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四年级下语文教案 18、永生的眼睛

 安桂玲 2020-11-17

课   时   教   案

课  题

18*、永生的眼睛

课  型

略读课文

教 学

目 标

1.认识6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3.学习作者抓住人物的语言进行生动细致的描写,从而表现人物精神品质的写作方法。

4.按课文前的“连接语”中的要求预习课文,自学生字词。

5.师生共同搜集有关器官捐献的资料及相关事例。

6、调查:问问你身边的人们,他们对器官捐献的事情了解多少?他们愿意捐献自己的器官吗,为什么?

重 点

难 点

1.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语句,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2.理解器官捐献的意义,体会文中含义深刻的词句。

教 法

            自主 探究

教 具

小黑板

教    学    过    程

学生活动

一、阅读资料,交流感受(5分钟)

1.教师导入:《触摸春天》中盲女孩安静是那样热爱生活、热爱生命,她多么盼望也有一双明亮的眼睛呀!请同学们快速阅读下面的资料:

(投影出示)

2.看了这两段资料,心中有什么话要说?

引导学生谈一谈对器官移植的看法:假如自己的父母要求在死后捐献器官或遗体,你会同意吗?你是否愿意在死后捐献自己的器官或遗体?

二、熟读精思,探究文本(20分钟)

1、这节课我们来学习一篇感人至深的文章──永生的眼睛,相信同学们学习之后一定会对器官移植产生新的看法。

2、出示自学指南:

(1).初读课文,认读生字词,把句子读通。

(2)仔细阅读,边读边把令你感受很深的句子画出来,想一想从这些句子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3)组长组织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比一比哪个小组最会学习。

3、小组选派代表进行汇报,教师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进行研读:

研读重点:文章为什么以“永生的眼睛”为题?

研读重点:父亲教育“我”的两段话。

a.投影出示:一个人所能给予他人的最珍贵的东西,莫过于自己身体的一部分。很久以前,你妈妈和我就认为,如果我们死后的身体能有助于他人恢复健康,我们的死就是有意义的。

引导学生结合课前查阅的有关器官捐献的资料,从以下几方面谈谈自己的感悟:你可以给予他人哪些东西?为什么说给予别人自己身体的一部分是最珍贵的?

b.投影出示:如果一个盲童能在我们的帮助下重见光明,并像温迪一样画出栩栩如生的马儿,那多么美妙!当你们得知是我的眼睛角膜起了作用,你们会为我自豪!

引导学生讨论:第二处语言与第一处语言有什么关系?

c.把父亲的这两段耐人寻味的话连起来读一读,谈谈自己的感悟。研读重点:含有“骄傲”一词的句子。

a.引导学生说一说谁为谁感到骄傲,为什么感到骄傲,从中体会到什么?

b.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这些语句。

6.课文到这里戛然而止,但故事本身并没有结束。下面请同学们轻声读一读故事原文的结尾,读后交流自己的感受。(出示投影

三、大胆评议,深化感受(10分钟)

1.评价人物:文中的一家人你最喜欢谁,为什么?

引导学生各抒己见,畅所欲言,之后请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从而进一步通过朗读品出言中之美,悟出言中之理,感受言中之情。

2.评价作品:你认为这篇文章哪些地方写得好,为什么?是否还有不足,应如何修改?

鼓励学生从作者的遣词造句、布局谋篇等多角度进行大胆评议,发表不同看法。

四、交流体会,延伸课外(5分钟)

学完课文,你对器官捐献有什么新的体会?你打算做些什么?

鼓励学生课后通过办板报、广播、写倡议书等方式向家长及社会宣传器官捐献的意义。



导入



自由谈谈

按指南学习

引导学生讨论

大胆评议,深化感受

交流体会,延伸课外

18*、永生的眼睛

     母亲      父亲     女儿 (捐赠角膜)

    (不理解)——→(理解)——→(影响)(“我”的态度)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