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个印度妓女,叫春军,她留给后人一辆小泥车

 碧海真空月如水 2020-11-18

很多朋友对印度文化特别的感兴趣,今天从《小泥车》展开,聊一聊印度妓女的今生前世,我说的这些,绝对超乎你的想象。

在古典时代,梵语戏剧名篇《小泥车》就提到过一代名妓春军,这是一个富有、豪气的女人。有点像中国的杜十娘。

故事的情节那是相当的脑洞大开!

先科普一下,在古印度,妓女地位一点都不低,尤其是名妓,相当于一线明星!

春军敢爱敢恨,爱上了穷婆罗门商人善施,拒绝了权倾朝野的国舅。在春军的努力下,与善施结成姻缘,用自己身上的全部首饰,给善施的小儿子,买了一辆小金车。后来,春军被国舅掐死。正好曾被春军救过的按摩匠,展示了非常高的专业技术,将她救活。国舅觉得自己的面子被一个妓女践踏,诬告春军,春军被判了斩刑。按摩匠与春军赶到刑场,将他救下。牧人阿哩耶迦起义成功,建立了新王朝,善施被封官,与春军结为正式夫妻。

《小泥车》取材于印度传说,如果你接触过印度文化,你会发现一个很扯的事情,印度人往往把故事推崇到一个非常高的位置。而且故事的作者是谁?往往有争议,特神秘,后人非常喜欢往故事里添砂子。而且特别的虐!剧本《序幕》中三首诗的介绍,作家是个国王,活了100岁零10天。用跳进火堆自焚结束生命,诠释生得光明,死得圣洁。

给我的感觉,就是用变态的奇葩说,掩盖政权要依靠暴力更迭。

这种类似的文化内容,在印度的传统中,非常的多,我个人认为,就是某些别有用心的人,给傻子洗脑,为成功者开脱。

说归说,做归做!

印度古人对妓女这个行业,还是特别宽容的!

翻开最古老的吠陀文献《梨俱吠陀》!我们会发现一个特别的词,“妓女”!这本书是这样解读的,“有妇之夫的秘密爱人”。

在印度,这个词并非贬义词,原因很残酷,从公元前16世纪开始,在印度,女人能够养活自己的职业并不多。

妓女作为一个非常古老的职业,可以追溯到3000多年前的吠陀时期。如果你有兴趣,翻开印度历史文献,至少婆罗门教认可妓女这个职业的。

甚至在印度的佛教文化中,妓女也是一个值得尊重的职业。

这是印度文化特有的内涵!印度人一生有三个知识点!

第一是法!可以解释为正法道德。

第二是利!可以解释为物质利益。

第三是欲!可以解释为爱欲缠绵。

因为在印度人的修行中不可或缺,印度人的传统,就是跳出法、利、欲,才能得以解脱。

在国家层面,妓女行业是一个支柱性产业,可以创造大量的税收。印度社会中的高级妓女,讲究色艺。属于高收入人群,为国家提供高税收。

在近代,一代名妓“月容夫人”,有着极强的政治影响力,她兴办学校,推广教育,本人就是十九世纪初时最杰出的女性诗人。在海得拉巴,美国领事馆为她修建了纪念馆。

可是,这些都是我们可以理解的。

还有我们觉得奇葩的!

妓女的地位因为神女的出现,走向了一个印度特有的拐点!

印度教讲究祭祀神圣!

他们是神的代言人,解释一切!

婆罗门教发展到了晚期,信徒希望能直接向神祈祷,为了适应这种社会需求,出现了寺庙和神像。

工匠们按照自己的理解,创造了神灵的形象。祭祀者觉得神也需要休息和饮食。因此烧凝神香希望能够让神像更好的休息,供奉食物,希望神能够享受美味。

这都不是事!

某个大财主脑洞大开,觉得神也需要娱乐,调整生活情趣。给神灵送美女,愿望是好的,希望神没事的时候,看看歌舞,愉悦身心。

祭祀当然做主,代替神灵笑纳了!

生活需要仪式感,逐渐的发展完善,形成了特有的仪轨。原则很简单,事神如侍人。最后,神性败给了人性,高贵的祭祀们都败给了自己的欲望。

就怕有聪明人!

婆罗门祭司觉得信仰、焦虑、恐惧、诱惑都能创收,这些神女闲着也是闲着,何不用来创收?

这个灵感改变了印度特有的妓女文化。

我看了很多人的观点,认为印度很能搞笑,其实这是一个误解!这是不同的文化成长环境,造成的心理位差。我们应该抱着一颗平常心,去看待印度。

看看《小泥车》,我们应该对印度文化有所感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