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早读#162《当尼采哭泣》

 小一大书悦读会 2020-11-18
世界是一本书,共享阅读之乐
今天是小一大书建群的第442天

编辑按:孤独不是在山上而是在街上,不在一个人里面而在许多人中间。周三黄色能量日,悦读者乔永乐通过《当你猜哭泣》为你送上满满的能量。

#早读#162期 20160713 周三《当尼采哭泣》

“我们每个人都必须去走我们自己的道路。”

“孤独只存在于孤独之中,一旦分担,它就蒸发了。”

“活着的时候就去追求人生!如果人在实现了他的生命之后死去,死亡就丧失了它的可怕!如果一个人生不逢时,那他就永远不会死得其所。”

“我一直梦想着一种友情,其中的两个人结合起来,去达到某种更高层次的理想。而此地、此时,它来临了!你跟我完全就是以这样一种方式来结合!我们参与了彼此的自我超越。我是你的朋友,你是我的,我们——是——朋友。”

“要完全与另一个人发生关联,人必须先跟自己发生关联。如果我们不能拥抱我们自身的孤独,我们只是利用他人作为对抗孤立的一面挡箭牌而已。只有当人可以活得像只老鹰——不需要任何观众——才可能爱慕地转向另一个人;只有在那个时候,一个人才能够去关心另一个存在的增长。因此,如果人不能放弃一桩婚姻,那么这桩婚姻就注定要失败。我只是想,一种理想的婚姻、亲密关系,仅存在于当它对某人的生存不是必要的时候。”

本书是美国存在主义心理治疗大师欧文·亚隆医生的心理推理小说。作者集合1882年真实存在的历史人物,巧妙地将维也纳著名医生约瑟夫·布雷尔的精神痛苦、尼采的绝望、对安娜·欧的精神治疗、路·莎乐美、弗洛伊德与布雷尔的关系、处于酝酿阶段的心理治疗等真实因素融合,虚构出一段布雷尔(医生角色)与尼采(病人角色)的谈话治疗之旅。

家庭幸福美满,有着美丽贤惠妻子与可爱儿女的布雷尔医生为何毫不快乐,并陷入对治疗对象的幻想而不能自拔?尼采为何沉溺孤独至作茧自缚,冷酷屏蔽一切人间温情?“医生”和“病人”到底是谁“治疗”了谁?小说内容扣人心弦,看似山穷水尽处却又峰回路转,最终以出人意料的方式实现了主人公两人对各自人生困境的超越。

小说主题涵盖“中年危机、女性意识、婚姻问题、操纵与索求、情绪勒索、自我探索”等现实话题,从哲学和心理学角度对“存在”进行探索。书中贯穿欧文·亚隆医生对人生终极关怀——死亡、自由(包括意志的选择和因自由而来的责任)、孤独、人生意义(或无意义)的思考和探讨。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