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父母最疼爱的儿女,往往是最没有出息的儿女

 布衣粗食68 2020-11-21

01

农村有句俗语:“慈母养坏儿。”

父母对儿女过分娇宠,儿女就会越来越有依赖思想,还仗势欺人。比方说,某家的儿子,在学校犯错误了,被老师批评了一番,回家之后,儿子向父母诉苦。父母急匆匆赶到学校,不由分说就对老师破口大骂,甚至动手打人。从此,儿子在学校,无人敢管,成为了“霸王”。

聪明的父母,在儿女慢慢长大的时候,懂得慢慢放手,让儿女独立成才。俗话说:“儿孙自有儿孙福。”每一代人的生存环境不一样,面对的机遇和挑战不一样,不能够用老一辈的眼光和方法去生存。

被溺爱的儿女,就像温室里的幼苗,只要离开了父母,就“蔫了”,没有办法站起来,要么学坏,要么软弱无能。

父母最疼爱的儿女,往往是最没有出息的儿女,原因大概有以下几种。真心希望做父母的,可以放开手,让儿女独自去闯荡。好儿女,志在四方,从来不是在父母的怀抱里。

02

没有出息的儿女,总是惹是生非,父母总是“代为受过”。

我的表弟周立,在读书的时候,总是坐立不安,一会儿扯同桌的头发,一会儿把碎纸塞进同学的衣领,一会儿把书倒着读。班主任王老师多次批评周立,都不管用。

王老师趁着周末休息,主动到周立家里家访。

周立的父亲说:“我家孩子,天生不是读书的材料,请你多包容,以后,要是他不听话,你就让他坐在教室最后一排,让他自己去玩。”

有一次,周立把一瓶墨水倒在地上,导致多位同学滑倒了,衣服裤子上也沾上了墨汁。王老师打电话,让周立的母亲过来处理。

周立的母亲说:“不就是弄脏了几件衣服嘛?我赔钱就是,有什么大不了。”

周立走上社会之后,和一些二流子混在一起,常常偷东西,还聚众赌博。周立被拘留过几次,每一次,都是父母去求情,还熬汤送到拘留所,生怕周立“饿瘦了”。

没有出息的儿女,总是惹事,但是父母不会责怪他,总是说:“他还小,不懂事。”父母一直袒护儿女,导致儿女越来越骄纵,儿女的过错,到头来都成为了父母的过错;儿女的痛苦,都转嫁给了父母。

03

没有出息的儿女,喜欢叫苦连天,父母总是“很心疼”。

有一种人,吃一点点苦,就叫苦连天;受到一点点挫折,就坐地不起;穷的时候,拼命向父母诉苦,想挖空心思向父母要钱。

俗话说:“会哭的孩子有奶吃。”儿女越没有出息,越懂得叫苦,他习惯了从父母身上索取。

真正有出息的儿女,不会被父母“高看一眼”,他就是叫苦连天,父母也不会理会,因此他就习惯了“吃苦”。他就像野草一样,在贫瘠的土地上生长,慢慢脱离父母,再苦再累,都靠自己熬过去。

事实上,一个家庭里,有几个小孩子,父母就难以做到“一碗水端平”,总是会“厚此薄彼”。被厚爱的儿女,做任何事情,父母都心疼,都会特别关照;不被看好的孩子,父母觉得他应该靠自己,不需要关照。因为父母对儿女疼爱的程度不一样,导致过分疼爱的儿女,依赖思想非常严重,慢慢就变成了没有出息的人。

04

没有出息的儿女,喜欢在家里啃老,父母却当成“掌上明珠”。

我的表姑,生了两个孩子,一个儿子一个女儿。女儿读书很用功,但是女儿读完高中,就没有再读书了,因为表姑有重男轻女的思想,认为女儿读书再多,也没有用,都是为别人家培养人才。

儿子读书成绩一般般,却上了职业大学。儿子大学毕业之后,天天在家里玩,玩累了,就去爬山,或者找朋友一起打牌。儿子从来不去找工作,但是他不缺钱花,因为父母每个月给他三千块钱。

表姑今年六十多岁了,两口子靠种地为生,收入也很少。表姑主要收入,靠女儿打工赚钱。也就是说,女儿打工赚了钱,寄回家里,大姑就把钱顺手给了儿子。儿子在家里啃老,反而是“掌上明珠”。

上个月,表姑的女儿带了男朋友回家,准备过一段时间就结婚。

表姑说:“女儿啊,我们家的情况,你也是知道的。你的弟弟,一直找不到合适的工作,你应该要照顾他。你结婚之后,每个月给他三千块钱,你要是不答应,就别怪我不认你这个女儿。”

女儿听了这几句话,掉头就走,准备和父母断绝来往。

为什么没有出息的儿女,却成为了父母的“掌上明珠”?因为儿女在家里当啃老族,如果父母不愿意给钱,他就“一哭二闹三上吊”,逼着父母拿钱出来。父母对儿女的爱,是最无私的,可是没有出息的儿女,对父母的爱,却是最无耻的。

05

不懂得放手儿女的父母,注定会孤独终老。俗话说:“棍棒底下出好儿;穷人的儿女早当家。”有出息的儿女,都是被父母逼出来的,被生活逼出来的。

不管家里富裕还是贫穷,父母对儿女的爱,要“隐忍”,也就是说,不要把全部的爱,都给了儿女,要让儿女知道父母的难处,理解赚钱的不容易。找一些机会,逼着儿女去赚钱,让儿女在社会上,多吃苦。

儿女变坏了,作为父母,应该让儿女得到应有的教训,而不是“代为受过”。痛苦,是成长路上的一笔财富。没有经历过痛苦的人,永远都不会争气。

可怜天下父母心!可是,儿女是不是懂得父母的心呢?没有出息的儿女,是因为遇到了没有出息的父母,半斤对八两。

作者:布衣粗食。

关注我的文字,走进你的心灵。

文中配图来源网络。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