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医降压,6大穴位来辅助,随时随地都能按!

 百草益寿 2020-11-17

秋冬季是高血压的高发期,

由于气侯昼夜温差大

温度偏低

人体受到寒冷刺激后

会导致交感神经兴奋

那么对于高血压的病症我们要如何去控制?

中医穴位调整都有什么方法?

本期就请魏老师为大家解答
对于高血压要如何有效治疗


 

点击下方视频观看

魏老师有补充

中医将高血压的型归纳为这几类

1、肝阳上亢型

症状:
表现为面部潮红、头晕、心烦易怒、大便干结,小便短赤、舌红。

功效:
平肝潜阳。这个方法能够平熄肝阳,潜降肝火,缓解高血压病的交感神经兴奋症候。

方剂:
龙胆泻肝汤

常用配方:
龙胆15g、车前子30g、木通10g、黄芩15g、枙子12g、当归15g、生地黄25g、泽泻30g、柴胡10g、生甘草10g。水煎服。

2、肾阴亏虚型

症状:
出现头晕目眩、腰酸耳鸣、咽干、五心烦热、面红目赤、口渴欲饮、失眠多梦、脉弦细数。

功效:
滋补肝肾。

方剂:
一贯煎。

常用配方:
北沙参10g、麦门冬10g、当归10克,生地黄10克,枸杞子10克,川楝子10克。每日1剂,水煎服。

3、痰饮内停型

症状:
出现胸闷、恶心、肢体沉重、肌肤麻木不仁、头重如裹、倦怠多梦、纳呆、苔白腻或黄腻。

功效:
平肝化痰,祛湿通络。

方剂:
半夏白术天麻汤

常用配方:
半夏9克、炒白术12克、天麻9克、 茯苓9克、陈皮9克 甘草3克、生姜3片、大枣3枚


治疗高血压的方法有很多
但不同的人会适合不同的方法
要辩证去治
适合你的才会最好


如果你还想了解《生活常见症状中医50方》

和魏老师及1000+健康爱好者

一起学习健康知识

或让魏老师为你答疑解惑

点击下方图片识别


简单方便有价值
你的分享与在看
都是我们传播中医文化的动力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