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阮淮凤丨竹风摇窗影

 读在现场 2020-11-17

竹风摇窗影,梅雨润室香。

这么唯美的诗句,我曾经用来装点古诗词贫乏的门面,着实得来许多点赞。让我最喜欢的这诗句,不是来自名家却彰显出大手笔,是印刻在书桌一角并伴印着浅浅的竹枝梅朵行书字行。这张书桌已伴随我度过二十年来或白天或夜晚的时光,给予我极其广阔的读书、写作空间,与我一起适应着数次住所及工作变动的情怀。只因让我为之眼前一亮的这诗句,在九六年春天一个温暖的午后,而毫不犹豫的把书桌购置到家中。

细想一下,这种喜欢还另有原因,因自幼很喜欢竹子。记得童年时学习绘画,有天父亲不知从哪找来石印的《芥子园画谱》,让我临摹,其中介绍竹子画法的卷章吸引了我,竹的姿色、结构、疏密、浓淡、深浅,让我着迷。不到十岁的我像得到心爱的宝物一样,如饥似渴地描画,每每沉醉于翠竹叶间,快乐的感觉无以言表,这竹给我单调的童年生活带来了许多乐趣!

我的童年生活是随父亲在辽宁一个偏远山区部队度过的,那里没有竹子生长的踪影,只是听父亲说竹子是生长于热带、亚热带地区的一种常见植物,其品种繁多,起码二百种以上。七十年代底时东北气候还比较寒冷,没有谁能把竹子种活。现在全球气候变暖,辽宁的庭院也有竹子随风摇摇曳曳、温柔敦厚地身影了,那气势也应是有南方竹林的派头。没有见过实物的我,在内心世界无数次想像竹子婷婷袅袅的姿容,那么赋有神秘感的唯美植物到底什么模样呢?于是心中暗下决心,今生一定要与竹子相伴。从那时起,便开始关注和竹子有关的一些信息。后读名著《红楼梦》时,被描写林黛玉居处“有千百竿翠竹遮映。绕阶缘屋至前院,盘旋竹下而出”的句子深深陶醉,在这翠竹掩映的地方居住是多么惬意呀!每每此时美轮美奂的仙境便是飘飘欲仙来到眼前,更是助长我的爱竹之情。

随着年龄的增长,让我渐渐对竹子有了许多更深层次的了解。竹以文静,高风亮节,虚心进取,乐于奉献的美德而给人留下了完美的印象,它是画家笔下的宠物,诗人手中的爱物,常赞常美久负盛名。“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这千古流传的佳句,把竹子坚贞不屈的精神品质写得淋漓尽致。“君子当如竹”,做人应当具有竹子的品质,做有思想、抱负,有上进心的人,遇到困难,勇敢去面对、解决。“君子坦荡荡,小人悲戚戚”应常放心中,以君子之气度去原谅伤害你的人,用真诚之心去善待朋友。做真实、正直的人。

竹清淡高雅,不求虚名,不图华丽,心无杂念,甘于孤寂,不恋莽林,不慕山峰,居于自己的一片乐土中,茂密成一片属于自己的清新、雅致、淡泊的竹林天堂,竹的自然天情和独特品格给了我生活的启迪及生命的力量!

三年前秋天因一场突来的疾病,我不得不住院做手术治疗,病房的窗外刚好种植有一丛毛竹,竹枝随风摇曳,竹叶飒飒做响,竹影曼妙婆娑,这丛竹的存在给病痛中的我带来了坚强,伴我度过了这段难挨的日子。心里就有了个念想,在自家院子里种植一丛竹。于是和父亲说了我的想法,有机会帮忙找些竹子苗种在院子里。父亲说院子小邻家楼高影响生长,不一定能种活呢。父亲是最疼爱我的,特别是母亲病逝后,就他的话说心都在我身上,整天担心我生活过的不称心。在我再三要求下不知在哪找到了一株竹根移植到院子中。天气已是深秋,空气渐渐凉爽了,秋菊已盛开出“一丛浅淡一丛深”的热切,而我关注的竹子却不见发出新叶,不免多了几丝遗憾在心中。

第二年春天,在适合的时间,父亲带来了好几尊竹子根,还带了很多母土,足足有百十斤。父亲在院子里,精心的选址,挖坑,植根,封土,然后浇水,浇水不如说是灌水,在新植竹子根处灌了足足三大桶水。父亲看我好奇心重,便说植树时一定要把新种植的树根用水浇透才易成活。看着父亲消瘦的身体、容光焕发、神采飞扬,有声有色的讲述着植树的经验,怎么看都像一株瘦竹,从内向外透出一股精神气。父亲戎马一生,刚直一生,从东北到河南平原,走过大半个中国,别看他是文弱书生形象,却是性格耿直,事事坚持原则,虽然晚年清贫,却从未抱怨过什么,反而能在精打细算的生活中找到乐趣。特别是五年前父亲查出身体患重病而坚强与病魔抗争,当准备进手术室时,我拉着他的手哭泣的一溻糊涂,父亲却笑吟吟地劝慰我。父亲意志的坚强,精神境界的高度,给我和弟妹几个起到了榜样作用,让我们做晚辈的由衷敬佩与欣慰!

过了月余,我盼望的终于实现了。竹子发出嫩绿的尖尖的叶,让我着实惊呼一阵,用最夸张地神情让家里人都知道这件大喜事,却只有女儿随时应和于我。有如苏东坡的诗句“宁使食无肉,不可居无竹”,可想而知,竹子的品格有多高尚。竹子的落户让我的院落熠熠生辉,清新雅致。今年已是竹子生长第三年,更加茂盛,轻风吹来,摇曳生姿,浓郁相间,暗香浮动。等劳碌之余,闲暇无事,便拿本喜爱的书静坐于竹子旁的石桌边,竹叶轻轻拂面,宁静悠然,陶醉于墨香,好个惬意!竹像是一首无字的诗,竹像是一曲奇妙的歌。每当此时灵感便会在脑海中层层闪现,顺着竹子柔韧的枝条传递到心灵深处,让文字如幕如瀑般倾泻,将翠绿生灵融入我的诗行,勾勒出唯美的书卷。

是夜,月色散落于窗里窗外,灯光温柔如水,执书靠窗而卧,脑海里闪现出,竹在荒山野岭中成长,无论身处险境,峰岭沟壑,都以其坚忍不拔的毅力生存,日夜承受孤寂的时光,依然愉快地展现着自己顽强个性,任风霜雨雪敲打。而如今,在我院落中生发地这么的旺盛,让我感动,我感恩生命的顽强与博大,给我恒久的动力,以释我所经历过的母亲的病逝、人生的失意、友情的背离以及我的病痛、我的消瘦……许多灰暗的往事,在竹风窗影间,顿时明朗起来。

今生注定离不开竹子了,如同不能离开的生命般,我将更加热爱竹、欣赏竹、崇拜竹、赞美竹!

作 者 简 介

阮淮凤,女,笔名凤儿,供职于淮阳县委宣传部,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周口市作协会员。2008年开始学习写作,作品散见于报纸杂志,作品《来吧,花开》、《睡莲》、《红顶屋》等诗歌深受读者喜爱。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