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俞传美丨巫溪,一幅绝美的水墨画

 读在现场 2020-11-17


一:巫溪——一幅绝美的水墨画

巫溪城安详地睡在大宁河河床上,今夜,我温一壶月光,回到久别重逢的大宁河怀抱中,与清风明月对饮,我醉倒在母亲河里。 大宁河在巫溪的版土上潺潺着,在中国的国心处,汇成一幅绝美的水墨画。涓涓着古典而安静的自然美。


巫溪沐浴在大宁河这幅水墨画中,她古典韵致,就像一个大巴山深处的美丽女子,端庄地留在人们美好的记忆里。这个古典的美人儿,从春秋走来,却依然高贵、典雅、神秘……我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巫溪,我呼唤着你的名字,呼唤好久了,你深藏在大山深处,巫溪,我叫着你的名字,你比我想象的还要动人。我要紧紧拥抱你。

谁不说俺家乡好,故乡的山,故乡的水,巫溪的自然朴实深深打动着我,看,大宁河给她穿上蓝水晶的上衣,白色裙子,蓝水晶般的清泉荡涤着她的肌肤,凌廊飞渡象一只神鸟翱翔在大宁河怀中,黄角树百年长青诉说着巫溪青春永驻……多么灵动飘逸的画面,多么富有诗意的乐章。

 巫溪——这位神秘的女子,她的脸蛋模糊在象形文字里,我抚摸你柔软的肌肤,贪婪呼吸你自然朴实的气韵,你娇羞的身姿让我怦然心动,你终于等来了一个远方的女儿,愿意为你守望、与你一起入梦,跨越游子的孤独,踏过现代的喧嚣,我徜徉、流连在巫溪山水之间,穿行在巫溪的白昼与夜色里,痴迷于巫溪的每一棵树、每一朵花、每一片瓦,每一扇窗户、每一种颜色、每一个人、每一寸肌肤……


 

巫溪沐浴一幅水墨画中,波光粼粼着水的灵气,荡漾着巫溪人的梦:水是巫溪曼妙的裙带,桥是系在巫溪腰间的蝴蝶结,逍遥的亲人们是走动的风景。木质门的吱呀声落在大宁河中,会有春秋古韵的回音,阳光淡扫娥眉般次第被打开;次第开放的野花斑斓与灿烂,仿佛巫溪头上的方巾;水和石头无隙的亲热着,在光影效应里感受巫溪的静。岁月中飞翔的银灰色瓦鱼鳞般摆成美丽的雁阵,她是插在神秘巫溪头上特有头饰,屋檐与屋檐亲密相吻,素面朝天与岁月抗争,用自己的方式表达着巫溪人的沧桑与不屈。几千年的风风雨雨,这些前世的泥土行走在大宁河里,大宁河以包容和浪漫的心,成全了一代代巫溪人的梦。巫溪从灰尘满面到今天的靓丽迷人……


巫溪的主色像蓝水晶,蓝天掬一捧可以洗脸,她吸收大宁河的灵气,养育着巫溪儿女具有韧性,顽强,美得晶莹剔透,我母亲喜欢穿蓝水晶色衣服,我也喜欢。每一次回故乡,我都会买一件,证明我的根在巫溪, 蓝水晶衣服,具有多么神奇的力量,母爱的颜色,母爱的淡雅的气息。可以想象,这样的蓝水晶衣服穿到故乡的亲人们身上,徜徉在山水间,在亭台楼阁,在村村寨寨、在大宁河中跳跃着,点缀着,巫溪该焕发出怎样的古朴自然的生机。这样的蓝,与整个大宁河和谐成一体,添一分深则忧郁,减一点浅则直白。这样的蓝水晶衣服穿在游子的身上,就成了故乡的回忆。这样的蓝水晶,就是记忆里故乡的颜色。是母爱的颜色,恰如其分的蓝,是水墨画中的基调。这幅画的外沿大片山花的五颜六色,则起到了精妙的烘托,让一幅水墨巫溪版画增添了强烈的色彩对比,在古朴中多了几分热烈。


阴雨天,巫溪沐浴在浓得化不开乳白色的奶液里……我等了好久好久,你才慵懒地睁开眼睛,我看见翔于巫溪头顶上的鸥鸟的白;还有,那层层叠叠的瓦片的灰;朦胧中,那些高悬吊脚楼上的灯笼的红,让我浮想联翩:谁做了谁的新娘,谁做谁的新郎。谁是谁的初恋,谁和谁的爱情成为千古绝唱……这些色彩和故事妆饰着巫溪,斑斓着巫溪人的生活,让巫溪的美自然而丰满。


天放晴了,我行走在珍稀植物园,这里野生植物资源丰富,有10个植被型、47个群系、维管束植物189科748属1800余种,基本囊括了亚热带地区所有的植被型,是世界原生态腊梅故乡。国家一级保护植物珙桐、红豆杉等6种、二级保护植物30种、重点保护植物17种。为保护和利用好这些珍稀植物物种,植物园结合巫溪县马镇坝行政中心中轴线,以原有山体景观和植物多样性群落景观为背景,通过对境内珍稀植物实施科学的移栽保护,建设集游览观赏、科普教育、科学研究、园林艺术、产业开发于一体的珍稀物种保护植物园。那奇异的香、树上的鸟味儿、石缝中的树、还有石板路、茶馆飘香的茶、飘荡的鹅黄黄的柳丝、动中取静,静中有动。


人行在园中走,如在画中游,久了,会产生莫名的,有不知所措的恍然,似乎误入世外桃源,我让两行浊泪顺着风流,一些泪水也许就滴落进脚下的大宁河里。到底有什么委屈让我产生这样的情绪?这样的伤感是说不出来的,既然到了巫溪就再也忍不住了,或不想再忍耐,那就索性敞开了心扉吧,因为所有的情绪,让母亲河那水极快地带走了它们,还有什么大不了的呢?珍稀植物园是释放情绪、让人心境空明的地方。几位美女同学在水墨画里图腾,给水墨画里浓墨重彩盖上几枚友情图章,我们尽情地唱,尽情地跳,我们在园里吃美食,谈及初恋,讲着最隐秘的女人故事,我们把孙子放在我们腿上拍下祖孙情。


 

一群资深美女纵情山水,把生活的烦恼抛向风中,我们不知道自己是谁,我们只知道我们在故乡的怀抱中是幸福的。

二:舌尖上的乡愁

夜幕降临,大宁河边的临时餐馆热闹起来,灯花次第开放,岸上有个巫溪城,水中有个巫溪城,水边黄色的椅子次第摆开,像诸葛亮的八卦阵,热气腾腾的羊肉汤锅、鲜香味美的巫溪烤鱼,五香猪脚肉汤,麻辣烫火锅在舌尖上舞蹈,锅巴洋芋飘香,胡豆,麦子粑飘香,文朋诗友、同学聚会、恋人想拥,人们边吃边聊,几碟小菜,举一壶小酒,人们开怀畅饮,让味蕾尽情绽放。


酒逢知己千杯少,这时,我行走在八卦阵里,到处都是亲人,好像大家都在呼唤我的名字,这是一个可以完全打开自身的地方,在打开了这种形态的时候,其他的就都关闭了,你的烦躁,你的苦恼,你的忧伤,你的乡愁,你的红尘思绪,你的喧嚣中的躁动,都变得一片空白 ,这时巫溪的一位温情脉脉的母亲,敞开她的胸膛,用美食美酒喂养儿女们,味觉深处,便是故乡。这里是天堂,酒饱饭足后,闺蜜们相拥走过漫滩路、灯火阑珊处,狗、商铺、老城墙、桥、巫溪的月沧桑着,我心疼得流泪了……


偶尔举目看蓝天,白云深处有人家,灯花次第开放,灯火阑珊处,一座座雄浑的青山直刺蓝天,我会想到巫溪男人的雄性,想到故乡那句有志气的话:巫溪人,雄起……

在巫溪梦游了一番。待梦醒来,已满载着逍遥巫溪意境之美,丰获而归,真是幸事。沉醉在梦里,我呓语于梦境,我从大平原扑入巫溪的怀抱时,就已经把巫溪融入了自己的灵魂,也把自己的灵魂融入了巫溪。我感叹道:身在她的夜里,太容易让人生出幻觉,今夕是何年……

三:穿越时空,梦回春秋

我梦回在唐尧时期,在极盛一时的“巫咸国”,看到“一泉流白玉,万里走黄金”的胜景。看到盐泉从崖壁飞流而下,形成独特的瀑布景观,也是中国唯一的盐瀑。盐神庙见证着宁厂古镇在万山丛中的千年繁荣。走在盐马古道上,看见我的祖先——盐背子弯成90度古铜色的脊背,我听到他们的汗水砸在盐马古道上铿锵有声,我听到他们在唱:大宁厂/开盐行,/累坏了湖北小儿郎/,大昌街上开黑店/,油渣子被窝钻心寒/钟宝镇/瓦子坪/脚底打泡不能停/有钱的哥哥吃顿饭/无钱的哥哥抽袋烟。



相互间调侃打诨时唱:

叫声脚杆你莫趴

上坎就到凉风垭

老板娘子等着你

敞开胸怀在喂娃

不想吃她热馒头

你就慢慢往上爬

追寻他们的足迹

我看到挨打的小伙子……

我听到偷情的小伙子被骂:“你娃不省心,不打你不听,不是跑得快,盐丢几十斤。”我和盐马古道的先人们一起吃着盐背子饭,喝着活渣汤,唇齿留香,大宁河吟唱着幽幽的古曲,无言诉说春秋故事。梦中,我穿越时空,沐浴在巫文化里柔肠百结……

梦醒时分,我看到吊脚楼的长长的腿伸进大宁河里,我听到一曲山歌:小背篓晃悠悠/笑声中妈妈把我背下了吊脚楼/头一回幽幽深山中尝野果哟/头一回清清溪水边洗小手哟/头一回赶场逛了山里的大世界/头一回下到河滩里我看了赛龙舟/哟啊啊--哟啊啊/童年的岁月难忘妈妈的小背篓/小背篓圆溜溜……


我放佛回到青春年华,我爬上吊脚楼,淡瞰碧水映空流。故乡与我心灵对话,荡气回肠,举目凝望故乡月,游子热泪双流。凭栏远眺,情人眸闪昨盈羞;楼台栏处尽乡愁!我长跪不起,歌者,文化的传承者,历史的见证人,感谢他们。

三:游子的乡愁、乡音、乡情

大宁河咚咚作响演奏着人间仙乐,叫醒了我的耳朵,我追寻大宁河的源头,大宁河从巫溪城蜿蜒着,盘旋着、缠绕着,大宁河水清澈。天空变得透明,清新的空气让人神清气爽。悠闲的巫溪人们在岸边跳舞、散步,游泳的人成了江面的最美的点缀,划出一道道柔和的线条。竹躺椅的腿伸进水里,长条石吻着水,人们悠闲地或躺或坐,或有一句无一句地说着好听的乡音,老盐工摇着陈年的粽叶扇。盐泉与春秋故事在他心中流淌,我温一壶月光,慢慢地酌。一条狗毫无声息地卧在岸边。溪边,小船兀自漂流,野渡无人舟自横,孩子怡然自乐,我在这里突然想到了一个词:逍遥巫溪。乐和巫溪……

夜晚的岸上,屋子里透出的光都不太亮,细细的几道影线,将一些人影透视在黑暗里。猛然抬头的时候,原来自己坐的石凳旁躬着一座桥,黑黑地躺在阴影中。再看了,盐马古道的古铜色木桩如水蛇缠在山腰,我慢慢爬上去,恐高的我往下看吓出一身汗,人们形态各异地坐着,走着,躺着,像是不知怎么打发这无聊的时间。盐马古道上一位春秋长者长发飘飘,向我诉说着小城的古朴与沧桑,我侧耳倾听,我追着他给我讲故事,他却飘然而去……


我把脚伸进水里,水在我脚下潺潺,舔着脚底直痒痒,大宁河里漂来一只只小船,船上一对对男女,斜斜地歪着,一点点、一点点地漂大宁河深处,我流泪了,我想:时光带走了我的青春,带不走我对巫溪的思恋。我在呼唤,巫溪,时光不老,我们不散。

梦里,我常常被一种母爱的声音叫醒。美儿,快回来哟!美儿,快回来哟!你是巫溪的女儿,你迟早会回来的……一声两声,渐渐地,次第而起,那是一种什么声音呢?推开窗子时,泪流满面……

在异乡,难以听到的如此悦耳的声音。

这是母亲的声音,是春秋时代的声音。

推开窗子的一刹那,我看见巫溪的一双秀手蒙面,羞涩地移开,一张诱人的脸儿清灵地变得明亮起来。

我不想起床,睡在这样的巫溪摇篮里,你总是能够产生疑惑,时间是否进入了现代。还是梦回春秋……

 四:巫溪山水、别样的风情

巫溪的衣裙,吊脚楼,山歌,五字句而是其骨子、灵魂、气质,是那种梦境一样的东西。大宁河是淡淡的墨,只须轻轻一甩手,便有诗词从袖口溜出,撒欢着脚步,飘荡在石桥上,沉浮在河水中。夜晚的巫溪成了诗的魂,词的魄,在起起落落中蔓延催生,于是所有的故事浸泡在了这些或惆怅,或凄婉,或绝艳,或端丽的字字与句句中。文化和温情是巫溪的骨子,水是巫溪的凝魂,古朴是巫溪的气质。

梦境之中,巫溪摇身一变,一个温软缠绵的女人,孕育一个美丽的象形文字,她极温软,沐浴在文字里,进入一种仙境。象形文字在召唤我,我有了建设美丽巫溪的渴望和力量。

我久久伫立在大宁河岸边,水流动得缓慢,使我看不出它是从何处流来,又向何处流去……

仔细辩认的时候,也只是看到一些跳鱼儿群体性地流动。但这种流动是盲目的、自由的,它们往东去了一阵子,就会猛然折回头再往西去。一些弄潮儿光着脊背在水中捕鱼。撒到一大网鱼,人鱼同乐。鱼水同欢……

我问大宁河,水从哪来?她叮咚作响唱着歌走了不理我。


父亲的友人告诉我,在久远的过去,巫溪叫大宁古城,巫溪是四面环水的,进入巫溪的方式只能是行船。出去的方式必然也是行船。网状的水巷便成了巫溪的道路。道路是窄窄的,但通达、顺畅,再弯的水道也好走船,即使进出的船相遇,也并不是难办的事情。眼看就碰擦住了,却在缝隙间轻轻而过,各奔前程。我想起威利斯这个水上城市和威利斯的小艇,多美……

我不觉沉吟:

巫溪江水蓝幽幽

两岸人家散若舟

是夜屯溪岸上梦

断肠思乡似扬州

五:巫溪水韵

看啊!桥如虹卧在江面上,“桥如虹,水如空,一叶飘然烟雨中”,“拈棹舞,拥蓑眠,不作天仙作水仙”,这是古人对渔船的讴歌和向往。而今,我们也禁不住它的诱惑了。


登上小舟,摇橹划桨,体验渔家之乐。峡谷幽幽里,找一片山青水秀的净土,一头扎进山野林泉间,在大自然中放松自己,让绿色驱散心头的忧愁和烦恼,让快乐相伴左右。行走在清幽的峡谷深处,绿色扑面而来,花香扑鼻而至,空气特别新鲜、芬芳,让人赏心悦目、爽朗陶醉坐在竹筏上,江上清风,泠然而来,凭眩远眺,明月山水,帧帧丹青,联翩而至,令人目不暇接。仰靠船舱、闭目养神,身心俱随船体轻摇,飘然悠悠,如登太虚之境,胸中了无世情;竹筏底流水潺湲,汩汩有声,如琴如筝,至于在舱内围桌把盏,品茗谈笑,更是其乐融融,没有比这更美的氛围了。

远处, 瀑布从对面山崖中的一个山洞倾泻而出,呈扇形展开,倾泻而下,一路高歌猛进,坠入崖下的深潭,声如洪雷,响彻山谷,恰似一名奔放豪迈的巫溪汉子。像是巫溪男子禁锢了数千年的男人在呐喊,而我以为“情到浓时可破山”,他们打破世俗对爱情义无反顾的追求,哪怕拼尽生命的最后,纵使被摔的粉身碎骨也在所不惜。

更有温柔多情的“柔弱”在风中轻诉,流下了感动的眼泪。她如“养在深山人未识”的小女子一般,自山顶飘落而下,倾诉着一身的温柔。泉水自崖顶飞落时,被那凸凹嶙峋的岩石撕扯成无数细小如帘的水珠,飘飘洒洒,好似丝丝琴弦垂挂九天,自天际漫舞而下,微风吹来,琴弦拂动,好似在演绎一段似水柔情般的爱情故事……

真应该感谢第一个提出建造巫溪水道的人,这水道建得如此科学而且坚固。让后人享用了一代又一代,竟然不知他的姓名。我对故乡和祖先充满尊崇和敬畏,叩问,难道他是远古祖先巫巴人?或者也是一个巫姓的人物?


 六:巫溪游子的希冀

 巫溪沐浴在文字的水墨画里,文化味很浓,除巫溪本土的作家以外,还有那些走进巫溪的名人所留下的秀美的巫溪梦,那些用文字记载巫溪美的文人墨客,感激他们,比如流着泪不想离开巫溪的游子们,像我,母亲没了,就等于塌了天,世界一下子变得一片昏暗,但是故乡具有巨大的魔力,在故乡的怀抱里我不孤独。我用文字记载着她的美, 我少女时代与巫溪朝夕相处,感谢父老乡亲们在努力改变着巫溪,巫溪也在改变着他们的人生。让巫溪这个美人变得精致、干净、整洁、漂亮、我作为巫溪的女儿,是一个文学婴儿,在回家的文字里走得歪歪扭扭的,我知道,每一个游子都是故乡的一张名片,我出了努力写我的故乡,别无选择。我期待故乡的文学老师和我这个游子惺惺惜惺惺,共同进步!

七:新长征路上的巫溪

忆往昔,太爷爷愁眉苦脸唱着“冬吃洋芋春吃渣,一年四季没钱花,空守青山无片瓦,村里光棍一大把。”这首民谣是曾经的多年前故乡生活的真实的写照。如今,产业扶贫的春风吹遍巫溪大地,红色旅游走进了巫溪大地,脱贫攻坚的攻坚战已经打响。


蜀道难‘难于上青天’,“当年,红军长征穿越崇山峻岭,在此播下革命的火种。父老乡亲们战胜重重困难,“让贫困户们化被动为主动,让精神扶贫助推巫溪完成脱贫攻坚的新长征。”县委书记唐德祥说。如今,巫溪除了秀美山色,还有生意红火的农家乐。随着旅游事业的发展,来这儿听红军故事、看革命遗址的游客越来越多,借着红色旅游的东风,农家乐是巫溪县依托红色文化打造的又一旅特色……

八千里路云和月。在巫溪这片见证了红军长征的红色热土上,新一代巫溪人将弘扬红军精神,以贫困村为“主战场”、贫困户为“主攻对象”,不畏艰难,昂首走在新的长征路上!

一代又一代的巫溪人发愤图强,在重庆大地上画出一个巨大的惊叹号!使一个普通的巫溪变得神采飞扬。


八:腾飞的巫溪

 再回首,我无限眷恋地望着大宁河,她潺潺着,涓涓着,我听到天籁之音,玉润珠圆,展现故乡之大美

一叶竹排漂过来

绿水滴波荡春开

天上白云悠然哉

清山翠浮台

袅袅炊烟锁雾寨

稻香满田随风摆

门前桂花朵朵开

已是醉心怀

谁家的阿妹多情啊

唱山歌咧

这边唱来那边和

阿哥笑颜开

有朋远方来

多谢了

多谢四方众乡亲

我今没有好茶饭咯喂

只有山歌敬亲人

敬亲人

袅袅炊烟锁雾寨

稻香满田随风摆

门前桂花朵朵开

已是醉心怀

谁家的阿妹多情啊

唱山歌咧

这边唱来那边和

阿哥笑颜开

有朋远方来

多谢了

多谢四方众乡亲

我今没有好茶饭咯喂

只有山歌敬亲人

敬亲人

多谢了

多谢四方众乡亲

我今没有好茶饭咯喂

只有山歌敬亲人,敬亲人,歌来源于故乡的山水,故乡的怀抱,故乡本来就是一首歌,大宁河亘古未变地演唱不老的情歌,饮水思源,我用生命去写我的故乡……

 我惊喜看到巫溪人民在攻坚扶贫的道路上走出了辉煌,更加惊喜地看见大宁河母亲正举起画笔挥毫泼墨,巫溪将变成一幅绝美的水墨画!

作 者 简 介

俞传美,笔名“小金鱼”,祖籍重庆巫溪县,现居河南项城,教师。著有散文集《温一壶月光》、《另一种方式的花开》、《小学生美文集》中国散文学会会员,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人民日报》、《北京文学》、《安徽文学》、《散文选刊·下半月》(原创版)、《教师报》、《河南教育》等发表文章多篇,获2009“安徽文学”奖,作品入选《2008我最喜欢的散文》。散文散见于《《郑州日报》《中国职工教育》《人民教育》《中国散文家》《北京日报》《中学生优秀作文教学》《当代教育》《辽宁青年》《中国教育报》《中直党建》《《教师博览》《中国校园文学》《思维与智慧》《风流一代》等。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