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到家零售巨头之京东成长路径

 钰泉公益书院 2020-11-23

来源:老张聊零售 ,作者张陈勇

导读

阿里旗下天猫超市事业群升级成同城零售事业群,

京东成立大商超全渠道事业群,并且在最近又官宣同城零售物竞天择项目,

美团成立到家事业群和买菜事业部,积极推进破圈外卖,早就喊出美团外卖,送啥都快的口号。

到家零售是巨头们共同的重点布局,他们在到家零售方面走过怎样的路径,得失总结经验有哪些,本文探讨这些内容。


京东到家零售的路径

2012年,唐久连锁便利店成为京东的推广点和物流提货点,京东成为唐久便利店的商品扩充点(虚拟二楼),京东商品多但距离顾客远,唐久便利店距离顾客近但商品少,看来正好互补。但对顾客而言,自提不如送到家方便,两个主体各自追求不同,协调难度也比较大,于是合作的最终效果没有达到期望,这算是京东O2O的起步。

2014年,京东在望京测试到家项目“拍到家”,这是京东到家的前身,2015年拍到家更名成京东到家,期间,京东到家的负责人侯毅曾经在上海可的便利店工作多年,2007年到京东,是京东获得融资后第一批引入的外部职业经理人,侯毅负责京东物流规划工作,创造多个第一的亚洲一号仓库,侯毅是主要贡献者。

侯毅因为是便利店出身,所以负责了京东O2O工作,侯毅在负责京东到家后,感到松散平台模式很难解决库存问题和商品品质问题,生鲜到家一定要自营严管控才能走通,所以提出自营到家门店的构想,但没有被京东高层认可,后来侯毅离开京东,加入阿里,创立了盒马鲜生,这又是阿里到家零售路径的一个故事了。

京东对京东到家坚决投入,其中一个原因是学习instaccart,现在instaccart已经是市值超过100亿美金的公司了,当年,学习国外先进模式,引入到国内发展壮大,是中国创业者的套路路径。instaccart是美国的类似京东到家的项目,instaccart能发展起来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美国人有为服务买单的习惯,对于很多美国人而言,每单付出7美元配送跑腿费理所当然,在国内,履单成本如果顾客全额承担,就会没有订单。京东到家在2015年正式推出,刘强东对京东到家期望很高,对媒体说会亲自负责京东到家项目,要把京东到家打造成微信之于腾讯地位的项目,对京东到家各种投入也大笔一挥。京东2015年亏损94亿元,是历年亏损最高的一年,其中重要原因,就是对京东到家的投入。

京东到家最开始是松散平台模式,对货物控制弱,会出现下单后没有货,送到的货物品质不好等各种问题。2015年有人评测了京东到家,写了《京东O2O体验报告》文章,经过测试人的购买实测,6月4日到8月1日,89次购买中有18次迟到,6次缺货,1次漏单,问题率达到23%。所以巨额引流成本来的顾客,很难留存,京东到家成为投资黑洞,于是京东对京东到家做出了2个调整,1是京东到家与达达合并,京东占49%股份,剔除京东报表,对京东到家的投入不会拖累京东集团报表。2是京东到家从松散平台模式转变成与零售企业深度合作模式,全力改善用户体验。

达达的创始人蒯佳祺曾经是安居客副总裁,在红杉资本支持下创立了达达,在风口做即时配送快速发展起来,达达一度承包了饿了么80%的快送订单,但美团与饿了么在逐步发展自营的配送团队,于是达达推出“派乐趣”直接与美团外卖竞争。

“派乐趣”发展并不顺利,16年,刘强东正在考虑如何处理京东到家,在红杉资本牵线下,京东到家与达达合并,合并后的新达达,京东集团占49%股份。对达达而言,这个合并能获得更成熟的快送平台,还能获得京东集团最后一公里配送订单。对于京东而言,能处理投入巨大的京东到家项目,还能在818这样的大促中,有达达来承接配送订单。

京东到家的CEO从侯毅到邓天卓,从邓天卓到王志军,从王志军到蒯佳祺,新达达对京东到家最重要的改造是加深与零售商的合作,送松散平台模式变成紧密合作模式。2017年,京东到家发布赋能战略,包含流量赋能,效率赋能,用户运营赋能,流量赋能指京东到家接入京东商城入口,从京东商城转化流量到京东到家商户。效率赋能指开发了履约工具,库存管理工具,帮助门店提高拣货效率,优化库存结构。用户运营赋能指可以通过京东到家APP对用户营销运营等。

京东到家有和线下超市深度合作的基础,2015年京东43亿投资了永辉超市,2016年沃尔玛投资京东,占股京东12%。京东投资永辉,是希望永辉超市能助力京东生鲜O2O,但永辉对到家零售也积极布局,两者的合作有比较大的分歧。相对而言,沃尔玛与京东的合作更深入,沃尔玛投资了京东到家,积极改造门店适合到家零售,所有门店上线京东到家,部分门店建立了快拣仓,开出了到家小业态惠选智能超市,并且把旗下山姆会员店也纳入合作范畴,建立了山姆前置仓等业态。

在京东APP,京东到家的入口并不是一直存在,刘强东在2017年也对媒体说过,京东对生鲜主打B2C定时达,没有提1小时及时达的京东到家,京东对京东到家的态度也是在边试错边调整。京东在京东到家外,在到家零售上的另外一个大动作,就是推出7fresh,盒马鲜生在上海的成功,让京东看到到家零售的新的解决方案。

2018年初,京东7fresh首店在北京开业,据说其操盘手是果蔬好的前负责人,与盒马的精致化不同,7fresh首店给消费者欧美范的感觉。同年9月,京东集团高级副总裁、京东7FRESH总裁王笑松说,要在3-5年开1000家7fresh门店,并且与万科,大悦城,保利、绿地等多家房产企业召开战略布局会议,准备大规模开店。

京东7fresh的确快速开店,在河北、天津、广州、佛山、东莞、成都等地区开店,当时对挖盒马鲜生店长给出薪资翻倍并且给京东股权期权的条件,但7fresh的新店业绩低于预期,很快停止了快速开店,7fresh进入调整期。

新零售超市是需要同一区域高密度网点,才能支持后台和供应链,京东7fresh多地区分散开店的方式,很难解决供应链的问题,而且即使即使盒马鲜生,在非一线城市开店,也面临消费力不足的挑战,业绩自然不好。2019年,京东7fresh还传出要分拆、裁员、甚至出售的传闻,2020年4月成都摩玛新城店关闭,总之京东7fresh之路还是比较坎坷,没有按照预期发展。

这期间,京东7fresh做出了3个调整,一是负责人由王笑松变成曾任华润万家首席运营官的王敬,二是开出新业态“7鲜”和“7范”,其中7范的负责人是盒马鲜生原北京大区总经理李江,三是京东宣布7fresh也会对外合作,准备模式输出开合作店。

2019年,京东推出物竞天择项目,消费者在京东APP搜索商品时,会出现1小时达的商品,这些商品来自LBS定位,来自消费者附近的实体门店。京东希望在消费者搜索商品时,通过智能计算,把开放平台商品,自营半日达商品,LBS一小时达商品都推给消费者,让消费者自己选择,所以命名为物竞天择。笔者记得,京东APP能搜到京东到家的商品,这个功能在2017年就上线,经过3年运营,2020年又做了一波推广,应该是准备大力发展入驻商家。

京东集团到家零售的两条主线是京东到家和7fresh,期间也尝试了前置仓项目,新达达已经上市,7fresh还在找突破道路,京东把重点放到物竞天择项目,物竞天择项目可以看成京东到家的延续,整体而言,京东到家零售启动最早,起始气势很足,宣传很猛,投入也很大,但经营结果和阿里、美团相比,并不算好。


推荐阅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