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修好了再拆,早已成为“肉食者”们的惯例!

 焦际空间 2020-11-14

          一直以来,“设计师”这个字眼,在我的眼里一直都是很高大上。但是,西安这座新建的立交桥,算是刷新了我对某些建筑设计师的认知。

          只要看过有关这座桥的报道的,得有百分之九十九的人会吐槽,这修的也太不合理了吧。如果到了冬天,路面结冰了,谁还敢在上面走啊!

          三天前,西安市太华路的立交桥建成通行,本该对西安东郊市民一个利好的消息。

         但是,随后发生的事儿,却着实让人大跌眼镜。

         当天,就陆续有市民反映,太华路立交桥新修的非机动车道陡得像滑梯,骑电动车上不去不得不推着车上桥,下桥又速度过快,太危险……

          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

          原来啊,这个立交桥也实在是太陡了,中间的非机动车道也很窄。

         市民若是想安全通过,上下坡必须推车走。

         有年龄大的推着自行车往上走着,气喘吁吁地对周围的人说:简直乱设计!

         还有旁观的市民戏说:这简直是个“滑梯”嘛,旁边建个骨科医院比较好。

          有行人现场目测,这个坡度至少大于25度。坡道上,不少非机动车难以行驶,车主只好下车往上推,有年龄较大的女士吃力地推着车,旁边站着的市民过去帮忙,才将车推上了坡。

          上坡费点劲还没啥,但下坡可就带有危险性了,一不小心就会连人带车摔个脚朝天……

         一时间,相关的视频和评论在各大平台上疯传,网友们纷纷调侃:

         又是一个新商机,膏药贴五元一贴,买不了吃亏,买不了上当,现买现用,用过的人都说好!

         桥上这么宽的路,下桥处就变成了这样高的台阶。现在尚需小心翼翼艰难通过,眼看已经入冬,雨雪天,危险可想而知;

         搞设计的,都是些坐在电脑前来设计,恐怕一辈子也不会从这路口走一次,所以才设计出这种让外行人耻笑的路来。但请放心,他们都比我们挣钱挣得多……

          这么陡的坡,而且宽度很窄,如果遇上下雪天,只好另找出行之路;

          作为设计者,每一个地方都要考虑老百姓的方便。修好再拆,这早已成为本市“肉食者”们的惯例……

          民意汹涌,立刻就惊动了“上层”。

         通车仅三天,相关部门就连夜开始整改。经过现场调研,多部门会商,进行三方面的调整。

           第一,暂时封闭坡道位置,非机动车、行人改走桥上,施工方将尽最大可能降低现有坡道坡度;

          第二,加装雨棚栏杆等便民措施,方便市民步行和推车通行;

          第三,在当地交管部门的支持下,对桥上现有交通流渠化调整,所有调整预计3天内完成。

          不管怎样,当地的有关单位这次反应还是比较快的,应该为他们点赞!

          不仅仅是西安,中西部的许多城市,在规划和管理方面都是问题多多,需要认真向东部城市学习,朝着精细化、人性化的方向发展。

          建设国际化大都市,必须既有大的格局,又能做好细节!

2020.11.13于山西运城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