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孙 燕丨在路上

 读在现场 2020-11-17

平时,出门向西,先后经过机关幼儿园、德馨小学分校、萃英中学,那些建筑物虽然并不高大,也没有什么特别之处,但每次经过这里,心里还是会油然地升起一种恭敬端肃之情,这其中既有对知识殿堂的敬畏,也有对莘莘学子的羡慕之情。此时他们正是青葱少年,有大把的时间可以读书、学习,也有大把的时间可以塑造未来。而我却只能在梦中重回校园,每次都是看着试卷上的题目呆若木鸡,然后从梦中惊醒。无数次幻想,如果能重新回到童年,如果能重新回到学校接受知识的甘霖和学问的浸润,该有多好。可是岁月无法重来,我只有在路上,继续前行。

左拐,出现在眼前的是一条宽敞笔直的大路。数不清的工厂企业掩映在道路两旁的绿树之中,似一只只居高临下的眼睛,冷冷地打量着这个世界。多年前,这儿曾经是一片肥沃的农田。我也曾经在这里挥洒过汗水。刨麦茬的时候,风也会赶来凑热闹,把尘土在人的身后扬成一条黄线。不知是在哪块地里,我错把豆苗当成青草锄了出来,连忙趁大人不注意将豆苗扔出去老远……那些庄稼在这片土地上生长了很多年,它们应该才是这片土地的主人。可是现在,那些由钢筋混凝土和水泥组成的建筑物却后来居上,心安理得地霸占了庄稼们的乐园,各种各样的车辆也在这条路上飞驰碾压,丝毫不担心惊醒地底下那些种子们的美梦。

周末,出门向东,经过二十八中、德馨小学,在道路的尽头就是图书馆和新华书店。每次走在路上,都会觉得透不过气来。不知是天太热的缘故还是别的什么原因。在这条不算长的道路上,密密麻麻地分布着各种辅导班、特长班,各种极端煽情的广告语也会毫无商量余地地闯入人的眼帘,没来由地就会让人心里蠢蠢欲动,如姜太公等待的那条鱼,心甘情愿地上钩。可是心里依然惴惴不安,总是恨时间太短,票子太少,害怕自己的宝贝错过最美的风景。奇怪的是,双脚一踏进图书馆或书店,心就会立刻沉静下来,仿佛久行的骆驼找到了沙漠中的绿洲,浑身上下都透着清爽和松快。也只有在这里,人们才能褪去浮华的外衣,从容不迫地接受知识的洗礼。阅览室和借书室里都静悄悄地,人们神情专注,表情轻松,似乎开始了一场奇妙的历史之旅。书店里的地上也坐满了人,小朋友们津津有味地翻看着自己感兴趣的文字,稚气未脱的脸上洋溢着一层神圣的理想之光。

每次借到心仪的书,我的心里都会有一种占到大便宜的感觉。小时候,家里买不起书,我所有的课外时间几乎都是在邻居院里那棵树下度过的。每次拿到一本新书,我就会迫不及待地坐下来,一口气从头读到尾。在书里,我知道了夸父追日、精卫填海,也知道了嫦娥奔月、萧何月下追韩信。一本本书,在我眼前展开了一幅神奇的历史画卷,不管捧起哪一朵浪花,都能感受到一种直达心灵的美。现在,我再也不用担心天黑前看不完一本书而一目十行的浏览,也不必为急着还书而通宵达旦地阅读。我可以从从容容地做自己喜欢做的事,看自己喜欢看的书,真好。

从家到单位,看春光,看秋雨,看光阴一寸寸慢慢成长;从家到“书房”,看清风,看明月,看幸福在指尖一寸寸流淌。

作 者 简 介

孙燕,笔名子浛,山东省诗词学会会员,青岛市作家协会会员,城阳诗词学会副秘书长,城阳作协理事,中国诗歌学会会员,自媒体《行参菩提》签约作家。作品发表于《时代文学》、《山东文学》、《齐鲁文学》、《燕山》、《青岛文学》、《中华诗词》、《执手文学》、《高尔山》等。散文《难忘旧日时光》曾获2010年全国“我的暑假”征文比赛二等奖,散文《回家》获首届《行参菩提》散文奖,散文《最爱秋天》获《时花文学》征文二等奖。作品入选《2016齐鲁文学作品精选》、《2016年山东诗歌年鉴》、《新世纪华文作家文集》、《优秀作家作品精选》、《盛京文学》、《实力派作家文选》、《当代优秀诗人作品选》等。





投稿信箱:289341034@qq.com

版权联系:jgy328(微信)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