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生就像一杯茶。平淡是它的本色,苦涩是它的历程,清香是它的馈赠。

 博搜茶文化 2020-11-14

  一种品茶的心态,不会管它是什么茶,更不会有闲心闲情欣赏茶具。静静地拿着茶杯,等候行茶者来到面前。一切都在无言中,行茶者丁字步站立,缓缓地倒茶,双方都专注于茶水的倾注与入杯。当茶汤滚过唇舌咽喉进入肺腑时,一股清流注入燥热的身心中,顿得清凉,顿解身心的疲倦,一位勇士又回到战场了。当下的味道,该是“茶禅一味”了!

  

  茶道精神的"和、敬、清、寂",以出世的品格标举着普世的道德:为人平和、处世恭敬、品质清洁、身心静寂,这是传统的儒、道、释最 高的修身养性的境界,通过茶道禅道,在现代生活中的典型运用,是现代人精神生活的一个范本。

  不管你是怎样沏茶、在哪里喝茶,分享品茶的时光,都会成为放松和放开世俗思想的美妙空间。人们返璞归真,不再心为形役。就像茶树自然地伸向天空,植物自然而然地转向阳光,我们的思想,如果不加控制在正能量的氛围中任其驰骋,它也会转向我们平静的内心。

  

  茶比较适宜于安静的环境,常在安静的环境中,心态也会变得更加平和,而平和的心态表现在人的身上同样能带给别人安静祥和的感觉,更容易接近和相处。

  由茶至心,由心至茶,几近于道了。中华茶道自唐时开始有“茶道”的说法,但迄今为止,一直没有明确、公认的说法。

  

  其于茶之种植、采撷、焙制、煎泡、品酌之法,多有创造。中国佛教不仅开创了自身特有的禅文化,而且成熟了中国本有的茶文化,且使茶禅融为一体而成为中国的茶禅文化。茶不仅为助修之资、养生之术,而且成为悟禅之机,显道表法之具。盖水为天下至清之物,茶为水中至清之味,其“本色滋味”,与禅家之淡泊自然、远离执著之“平常心境”相契相符。一啜一饮,甘露润心,一酬一和,心心相印。茶禅文化之潜移默化,其增益于世道人心者多矣。

  佛家认为,茶是一种修身养性的饮品,人喝茶的最 高境界为“茶禅一味”。因为茶道与禅道一样,都是最不需要语言的生命精华,只需静下心来,慢慢品味与领悟即可。茗香爱好者也都知道,品茶最讲究一个“静”字和有序的品饮,以求得外在与内心的平静统一。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