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灵璧小说】流泪的白桦林

 灵璧家园 2020-11-16

   流泪的白桦林     

 文/思寒



     “高高的兴安岭一片大森林,森林里住着勇敢的鄂伦春…”,这首脍炙人口、旋律优美的东北民歌《勇敢的鄂伦春》,在我刚刚记事的时候就会唱了。她伴随着我从东北广袤的黑土地走到一望无际的淮北平原。每当回忆往事就会不由自主哼出她的旋律,因为我曾经在辽阔的三江平原生活过很长一段时间。

     在我很小的时候就跟随父母千里迢迢从淮北到了东北。因为我的父亲是在林场工作的,我偶尔在春夏之季跟随父亲进入山林摘野果、扒树皮、采蘑菇,宛如一只快乐的小鹿不知疲倦的穿梭在高大巍峨的丛林之中。静谧的山林郁郁葱葱,百花竟放,争奇斗艳,潺潺溪水清澈见底凉爽而甘甜。在这高高的兴安岭上我尽情的听泉水叮咚、闻百花飘香、尝甜蜜山果、吸清新空气,观茫茫林海高耸入云恍若人间仙境、桃花之源。

     大兴安岭有红松、落叶松、水曲柳、山杨、白桦等好多名贵树木,其中,白桦树尤为突出,危难之时她能救人性命。每当进山的人们迷路了饥渴难耐之时,就用刀在树干上划开一块树皮,白桦树的汁液汩汩流出,渴极的人迫不及待的喝着她凛冽甘甜的汁液顿感精神百倍神清气爽,辨清方向,走出茫茫山林。同时又因为她笔直挺拔、姿态优美、婷婷玉立、洁白儒雅,她也象征着纯洁永恒的爱情和坚定不移的信念……

     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全国各地朝气蓬勃好像早晨八九点钟太阳的青年学子为了追随一个狂热的信念,成千上万的知识青年响应国家号召积极奔赴上山下乡的大潮中。到农村去,到边疆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一大批热血沸腾、壮志满怀、豪气冲云天的知识青年怀揣对美好未来的憧憬来到这美丽富饶的大兴安岭。经过四天三夜的长途跋涉知青们终于到达了目的地,在当地政府安排帮助下他们很快进入各林场居住地,一切顺利安好 。那时我和叔叔家的姐姐已经上小学一年级了,红砖绿瓦雪白的教室里黑板上方,端端正正的挂着我们伟大领袖毛主席的画像,每节课前老师和学生们都给毛主席他老人家敬礼,日复一日无忧无虑快快乐乐的读书学习。我们家就住在林区离上山下乡的知青队不远,闲暇时还经常和知青哥哥姐姐在一起玩耍,亲如一家。

     大兴安岭的冬季,白雪皑皑,银装素裹,天寒地冻,滴水成冰。那时没有自来水,每家每户都要打压水井,外面一个屋里一个。冬天的北方屋里都是火墙火炕非常暖和,井在屋里不会挨冻使用方便。在知青队的对面有一大户人家,那家叔叔是城里百货公司的采购员,因为工作的特殊性,长年在外奔波,很少回家。说他们家是大户,不是说他们家多富有,而是因为他们家是一个庞大的“儿童团”,一共有十二个孩子,四男八女,有两对双胞胎,其中一对姐妹花,大的叫大杜鹃,小的叫小杜鹃,因为她俩是在杜鹃花开时生的因此而取名。小杜鹃天性活泼有点调皮酷似假小子,我行我素从不怕生。为人热情,口齿伶俐,叽叽喳喳像只小燕子。  

      有一段时间,  她家对面知青队屋里的井坏了,队友们就轮流去她家打水。其中一位名叫于伟杰的去她家打水最多,每次见到他小杜鹃都很亲切的喊他“小于哥哥”。看面相小伙儿最多十五、六岁,五官端正肤色白净,清秀脸颊上一双带着稚气未脱天生忧郁的眼睛,恰似一汪秋水清澈明亮,有一种朴素而自然的魅力,性格内向不善言谈,使人不由产生爱怜之心。平时没事的时候喜欢看看小人书、故事书。看书时还经常拿根小树枝在地上写写画画的爱不释手。他最大的爱好就是吹口琴,别人下班以后都打打扑克聊聊天,海阔天空侃大山,唯独他远远的找个小树墩或石头坐下来尽情地吹奏他那心爱的口琴,悠扬的琴声弥漫山岗,穿过浓密的树林,飘向那梦的远方…在那枯燥空旷的山林里,那美妙动人的旋律,就是知青们最好的精神食粮,一首《勇敢的鄂伦春》使我们不由自主的跟随他的琴声引吭高歌;一曲《草原之夜》如泣如诉向人们诉说一望无际的大草原上美丽的故事。平时叽叽喳喳的“小燕子”小杜鹃每当这时都会安安静静的听着,目不转睛的看着小于哥哥。  

      渐渐地小杜鹃的兄弟姐妹们都很喜欢他。为了使小杜鹃兄弟姐妹们能多听些琴声多享受些音乐的熏陶,他的知青战友们都抽空帮身体单薄小于哥哥干活,多给他留点休息时间,在那枯燥无味的劳动之余,大伙儿才尽可能多的聆听那美妙悦耳的琴声。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在这样的寒冷季节,连绵不断的大雪阻碍了交通运输,无法从山上把伐好的原木运下山。知青们却也闲不住,他们每天到队部抓紧时间维修各种工具。小于哥哥因为身体的原因留下来帮厨,每天负责到小杜鹃家压水,小杜鹃只要看到小于哥哥就莫名的兴奋,抢着帮忙压水。时间一长,小于哥哥渐渐地对小杜鹃就有了一些了解。小杜鹃在家排行老七,因为孩子多,生活压力大,父母忙不过来,加之小杜鹃是个女孩,在那个年代家庭又不重视对女孩的教育,父母就把她留在家里照看弟弟。小杜鹃虽然没上学却极懂事,又天生是一个美人坯子,她红扑扑的小脸蛋上有一双带着稚气的被长长的睫毛装饰起来的美丽的眼睛,就像两颗水晶葡萄,水灵灵的透着聪明伶俐,两条弯弯的眉毛就像那天上月牙儿,红红的嘴唇就像抹过口红一般,乌黑的头发又长又密,一双嫩嫩的小手十指细长,一看就知道是个心灵手巧的女孩。每当于伟杰去她家压水,小杜鹃的小嘴就像抹了蜜似的,小于哥哥长小于哥哥短的叫着,叫的于伟杰心里甜甜的,打心眼里喜欢她,一日不见如隔三秋,于伟杰也经常去小杜鹃家帮忙做些家务杂活,俩人俨然亲兄妹,海阔天空无所不谈。 时间久了于伟杰渐渐地了解了小杜鹃的一些事情,才知道小杜鹃没上过学以及其中的一些原因。之后,善良的伟杰思忖良久决定做一做小杜鹃妈妈的工作,让小杜鹃上学。

      执着的小于哥哥多次苦口婆心的做她妈妈的工作,好言好语相劝让小杜鹃上学,说明小孩不念书长大以后无论做什么事情都不方便,你也会有遗憾的如此这般等等等等。可是小杜鹃妈妈根本听不进去,只是淡淡的说: “我们家孩子多,全都上学也来不了。再说了,女孩家家的又调皮上不上学无所谓的,长大了还不是人家的人,你就别操心了!”

     于伟杰眼见劝说无效,经过一番慎重考虑,下决心自己利用空闲时间教小杜鹃学习,在征得小杜鹃的同意后,又和她的姐姐一起翻箱倒柜找出以前用过的课本,从头开始,按部就班一师对一生的教与学。等到真的要上课,才发现万事开头难,没有教室和黑板,簿本与铅笔等基本教学用品。七十年代初期,原本物质和生活用品都很缺乏,特别是纸和笔更是甚少,小杜鹃妈妈绝对不会给她买。无奈,于伟杰就亲自动手用杨柳条烧成炭铅笔(炭条),没有纸怎么办?小杜鹃灵机一动对小于哥哥说白桦树上可以写字的。于伟杰想起在离小杜鹃家不远的地方有一大片白桦林。白桦树很漂亮,特别是树皮白而光滑细腻,树干笔直,远远望去,那一片白桦林就像一群亭亭玉立的少女,摇曳生姿。就这样,那片白桦林就成了他们的“教室”,每一棵白桦树就是“黑板”,每一根烧好的炭条就是老师用的“粉笔”, 用炭条在树皮上写字黑白分明看的特别清晰。按照学校的规矩,第一天“上学”的小杜鹃就改口叫于伟杰“老师”了。

      光阴荏苒日月如梭,转瞬间九年过去了,小杜鹃由当初调皮任性的小女孩出落成一个婷婷玉立、温文尔雅美丽可爱的大姑娘。在这教与学的漫长岁月里,顺其自然建立了深厚的情谊,心里都在悄悄地发生了微妙的变化,两人由“师生”关系蜕变为“恋人”关系。他们相互依偎在高高的白桦林,听风吹树叶沙沙作响,看树干“黑板”万千景象,指天为誓发出爱的誓言:相爱一生,天长地久。青青子衿,悠悠我心。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做一对比翼齐飞的鸳鸯鸟,今生今世永不分离的神仙眷侣。

      就在她俩憧憬未来,向往美好生活的时候,迎来了知青大批返城潮,各色人等通过不同的路径,如过江之卿纷纷重返故里。于伟杰找不到返城途径,再说了,他与小杜鹃正在卿卿我我的热恋中,有如此良人相伴,根本就不想回城的事,每天照常到林场上班,闲时照样看看故事书,吹吹口琴哼着小曲,心无旁骛闲看日落日出。 一个再平常不过的一天,林伟杰工休时间正在优哉悠哉的吹着口琴,忽然听到一声大喊,着火了着火了!快救火呀!他急忙起身瞬间扔掉口琴和队友们迅速投入到救火的战斗中,经过一天一夜的奋战大火终于扑灭了。当极度疲劳的人们从惊恐中回过神来清点人数时,才发现失踪了两个知青,其中一个就是于伟杰。大家顾不得疲劳,急忙分头寻找,连续找了三天,活不见人死不见尸。

      万般无奈之下,人们不得不把这个不幸的消息告诉小杜鹃。她得知此事以后整个人都傻了,等反应过来便撕心裂肺的嚎啕大哭,几度昏死过去,连续抢救了一天一夜才保住性命。善良的父母无言以对、泪眼婆娑,只能用苍白无力的话语机械重复的劝着悲伤欲绝小杜鹃:孩子别难过,想开点、想开点……如此开朗爱笑的小杜鹃从那天起变得沉默寡言、面无表情。姐姐大杜鹃心疼妹妹,每天都要陪她去那片白桦林里走一走,看着白桦树干的“黑板”上依稀可辨的字迹,睹物思人禁不住泪如雨下……死生契阔,与子成说。生离死别,情何以堪。我亲爱的小于哥哥,你在哪里,你在哪里啊?

      数年以后,从未进过学校大门的小杜鹃以超乎常人的拼搏,通过各级各类的考试,以优异的成绩获得了教师资格,进入了市区重点小学任教,成为了一名优秀的小学老师,终于圆了自己的梦想,实现了小于哥哥的夙愿。

     初春,一个艳阳高照、风和日丽的日子,小杜鹃又走进了她接受启蒙教育的“学校” ,那片高高的白桦林。强烈的阳光照射在挂满冰挂的白桦树上,发出刺眼的光芒,使人产生眩晕的感觉。百感交集的小杜鹃漫步在这静谧的白桦林里,往事一幕一幕在眼前浮现:你用口琴吹奏的《勇敢的鄂伦春》、《草原之夜》乐曲悠扬地在空中回荡,你书写在高高的白桦树“黑板”上的字迹依稀可辨,你的欢声笑语,你的风趣幽默,你我相拥入怀,你给我的刻骨铭心的爱,怎能使我忘怀……   

      悲伤的小杜鹃突然迸发出一声撕心裂肺的呼喊:“亲爱的小于哥哥,你是我一生的爱!”空谷回荡,长歌当哭,刹那间,白桦树上的冰挂簌簌落下。啊!可爱的白桦林,您也为思念我的小于哥哥而潸然泪下?天若有情天亦老,树若有情亦泪流。我的眼泪在流,树的泪水在飞!我亲爱的小于哥哥,那天上的流星雨是不是你的眼泪?!

思寒,本名张静,为退休职工,老年大学诗词班学员,灵璧家园网新晋写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