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出租车司机转行卖豆腐,一年做到10个亿,小生意背后蕴含大智慧

 sos天外飞仙 2020-11-14

有句俗语是这样说:'天下有三苦:撑船、打铁、磨豆腐。'

豆腐是中国人千百年来饭桌上不可或缺的美食,也因此,做豆腐的营生和现在如日中天的互联网、电商等行业比起来,显得格外的不起眼。做豆腐这一行,又苦又累,利润也不高,所以现在的年轻人无论如何都不愿入行。

出租车司机转行卖豆腐,一年做到10个亿,小生意背后蕴含大智慧

然而就是这样不起眼的豆腐房,在蔡祖明的手下,竟然做成了一家大企业,并且即将上市,成为中国的'豆制品第一股'。 资料显示,2019年蔡祖明卖豆制品的收入高达10.48亿,净利润达到了9016万。

把一家小小的豆腐坊经营到如今的地步,蔡祖明用了28年。而且,做豆腐的手艺,已经在蔡祖明的家中传承了6代,有超过200年的历史。可以说,蔡祖明的成功不仅仅是个人的努力,更是祖传下来的天赋使然。

出租车司机转行卖豆腐,一年做到10个亿,小生意背后蕴含大智慧

接下来,蒋老师就要带领大家看看蔡祖明是如何把一家小小豆腐坊,做成如今的上市企业。

出生'豆腐世家',却跑去当司机

1960年,蔡祖明出生在浙江省萧山西兴。蔡祖明家中从清朝嘉庆年间(1816年)开始,便已经做起了豆腐生意。一直到蔡祖明的父亲这辈,尽管也有过去工厂上班的先例,但兜兜转转,最后都操持起了豆腐生意。可以说,蔡祖明祖上六代传到现在,是当之无愧的'豆腐世家'。

然而传到蔡祖明这一代,他却不想吃豆腐营生这碗饭。在蔡祖明心里,做豆腐那就是农民做的事情,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日子。生于那个时代的男孩子,不甘于这种朴实的手艺活,只想着赚大钱。

出租车司机转行卖豆腐,一年做到10个亿,小生意背后蕴含大智慧

于是,蔡祖明拜师学艺当了木匠,一当就是七年。这七年,他兢兢业业,却并没有像他年轻时候希望的那样赚到大钱,于是蔡祖明整日郁郁不得志,想着有没有什么其他的出路。

恰逢此时,蔡祖明的父亲病退了。退休后的日子清闲下来,蔡祖明的父亲就又把做豆腐的营生重新经营起来。而蔡祖明不忍心看着年迈多病的父亲劳累,便停了做木匠的活,帮着父亲一起卖豆腐。

出租车司机转行卖豆腐,一年做到10个亿,小生意背后蕴含大智慧

然而卖豆腐毕竟是利润微薄的小生意,当时的蔡祖明看不上这点钱,认为是'杯水车薪'。于是,他把卖豆腐赚来的钱拿去买了辆三轮车,跑短途客运,买豆腐的事就全权交给了父亲和妻子。

跑了没多久,蔡祖明又觉得不过瘾,便又从妻子手上拿钱买了辆轿车,当起了出租车司机。

兜兜转转多年,重回'豆腐坊'

蔡祖明的出租车生意其实并不差,但却总是攒不到钱。因为当时的中国百业俱兴,时代发展太快了,出租车的更新换代更是一天一个样。蔡祖明挣来的辛苦钱都砸在换车上了,这也引起了父亲和妻子的不满。

蔡祖明的父亲语重心长地说到:'你精打细算,每天是能赚500元,但是算得出的钱总是不多的,只有算不出来的钱那才叫大钱。'

出租车司机转行卖豆腐,一年做到10个亿,小生意背后蕴含大智慧

蔡祖明如同醍醐灌顶:'是呀,开出租车虽然钱不少,但始终是辛苦钱,算不得什么挣上大钱了。当务之急,是要转行,可是转行又干什么呢?'

也许是老天爷不忍心让祖传多年的豆腐生意在蔡家断了根。就在蔡祖明苦思冥想转行去哪的时候,萧山的国营豆制品厂倒闭了。毕竟是在社会上摸爬滚打了多年,蔡祖明很快就反应了过来:萧山这么大一块地方,总不能没有豆腐厂吧?

出租车司机转行卖豆腐,一年做到10个亿,小生意背后蕴含大智慧

于是,蔡祖明在萧山办了个豆腐厂,兜兜转转,又操起了祖业,做起了豆腐。多年后,回想当年这个决定,蔡祖明坦言,与其说是运气与时机使然,更多的是当时的他早已不想在外拼搏,而是希望能和家人一起,卖卖豆腐,赚点小钱,过平凡却温馨的生活。

'毕竟幸福和安稳。就是最大的财富。' 蔡祖明这样说道。也许,当时的他并未想到,当他放下了野心,却反而收获了财富。

传承跨越世纪,小豆腐成就大事业

蔡祖明的豆腐厂刚开始养不起人,他便亲自上阵,不分白天黑夜地在厂房里工作。经过两年的辛苦耕耘,蔡祖明的豆腐厂不仅占据了萧山的一半乡镇的生意,甚至连一些城区的市场都让他来供应豆腐。

1993年,蔡祖明决定扩建厂房。然而正当他把全部身家都投入到新厂房之时,意外发生了。杭州一家新的豆制品厂横空出世,每箱豆腐比蔡祖明的价格少了3元。

出租车司机转行卖豆腐,一年做到10个亿,小生意背后蕴含大智慧

这可把蔡祖明急坏了。如果他降价,就会亏本,但是不降价,经销商都会选择买更便宜的豆腐。正当他束手无策之时,那些经销商却都自己回来了。

原来,是那家豆制品厂为了压低价格,都用最低劣的豆子,导致豆腐放一天就坏了。经此一事,蔡祖明更加坚定了自己'良心做豆腐'的决心,直到现在,都一直坚持用最好的豆子做豆腐,保证做出来的豆腐能够存放两三天。

出租车司机转行卖豆腐,一年做到10个亿,小生意背后蕴含大智慧

酒香不怕巷子深,这个保证质量的豆腐坊开始逐渐广为人知,并越做越大。短短2年时间里,蔡祖明在杭州开了28家专卖店。当时,有人建议蔡祖明去电视台打广告,以便进一步打响知名度。

然而蔡祖明做着小本生意一步步到如今的地步,舍不得把钱花在过多的营销上。他灵机一动,与其花钱做广告吸引消费者,不如直接请他们来参观厂房。整整一年的时间,蔡祖明都免费接送杭州城里的老百姓来他的豆腐厂参观。人们看见他的厂房干净整洁,产品也有质量保证,纷纷上门购买。

出租车司机转行卖豆腐,一年做到10个亿,小生意背后蕴含大智慧

28年来,蔡祖明一直在豆制品领域深耕。对于初心的坚守,正是他能获得如此成功的根本原因。正如他自己说的那样:'我只希望,几十年之后,世人还能记得我曾经这样良心地做过豆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