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恬淡人生】董素芝丨荷香时节又待君

 读在现场 2020-11-17


到中原,到淮阳来,在蒲苇轻摇、碧水一天的地方,请你一游。

那地方叫龙湖,把淮阳整整围了个圈儿,你听我说了很多很多遍了吧?16000亩的龙湖,将准阳漂浮成五陆四水环环相套的岛国,世人敬仰的人祖伏羲沉睡于湖边,浩浩子民跨越千年的顶礼膜拜,给水城淮阳再添远古的神秘。

你说,那个吟唱陈风古歌“彼泽之陂,有蒲与荷。有美一人,伤如之何”的地方,那个波光粼粼的中原水城让你的念想在一天天拉长。我还是一遍一遍和你说淮阳,说梦幻般水天一色的宛丘古国,说我居住的家园,这里,芙蓉花香消又浓,绿荷枯了又青。

你出发了吗?跨越千山万水,带着南方山水的灵秀,带着你敏感浪漫的诗人情怀,到中原到淮阳来。

选择一个雨后的下午,我带着女儿到龙湖边,在“一湖碧水风荷举”的东湖开始等待。喷翠吐绿的湖中,游船点点,荷香阵阵,层层迭迭的荷叶一片一片铺向天边,朵朵荷花开出我朵朵思念。

龙湖东岸的红荷花开正盛,小巧的叶片中蹿出箭矢般的小荷无数,这满天竞生的箭荷给人一种生生不息的力量。湖边树阴下、蒲苇丛中有三三两两的垂钓和观赏者,简约的一顶草帽、一只竹竿构成了湖边一景,成了湖岸上匆匆而过的旅人眼里的淮阳。

静静的龙湖像温柔敦厚的母亲将小城淮阳拥怀入抱,坐在湖边,看接天荷叶映日荷花,观水鸭飞鸟惊叫,望落霞与孤骛齐飞,你心中最柔软的地方会被触动,会在这温柔的怀抱里迷失自我……心中流淌的是几千年历史的文化长河。

你听见龙湖的轻吟了吗?不知是冥冥中的造化,还是某种不为人知的玄妙,生于天水成纪的人祖伏羲与淮阳有着无法割舍的因缘,他穿越绵绵山脉,为宛丘而来,不仅建都称王于淮阳,而且安然而眠在秀丽的龙湖畔。是人祖的恩泽,让淮阳人杰地灵了,龙湖有魂了。到了淮阳,你所有关于人文、生命、精神之根的寻找会一下子释然。在若隐若现的历史深处,在历史与传说的迷雾中寻根:这难道不是一次难忘的历史之旅、生命之旅、精神之旅吗?

这就是我等你的地方,一个老城一湖碧水安享在阳光下,大人孩子在湖边漫步,看飞鸟浮鸭鱼跃,观垂柳碧蒲荷花;这里,人们用原始的虔诚簇拥着深邃、睿智的人祖,寻根问祖祈福,期望把过去和今天的梦延伸到更远更远的地方;这里有《山海经》里“人面的兽,九头的蛇,袋子似的帝江……”——造型古拙、怪诞,色彩艳丽的泥泥狗,有说不清的原始巫舞在吟唱……还有,两千年前欲在陈国大展宏图的孔子,朗朗书声曾响在湖畔四年之久,“陈蔡绝粮”的尴尬迫使弟子以龙湖里的蒲根充饥,但孔子不惧险恶抚琴吟唱的大家风范,成就了“君子固穷”的品格。

你听,“才高八斗”的淮阳王曹植拜谒人祖后深情吟诵《伏羲赞》……喜爱龙湖的陈州教授苏辙,在西柳湖筑台建亭,读书解忧,兄弟俩相互唱和,留下了关于《初到陈州》、《宛丘二咏》、《柳湖感物》的诗作,“宛丘先生长如丘,宛丘学舍小如舟”是其兄苏轼在淮阳留下的经典之作……

“妈妈,看,天气预报!”一个稚嫩的声音传来,只见近处的一条游船上,一小儿指着一朵盛开的荷花正提醒她年轻的妈妈。小儿稚声稚气地童声引来船上、岸边笑声一片。远处的游船上,一黑脸船工正忘我地和游客对歌,这黑脸大汉让我想起一位老人。他的家就在湖边,龙湖是他的天堂。小时候,他整天在湖里玩耍,夏天,他在水中竖蜻蜓、翻筋斗,打水仗;饿了,潜入荷叶下、蒲苇中踩藕芽、剥蒲芯。湖水冰封了,他在上面滑冰,有时还砸开冰捞鱼。而今,老人撑不了船了,但他要天天看看湖。他说,只要天天和湖在一起,心里就踏实,就舒坦。老人说他有个愿望,有生之年看着龙湖建设好,死后能撒着纸钱,吹着唢呐,绕龙湖转一圈,他就心满意足了。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不知怎么,这老人让我想起诗人艾青的诗。

一直在絮絮叨叨诉说我的龙湖,我的家园,我的朋友,你在谛听吗?有人说你在寻找扎向大地深处的文化之根、精神之髓,那么到了淮阳,你会不会有关于宛丘、龙湖的诗?

哦,我听到你的声音了,你说一个热爱文字的人不知道家园等于白痴,一个没有根的人长不大。你说,好好静下心来写有分量的属于你自己的文字,弘扬本土文化是要用一生完成的事,因为你已经踏上不归路,路漫漫其修远兮!

我懂了,我是要往深处扎根,是要把根文化融入血脉,因为我要长大!太阳贴着龙湖,夕阳红了湖水,月在远处的一片树梢上升了上来,你出发了吗?

你说,一个热爱家园的人值得尊敬,让我为你那生生不息的民俗文化叩拜吧!我正星夜兼程去拜会那诗经里的宛丘。

2008年8月

作 者 简 介

董素芝,女,河南淮阳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著有散文集《渐行渐远的思念》、《阳光来了》和伏羲文化专著《伟哉羲皇》。供职在河南省淮阳县委宣传部,淮阳县作家协会主席。散文作品《神兮归来》、《游弋在陈州的梦》、《阳光来了》、《逃离鲁迅》、《泉州路远》、《一位妇科医生的精神救赎》等百余篇作品先后在《莽原》、《散文百家》、《散文世界》、《散文诗》、《天津文学》、《阳光》、《文学报》等国家、省、市文学杂志及报纸副刊发表。其中,《东坡的眉山》、《游弋在陈州的梦》、《神兮归来》分别获得周口市第二届、第三届文学艺术优秀成果奖。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