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墨点无多泪点多——一代绘画大师徐渭的艺术魅力

 新用户1398XocJ 2020-11-15

  十四岁那年,徐渭的嫡母离他而去,他与两位兄长相依为命,家庭条件日益困顿,大哥徐淮又生性豪放,喜欢帮穷济困,一来二去,家中渐渐不支。

  明代的才子们身上也是有着一种独特的气质,徐渭身上除了有着诗人的气质,另外艺术家的气质也很深厚。在这么一首看似不起眼的小诗中,他把现实的无奈,还有感伤之怀,全部融入进了作品中,从而使得这首诗处处充满忧愁,每一句都有一种直击人心的力量,读来当真是令人感慨万千,所以这样的作品,也是值得我们去细细品读,从中感受艺术家的无奈。

  徐渭的创新来自于继承,没有继承的创新是毫无意义的,而且这种创新能力恰恰是艺术家对艺术领悟能力的一种衡量,而徐渭则是对此达到了极 致!

  徐渭那大刀阔斧、纵横睥睨的笔法,使其作品具有磅礴的气势和豪放的格调。这种艺术表现手法,也恰当地表达了他激昂、郁愤的思想感情。他的花鸟画,对后世大写意画派的发展产生巨大影响。画史将他与陈淳并称青藤、白阳,清代的朱耷、石涛、郑燮、李鱓、李方膺、高凤翰以至近现代的吴昌硕、白石等,都继承和进一步发扬了他的传统,形成声势浩大的大写意花鸟流派,雄踞画坛数百年不衰。

  徐渭的书法和明代早期书坛沉闷的气氛对比显得格外突出,他最擅长气势磅礴的狂草,但一般人很难看懂,用笔狼藉,他对自己的书法极为喜欢,自己认为“书法第 一,诗第 二,文第三,画第四”。

  徐渭四十五岁,几番折腾,早已命若游丝,他写了遗嘱,家人也为他备好了棺木。后来经一华姓医生治疗,病情有了好转。没想到,第 二年冬天,徐渭病发,与妻张氏为琐事争吵,一说用刀,一说是铲雪时用钉耙,将张氏杀死。人命关天,徐渭也因此被抓进了大牢。

  徐渭精山水、人物、花鸟、走兽等,并给自己的艺术排了队,即:“书一,诗二,文三,画四”。画不专 业,却能将有限的笔墨提升到生命、精神、灵魂的层面来加以运用,虽寥寥数笔,却抒发了对生活的感触和对前途的茫然,宣泄了一种焦灼、苦闷、不驯、挣扎、痴狂、无奈的情感。曾自撰墓志铭。有人将徐渭与疯画家梵高类比,其实徐渭的疯劲较梵高有过之而无不及。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