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周回顾 温故知新

 catwang王 2020-11-16


本周重点鉴赏器物为:南宋云雷纹铜觚

起·器

以一器之貌 起古物之鉴

一周一器——南宋云雷纹铜觚(典型标准器资料库必备欢迎分享、关注)

开启本周的相关内容,此南宋云雷纹铜觚方形、侈口,高颈,四角出扉棱,颈上部饰四组蕉叶,下部饰三线组成的菱格纹,蕉叶与菱形纹间均填以雷纹。腰部微鼓,并有四道扉棱,扉棱间以云纹为地,当中饰变形饕餮纹。圈足外撇,起四脊,中间一周凸弦纹,脊间以云雷纹为地,中饰鸟形纹。

呈·墓

以一墓之观 呈地域之气

一周一墓——吕大临家族墓(古物地域性研究资料必备欢迎关注、分享)

熟悉此重要的遗址,意在更深入了解其出土物的典型特征,要了解一个地方的历史文化,从考古学角度看,最直接的方式就是对当地的古墓葬进行发掘和探测。而古墓葬泛指人类古代采取一定方式对死者进行埋葬的遗迹,包括墓穴、葬具、随葬器物和墓地。出土实地墓葬规制、特征,各类器物逐一欣赏,对其会有更深入的认识,此墓出土器物,有非常强烈的墓主代表性特征,值得深入探讨和研究。

承·馆

以一馆之藏 承古美之合

一周一馆——福建博物院(高清图片 博物馆标准参照物资料库必备 欢迎分享、关注)

全览其现藏馆藏地福建博物院的丰富藏品,其文物品类非常具有地方代表性,认真研究器物资料,对全馆器物能做到逐类旁通,且具备宏观把握和掌握地域福建物件特征的能力,以一带面,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中国古美术品类丰富,鉴赏器物是一个相互影响的过程

引·研

抛砖引玉 研而得之

一周一研——试探青铜器模古(本文原创,欢迎转载,古美之传播你我共前行,请注明作者和原文链接)

青铜器作为人类文明的科技、艺术、宗教发展史上重要的一大发明,在世界各大古文明遗产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并且也是衡量文明与国家形成的标志之一。中国早在至少距今4000多年前就已出现了青铜制品,所谓的青铜,指的是金属铜、锡、铅的合金,锡可以调节铜的柔韧性和浇注时铜汁流淌的流畅性,铅可降低铜的熔点。中国整个青铜时代器物的功能主要以祭祀礼器和战争工具以及一定数量的生产工具和生活器具为主,我们今天所说的话题是以从青铜器的鼎盛时期——商周时期到汉代这一阶段所铸造的青铜礼器,如鼎、尊、鬲、觚……对后朝的影响,以及后朝崇拜模仿与近代造假模仿之区别。

集·书

以一书之汇 集珍物之萃

一周一书——《考古图》(学习研究书籍必备 欢迎分享、关注)

《考古图》是一部金文著录,全书共十卷,成书于元祐七年(1092年),比较系统地著录了当时宫廷和私家收藏的古代铜器、玉器。宋代金石学兴起的最直接缘起就是北宋政府制作新礼的现实需求。对遣一段史事的研究,必须建立在相关的文本细读基础上,但目前为止,已有的成果基本上致力於勾勒宏观的学科发展脉络,而落实到各金石学文献的文本细读的就不够多。本文选取现存最早的文物图录《考古图》为研究对象,给作者吕大临排出一个足够详尽的年表,摸清版本源流,同时给出一个完整的校勘记和数据统计表。在这个个案上,重新观察宋代学者观念中的“金石证经史”研究。

思·悟

思——人之性

悟——性之灵

古美周末b

古美早安的问候,性灵之言语,读之各取所得便好

顾·合

温故知新  起承转合

和而不同  合则水渊

周末作此回顾,重新整理一周内容,站在完整框架的角度上重览所有相关链接和内容,相信爱好者会有新的感触。

阳铭山人 本周结笔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