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这次疫情,我的一点点思考

 新经销 2020-11-18

大前研一在《低欲望社会》这本书里,提到日本在失去的十年里的几个现象,国家经济停滞不前,很多日本的政客束手无策。

政府的各种经济刺激政策,大规模投入基建,最后都已经把连鸽子都飞不过的沿海公路修理地宽敞干净,但是经济仍然无法大规模增长,甚至直升机撒钱,在银行负利率的情况下,人民的储蓄不降反而增长。

一方面有能力消费的老年人,手里握着大量的存款,怕生病,不敢消费;一方面90年代出生的日本男性,因为稳定的经济和社会环境,没有奋斗的欲望,没有改变命运的动力,生活朴素,不花钱,不社交,不结婚,30岁就开始为养老而考虑储蓄。

活动半径不超5公里,社交半径不离高中同学,购物半径不离永旺购物中心。男性被称之为草食男,日本经济陷入到了一个死循环。

最后大前研一在书中提到了问题的核心—日本人对未来失去信心。

回到疫情话题,国家公布了一季度的国内消费,较去年同期下滑6.8%,但是我们看到的是,在不确定性面前,人们没有报复性消费,反而在报复性存款,一季度人民币存款共增加了8.07万亿,这和日本失去的十年的经济特征非常相似。

我们这一代80后出生的年轻人,其实是没有经历过经济周期的,不知道市场周期波动和下滑,会对我们个体带来怎样的影响。在享受国家近40年高速增长的红利的同时,很多95前的80、90后,多数都已经结婚生子,加上父母年迈,大多数人都背负着非常高的房贷和车贷还有教育医疗压力。

高负债和高支出情况下,一旦遇到不确定性周期,这一代人事实上是承受不了收入不稳定带来的波动性。

很多95后,在没有社会判断力的情况下,被各种金融机构忽悠,为了购买新潮的电子产品,时尚的服装、游戏点卡等消费品而去大量的借贷,在工作不稳定的情况下,却背负了一身的债务。疫情一来,让这些问题纷纷提前爆发。

老百姓因为疫情带来对未来的巨大的不确定性,充满焦虑,不敢消费,有收入的先存款,这就导致经济被动的陷入到了一种通缩的状态,而且这种状态并非是通过释放流动性就可以解决的。

1.出于安全考虑,能少去外面吃饭,就尽量少去。

2.工作层面,能在线上沟通,尽量不出门,连买衣服的钱都省了。

3.女孩子不用天天出门,化妆品也少用了很多。

4.孩子因为不能上各种特长班,各种补习费用也少了。

5.一些人担心失业房贷还不上,手里有钱不敢乱花。

6.手里有闲钱计划拿来投资,一看行情波动这么大,先存到银行等经济稳定。

7. 做生意的老板,发现钱越来越难赚,能不招聘就不招聘,能不更新设备就尽量不更新设备。


对很多企业来说,这次疫情的影响其实是非常深远的,很多行业如旅游、酒店、餐饮、娱乐行业的影响非常巨大,国外也会因为疫情导致大量的消费萎缩,牛鞭效应会导致供应链的上游也会受到波及。

很多企业老板判断,疫情过去,经济很快就会恢复,于是没有裁员或者收缩业务,而是坚持保持了现状,但是今天看:可能要重新看待在疫情常态化的情况下,经济和应对的措施。

1. 重新思考疫情期间到之后的较长周期内,自己所在行业和产业的影响。

2. 优先考虑的是减少投资,降低投资的风险系数。

3. 疫情期间,控制一切的支出和费用,保持现金流的持续性。

4. 适当的裁员,将平时可有可无的人,尽量都裁掉。

5. 关注上下游客户的经营状态,应收和应付,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应对。

6. 适当寻找一些新业务的机会,以前不愿意捡的钢镚都要考虑。

7. 在现有稳定的生意里,看看还有多少可以挖掘的增量机会。

8. 关注国家各种政策,针对本企业的税收和社保减免,积极争取。

9. 鼓励内部创新、创业,有新的机会和敢于冒险的人才,要适当给予鼓励和支持。

10. 冷静客观的“捡漏”,不是什么生意,你都能接得住。


当然,这是悲观的一面,我们也应该看到,国家也在积极的应对,除了出台各种政策和法规,减免中小企业税负的同时,大力投资基建,特别是新基建,很多地方政府也在积极向老百姓发放现金券,刺激老百姓消费。这都是好的方式。

我想用一个更长的周期,来看待国家提出的新基建影响。

中国近些年的快速增长,其实是离不开2008年为了刺激经济而投入的大量的基建设施。当时像高铁高速这样的项目纷纷上马,这类的项目,在短时间内国家很难看到巨大的收益,可是高铁、高速、4G这样的基础设施,大大的降低了整个社会的信息和能量的交换成本。

社会是一个有机体,信息和能量交换的速度,本质上就是代步了整个有机体的活跃程度。

这虽然没有让每个老百姓直接受益,但我们要看到,我们今天的生活,几乎方方面面都受到了当年新修建的基础设施的影响,你看到的微信文章,点餐外卖,天猫购物。我们出门拿起手机打开滴滴,乘坐高铁,没有一处不受到新基建带来的便利与好处。

这次疫情改变了人们的思维和生活习惯,在线教育,远程办公,在线购物娱乐等新消费需求都喷涌而出,这让国家更加重视对5G的投入和支持。将会进一步加快对大数据,IOT,人工智能等领域投资和发展。

对我们个人和企业来说,要尽快的把生意搬到新的基础设施之上,这种新老的对比,不要看规模的大与小。而是要看到,新的基础设施是更高的维度,更有利的竞争手段,更强大的生态位。

疫情对于我们每个企业来说,都是遭遇了一次非连续性,疫情不能够改变什么,但是会加速,强者恒强。能够活下来的,一定是更有竞争力,更能够适应环境,更高级的物种。

作者:赵波 | 新经销创始人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