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第四届行参菩提散文奖参赛作品】茶味与乡愁/程庆昌

 读在现场 2020-11-17

乡愁是一碗水,乡愁是一碗茶,是一壶茶。

之前,乡下人家少不了茶壶。多为陶制,大肚,未必好看,却很实用。只有殷实之家,才有那种青瓷茶壶。茶壶,似乎也成了身份的一种象征。

对于绝大多数人而言,茶壶事小,壶中的茶,才是重点。

尤其夏天,一壶凉茶,解渴,也解暑。累了,渴了,一碗凉茶下肚,清凉透心,茶香就在身体里四处乱钻。没有热水瓶的时候,冬天为了给茶壶保温,冒出不少民间智慧。

记得最深的,就是老屋场大奶奶家的茶壶。

大爹家是整个生产队里的富裕户,日子过得随心,说话做事自然有气派。生产队里开会,很多时候都在他家。人来人往,大奶奶家的茶壶不是一般的大,能装小半桶水,而且做了茶壶架子。木工匠人脑筋好,做了个吊斗,专门放茶壶,两边有轴,倒茶的时候,只需要一手扶住茶壶顶,轻轻一扳,茶壶就倾斜过来,一手拿碗,壶嘴里流出的茶水,片刻功夫就是一碗。到了冬天,大奶奶会用一些旧絮、旧袄塞满吊斗,包住茶壶,一壶茶,从早到晚,都不会凉。

都说大奶奶家的茶壶好,大奶奶瘪着嘴笑,为生产队贴了多少茶水费,恐怕数她最清楚。

小毛孩对吃茶没兴趣,更不关心大人们围坐在一起说这到那,好奇的是架子上的大茶壶,一心想去摸一把,又怕大爹爹做脸色,不少时候,远远望着,看着壶嘴里倒出茶水,咕嘟咕嘟响。

最早关于茶的印象,恐怕就是大奶奶家的这个大茶壶。当然,也少不了家里黑不溜秋小茶壶。

茶壶的用处就是泡茶,没有茶,这茶壶可能就要成为几不像。也就从这个时候起,茶与乡村、人家,一点一点烙在身体里,只是没有太在意,不知道一个不起眼的茶壶一样蕴含了万千韵味。

日子好了,不再使用茶壶了,家家都有热水瓶。大奶奶家的大茶壶,连同茶壶架子,一块移走了。大爹家的堂厅里换了条台,摆几把热水瓶,更气派。责任制了,生产队上的会,少了很多,左右邻居坐到一起聊聊闲事,茶不能少。一家茶有一家味道,自家留的茶,越喝越有味。

大抵这就是人家的味道、村庄的味道,就是四围这片乡土的味道。

茶是山里人家一宗出产,居家过日子必不可少。都说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少说一些,就是柴米油盐茶。光有柴米油盐,似乎日子少了一些滋味。大概这也是家家都要在田边地角要种些茶树的根由。试想,有客上门,连一碗茶水都没有,这岂是待客之道!

在村庄里长大,山色茶烟,早就洇散在身体里,跟春天的花香、秋天的果香一样自然。每年茶芽萌发,多少人内心跟着一起律动。一片乡土就这样沐着春雨春风,在心海里晃呀晃。

这样的日子,要是能定格就好。可惜,风起风落,蒲公英四处飘散,很多人也如同蒲公英的种子,飞向四面八方。熟悉的村庄、熟悉的背影、熟悉的乡村味道,也只能在远方驻足远眺时,慢慢回味,慢慢重温。

茶,不自觉成为一种媒介,链接起过去和现在、故乡和他乡。比起酒的浓烈、九曲回肠,茶的香幽、醇和,更入心,更能勾起内心里积淀的点点滴滴。

泡一壶老家的茶,总是会在茶香袅娜的时候,眼前展现一片稔熟的画面,连同自己小时候的样子。看着这幅画,看着这样的小人儿,想问时间去了哪儿,又无法开口。时间如风,世事如沙,风吹沙走,攥紧的手心里,会是什么?

很多人都惶然,似乎找不到答案。

似乎答案就在年年的茶烟日影里。

在城市的一角,离开家乡的几个人,围坐在一起,泡上一壶来自老家的茶,喝着喝着,都不说话。是不是闲谈中的老家,又在身体的某个旮旯洇散出许些说不出的味道?是不是熟悉的人和事,又在心坎里浮浮沉沉,勾兑出不一般的意蕴来?

江北江南,产茶的地方很多,每一宗茶都蕴涵了一个地方的风味。从《茶经》里走出的茶,虽说早已落满尘沙,依然是生长于土地里的人间味道之一,是很多人无法割舍的乡味。

随便数一数,西湖龙井、黄山毛峰、君山银针、六安瓜片、碧螺春、铁观音……哪一样不叫人心仪不已。随便分分颜色,红、绿、黄、白、青、黑……缤纷的茶,构成一个世界!香气氤氲,色泽纷呈,口舌生津,颊齿留香,或浓或淡的茶汤,涵纳人生色彩。

人在草木间,乡土至味。走到哪,都会在心底漫散。

譬如梅家坞的老少,独爱自家炒的龙井,太湖东山西山的住民,难舍一盏明前的碧螺春。这么多年了,老家的明前茶、雨前茶,都是我的至爱。正所谓香茶一盏,故园春深。

有多少人会是这样?

这是来自心中这片乡土的味道,更是来自指尖的味道。这种韵味,已经深入骨髓,走到哪,都会记忆犹新。

这也是每个人心中不会淡去的那份乡愁。乡愁是一碗水,乡愁亦是一壶茶,茶里有个品味不尽的家乡!

作 者 简 介

程庆昌,籍贯安徽太湖,出生于1969年8月,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江苏省作家协会第30期(江苏文学院第2期)作家研讨班学员。作品发表于多种报章杂志,入选多种选集。散文《一个人心中一座城》获2014年苏州市“中国梦,我心中的梦”征文二等奖(一等奖空缺);《苏州赋》获2018年“文脉江苏·江苏城市赋”征文一等奖;散文《云水禅心》获2018年第二届“禅源太湖旅游区”征文比赛一等奖。出版散文集《家在苏州》(与李建荣合著)、纪实文学《乡村匠人》、长篇小说《北桐星火》(与李登求合著)。《乡村匠人》系苏州市作协2017年重点作家创作扶持作品,获得2020年江苏省优秀报告文学奖。革命历史题材长篇小说《北桐星火》入选2019年安庆市长篇精品工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