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宁愿不嫁也要等|婚恋观念正在变化

 大牛忙 2020-11-18

大牛忙婚姻情感辨析系列

关键词:婚恋、生活、家庭

文章长度:3800字

原创文章、抄袭必究

宁愿过单身的贵族生活,也不愿意走进妥协的婚姻。一个人的精致享受,胜过于两个人的适应与将就……

这是不少人对婚姻的看法,有些人眼光高到离谱,所以渐渐成了“剩斗士”,再回头太难。

当今婚恋中渐渐出现了这么一种风气:我宁愿不嫁、不娶,也要一直等下去。直到遇到那个让我满意的人为止,不然我就不结婚。

从感情的原则上来说,这个观点是对的,爱情就应该宁缺毋滥。但是人云亦云的“高等级生活”本身就是一种“毒鸡汤”,已经脱离了生活的现实,耽误了很多人的大好青春年华。

在婚姻大事上,比“男女比例失衡”更严重的是,很多人的婚恋观念变了。除此之外,想通过婚姻不劳而获的人多了!

婚姻爱情本该是以心换心,而如今很多人的择偶要求变成了用“钱”堆出来的“筹码”。

话糙理不糙,这是一个可大可小的问题。既然有人悲伤,必然也会有人欣喜,掏空的是未来。

在不少人心里,结婚越来越难。好不容易走到一起,婚姻却越来越显得不堪一击……

这种正反颠倒的事情如今越来越多,让择偶的人们对异性越来越不信任。男人和女人的心更远,不少人只能“望婚兴叹”!

普遍来看,大龄男人对婚姻的期望值越来越低,反观大龄女人对婚姻的期望值却越来越高。

当男人娶不上,很容易妥协,能结婚就行,只是苦于没有人愿意和自己结婚。

当女人不想嫁,往往是想等个更好的。越来越不想将就,追求也就越来越高。

这就是如今男人女人在择偶方面的基本区别。说白了,男人找对象越来越难,因为女人的观念变了。

一、结婚难和人口比例没太大关系

上午,我和几位同事姐姐开篇了一篇工作报告,争取未来十天完成。报告的开头,有几句话大概是这样的:

“六人普”(第六次人口普查)之后,近十年来的多项数据表明,发达地区确实在向着无欲望社会”的逻辑过渡,不发达地区也被渲染。彩礼、房子、不婚、难婚、离婚、晚婚、晚育、不想婚、想育、不能育,从模糊到凝实,成为了过去十年婚恋社会的基本关键词,引人深思……

有些“佛系”约等于“无欲望”,这只是一种甘于平庸的妥协。从生活的角度来讲,他们并非心意如此。谁没有更高远的梦想呢,只是没办法而已。

也许曾经有很多人对这个问题感觉困惑:为什么有那么多男人到了30多岁还是结不了婚,甚至连女朋友都找不到?女人都去哪里了?

有人想当然地给出了“答案”:因为男女比例失衡,女少男多,所以男人不容易娶。

这个答案看似有些道理,可是深思一下,真是这样么?

当然没那么简单,毕竟没人规定夫妻必须同龄,缓冲期长得很。

事实上,据十年前的“六人普”数据显示,80后群体中,男女比例约等于一比一。大概是101.1:100,男女差距真没你想象中那么大。

即便90后,男女比例也才109.7:100,约等于1.1:1,也不会影响到婚姻。

“划边界法”去分析,不严格来说,假设一个村子有101个80后男人,理论上约有100个能找到另一半。如果不划边界,101个男人都能结婚,毕竟外面的女人数量远高于此村的男人数量。

可是现实中,在很多村子中,这个数据是远少于100的。说深刻一点,有些村子能娶上媳妇的也就几十个,不能再多了。

即便在离婚率偏高的今天,即便一个人可以先后结两次婚甚至更多,男人“结婚一次”的数据依然是远少于100的。

这就说明,80后、90后男人结婚找对象之所以难,和“人头数”真没什么太大的直接关系。

二、婚姻观念的变化影响深远

举个例子直观表达这个逻辑,男人离婚之后再想娶,往往是很难的。

反之,女人离婚之后,只要想嫁总比男人容易得多。她们很容易嫁给初婚男人,解决未婚男人的婚姻大事。

可以这么讲,仅从结婚率来计算,高离婚率倒也可以减少男人的未婚率。

但是即便如此,即便少数女人被反复“计算”了2次及以上,依然还是男人结婚难!

问题到底出在哪里呢?

肯定不是“人头数”那么简单。

说到底,就是婚恋观念变了,这比男女人口比例失衡更严重。

很多女人不是找不到对象,而是不想结婚。很多男人不是不想结婚,而是找不到对象。

从主观想法到客观逻辑,再到现实表象,各个环节都在表明,男人的单身和女人的单身,虽然都是单身,但却是完全不同的两条数据曲线。

在目前这种氛围下,别说男多女少,即便女多男少,依然还是男人结婚难,这是肯定的。

我就举个不恰当的例子,楼房明明够住的,但是卖家就是捂着不放,买家拼命囤积,都想等个好价格。那么长此以往,富的撑死,穷得饿死,价格当然就不会降,宁愿空着,也不给人住。没有住上房的人当然会紧张,愿意做出更多的付出。

婚恋逻辑与此类似,当大部分女人都觉得未来会有更好的“白马王子”时,“普通”的男人就很难再进入她们的“法眼”。

这就是普通男人结婚难的根本原因,而所谓的“普通”通常是指“钱”的多寡!

在择偶的过程中,每个人心里都是有期望值的。客观上说,谁更坚定谁就更容易占得主动。

当女人都不愿意轻易嫁人的时候,男人就变得被动起来,只能抢破头去争取那个资格。反之,如果未来男人都不想娶的时候,女人也会被动。

只不过目前来看,传统的“成家立业”的观念依然是主流。因而,男人被动将是一件长远的事情,二十三年之内不会改变。

除非未婚男人都变成“佛系”,否则这种情况很难逆转。只不过很多“佛系”是一种颓废,并不是社会所需要的。

由此可以预见,当男人连结婚的欲望都放弃的时候,人口的压力将会骤增,年轻人的比例会越来越小。到时候老人居多,他们的生存与生活必然会由后人买单。

三、压力大到一定程度,就放弃了梦想

记得早在几年前,刚放开“二孩”的时候,有人曾乐观估计,预计未来几年会出现二孩娃娃潮。放开之后,新生人口的出现可以调节人口比例的再平衡,避免未来老龄化。

可是如今好几年过去了,粗略一算,即便放开了二孩也并未出现想象中的大规模生育潮。

可以这么讲,除了少数“铁饭碗”家庭之外,很多家庭都觉得生育一个孩子压力就已经够大了,不想再养育另一个。除非给奖励,不然谁也不会那么“傻”。

其实,这是基于“生活现状”的一种很现实的考量。

养孩子不容易,大家都知道。从小到大的衣食住行读书教育,长大后的婚姻大事等等,似乎都带着不小的压力。

有不少人曾经体会过一次压力,就再也不想去体会第二次。因而,二孩潮没有扎堆出现是有原因的。

前些天,我和网上一位大姐聊天,听她说了一番很现实的话:我儿子刚上小学,把我累得够够的。一个孩子都把我忙得焦头烂额了,若是将来再来一个,等于放着好日子不过。我不会那么傻,在生孩子、养孩子的问题上,我不会去逞能。谁爱生谁生,反正我不生,何苦给自己找不自在呀……

不得不说,她的话代表了一个大部分已婚已育女人的想法。不说对与错,至少这是一种合理安排生活的方法,无可厚非。

那么男人是怎么想的呢?

我曾看过一份问卷,有位男士说:人生怎么过都是几十年,我连婚都结不起,还想什么孩子?反正都这样了,不如好好玩这一辈子。反正再怎么努力也改变不了单身的命不如认了命,也就几十年而已,一个人多自在……

这番话太扎心了,却是现实。

无论单身的还是已婚的,无论男人还是女人,当他们感觉压力太大的时候,也就放弃了很多“看似不可能”的梦想,选择了“认命”。

正如那位男士所言,反正都这样了,再怎么努力也弥补不了差距,那还争取个啥呀?不想再争取什么了,过一天算一天玩一天,怎么都是一辈子,问心无愧也值了。

这就是“低欲望”社会的基本特征,目前已经出现了苗头。

其中的逻辑很简单,一方面在于结婚难度大,婚姻难保鲜;另一方面是生活工作的压力大,普通人没条件和“上层人”争资源。

因而,他们就放弃了。

四、生活才是最大的现实,别服输

我一位同事姐姐打过一个比喻,在如今这个时代,人人都在逆水行舟,走慢了就沉了。

对呀,每个人都有压力。

我们只知道结不上婚的人压力大,离婚的人压力大。可是你知道么,结上婚的压力也大呀!谁知道哪天又离了呢,毕竟如今的婚姻不同于以往的婚姻。

想生二胎生不起的压力大,生得起的压力更大。家里有老人的压力大,没老人的压力更大……

因为梦想与现实常常不搭调,所以每个人都在适应着自己的生活方式。在适应的过程中,当然少不了风风雨雨。

但是关于婚姻大事,尽量还是以感情为重,这是真心话。婚姻中若是失去了夫妻的感情与默契,这段婚姻没什么意义。

婚姻需要两情相悦,而不是待价而沽。

若进一步推理,其实人生处处如此。千万不要把自己看得太高,也不要有“认命”的想法,更不要有通过婚姻改变命运的梦想。

作为女人,我想劝各位大龄未婚的女人们一句话,如果你身边有个不错的人追求你,可以考虑一下,尽量不要眼高于顶,你的青春输不起。关于爱情,一个就已足够,千万别贪多。

男人也应该明白,一个愿意嫁给你的女人,值得你一辈子守候。不要有什么花花肠子,那会让你得不偿失。

那些在感情问题上待价而沽的人,其实就是一种“颓废”的写照。说到底,他们已经认输了,不相信真正的爱情,所以爱情很难属于他们。

除非他们真能遇到自己心目中“十全十美”的另一半,否则必会后悔。毕竟,“十全十美”的人不会轻易选择一个待价而沽的人。

有句话是这么说的,花儿再艳,也有花败那天。英雄再猛,也有宝刀老去那天。

婚恋观念的变化影响深远,不仅影响到了未来的人口比例,还影响到了婚姻的方方面面。

举个例子,有人娶不上就想“抢”。有人嫁不好就想“移”!

如此一来,婚姻越来越不像婚姻。

我们都有老去的那天,谁也不希望自己的子孙后代结不上婚,更不希望婚姻没感情。懂得这个道理,就知道自己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不要做不好的表率。

生活无论怎样,都不该放弃对梦想的追求,但是也不能把梦想放得太高远。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