她,即一个人的自杀,给其他人带去负面影响。

不必回到动荡年代被逼迫致死的诸位大家,我们回顾条条自杀新闻,便可以做出“自杀实为他杀”的判断。人生而在群体之中,自杀则是对群体的最后一次、彻彻底底的逃离,或者说解脱。

人们把生活的点滴,或远大的目标,落实在人际关系中,以此来对抗无意义和无价值,后两者恰与自杀高度相关。自杀用逃离人际关系的方式,映证了自杀同人际关系的联结——这或许并非讽刺,而是让人难过的沉重与沉恸。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