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齐鲁儒小贤|这有古代五帝之一的墓葬,存在多少年了我也不知道!

 儒小贤 2020-11-15

我是儒小贤

来自齐文化发祥地淄博

关注wo,我有话对你说

寿丘在曲阜城东,有一座被称为“东方金字塔”的陵墓——少昊陵。陵墓方整对称、宏伟壮观。据说用了1万块方石砌筑而成,因此又称为“万石山”

少昊陵是史前传说中五帝之一少昊的陵墓。据说少昊在位84载,寿百岁,葬于曲阜东北的云阳山,就是现在的陵墓所在地。

曲阜自古就被称作“少昊之墟”。少吴生于距今大约5000年前的新石器时期,是继黄帝之后著名的东夷族部落首领,史记中将他与颛顼、帝喾、唐尧、虞舜并称五帝,黄河下游和江淮流域一带曾经是他带领东夷族部落生活的地方。

早在秦汉时期,这里就曾修建庙宇。宋祥符五年,宋真宗梦见始祖轩辕皇帝降世黄帝生于寿丘,寿丘在曲阜。于是,他下令叠石而饰陵墓,并在陵前建起了规模宏大的景灵宫、太极观。同时琢玉为像,岁时朝献,进行隆重的祭祀活动。

宋徽宗时,又对景灵宫进行修建。石工们在最寒冷的冬季泼水冻成冰道,运来巨石,凿出4块“万人愁”碑。可惜,碑尚未立起,便因金人入侵,工匠逃散。所以明朝的李东阳才在《谒少昊陵》中留下“丰碑不书字,遗恨宣和年”的叹息。元、明、清历代皇帝都有修庙建陵和来此祭祖的记载。仅清朝的康熙、乾隆就来少昊陵6次之多。

不过对少昊陵历史的考证,有另一种说法:据说这里最早修建的其实不是祭祀少昊的陵墓,而是祭祀轩辕黄帝的寿陵。在明洪武年间“初遣使访先代陵寝,命行省各县具图以进”。当时,曲阜县官员具图时,误将寿陵当成少昊陵。此后,或许有人发现了这个错误,为躲避祸及九族的欺君大罪,当地官吏们也就将错就错,毁无字碑及元人重修的景灵宫碑,并且删改县志,增设了少昊陵石坊等与少昊有关的设施。从此以后,寿丘变成了少昊陵。

少昊陵前方不远处有一个大池塘,据说就是景灵宫遗址,当时这里曾经建有祭祀黄帝的景灵宫,而且立有4方巨大的石碑,每座石碑都有3层楼高。据《曲阜县志》记载“清圣祖东巡,山东大吏因碑无字,恐触圣怒,击碑埋土中。

我是齐鲁儒小贤

关注我,带你一起了解齐鲁文化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