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鲁向辉丨稿费,1.5元

 读在现场 2020-11-17

班车上,我手机的提示音响了,“红包来了”,声音好轻柔好诱惑,这是上高中的女儿给我的手机设置的抢红包提示音,我的手机速度慢,老抢不住红包,这样就可以尽早地知道有红包来了。邻座的同事说,赶紧抢啊,我打开手机,是一家网络媒体编辑给我发的稿费,同事激动地说,好事呀,要请客呀,拆开红包,她却傻眼了:“啊,怎么只有1.5元?不会吧,这么少啊。”当她得知这是我几篇散文的稿费时,懒散地说了句,别写了,太累了,也不值过,你这是最廉价的劳动,我淡淡地苦笑着,并没有回应。

写文章确实是累,特别是对于像我这样业余的作者。平常都在忙自己的工作,有空了,有素材了,就想着写出来吧。文字功底也薄,一篇散文,别看千字左右,从开始有想法,构思,打字,修改,再润色,到最后出炉,都得好几个小时,有时,实在没空了,得断断续续好几天才写完。手腕肩膀累得酸痛,还有就是大脑,被抽空的感觉。每当一篇文章完成,伴着轻松的音乐,自己再从头读一遍后,大脑是空洞的,心情却是愉悦的,好像是完成了自己给自己下达的必须完成的任务一样。

这种感觉是充实的,更是幸福的。对于自己,是记录往事的回忆和感悟,一旦想写出来,就冲动的不能自己,就一定要把她呈现在出来。空闲时,想看时,再翻出来品读。一幕幕就又浮现在眼前、脑海,有时惬意有时悲伤,那又怎样,这就是我,这就是我曾经的生活,这也是我对生活的致敬。

我是个脆弱的忧伤的男人,有时,是一边流着泪,一边写,痛处时,忍不住就哭了,等止住泪,忍着哭,还得接着写,是自己动情了,是自己感动了,然而,还触到了谁的内心和情感呢?

原来的工厂倒闭后,为了生计去内蒙打工了大半年,回来后,整理了一篇《纳林河也有眼泪》。一位曾经共事的湖北工友看到后,打来电话,明显是喝了酒了,说着说着,就哭了,互相倾诉着一起度过的艰难岁月,说,等夏天来了,还去内蒙吧,一起去看看纳林河,我应允着,眼泪也滑落了出来。

我从网上偶然看到台湾作家龙应台的《目送》,怦然心动,也写了一篇《目送》。同事看到了,说,让她想起她的父亲送她上学的往事,从幼儿园一直到大学,现在她自己也做了母亲,送孩子上学时,时常想到我的文章,更加感恩父亲了,也更关爱孩子。动情处,她的眼圈红了,湿润了……我的高中同学也和我聊,当得知我只看过龙应台的这篇文章后,就马上给我网购了龙应台的人生三书《孩子,你慢慢来》、《亲爱的安德列》、《目送》。我激动的直说谢谢,同学说,该谢谢的是你。

《三十年同学会》是我用心组织的同学会后写的,远在南方的同学有事没有过来,看到后,发来信息,说明年还组织吧,一定参加,好想回到同学们中间去,好想重温一下那份纯真的难忘的同学友情……

农村老家的大嫂说,我写的她都看了,感觉虽然好久不相聚,但亲情一直心里在身边……

稿费有没有,是多是少,这对我又有多少意义?我对自己说。

作 者 简 介

鲁向辉,男,1971年8月9日出生,河南省平顶山市人,大专学历,爱好写作,多次被评为单位优秀通讯员。





投稿信箱:289341034@qq.com

版权联系:jgy328(微信)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