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肥胖即痰湿体质,也有人说痰湿的症状是咳嗽痰多,舌苔厚腻,实际上痰湿的症状并非局限于此,明.医家张景岳曾说过肾是代谢水液根本脏腑,故而“水泛滥则为饮”,脾是运化水液的枢纽,故而“水湿聚而成痰”。肺有通调水道功能,可布散水液于全身,中医理论,脾,肾,肺等脏腑均参与水液的运行代谢,肺脾肾三脏失调水液停滞在某处形成粘腻滞涩的代谢产物,无法被人体吸收利用,阻塞气血运行,影响脏腑功能,统称为“痰湿”。故说患有痰湿问题的人群,可从肾而引发,可从脾而引发,症状当然也不相同,了解痰湿的中成药使用,必须明白痰湿是什么?不同病因引起的痰湿有什么样的症状表现。才可有针对性的使用药物。人之气道,贵乎调顺,则津液流通,何痰之有?若外为风暑燥湿之侵,内为惊恐忧思之扰,饮食劳倦,酒色无节,营卫不调,气血败浊,熏蒸津液,痰乃生焉 ★有形之痰和无形之痰辨痰湿体质- 饮食中的水液从口而入,进入胃内后依靠脾的升清功能转输于肺,这是一升发过程,《内经》叫做“脾气散精,上归于肺”,肺宣发水液类似喷雾似的将水液布散周身,肺的肃降作用将水液通降于肾,肾阳蒸腾气化水液,滋润濡养脏腑,并形成保卫人体的气,循膀胱经脉布散全身。
- 秋冬季节,天气转凉,寒冷干燥的气候易形成风寒或者风燥邪气,邪气从口鼻或者皮毛侵犯人体,肺主皮毛汗孔的开合,外邪侵袭内合于肺,肺的宣发肃降功能受到影响,常出现肺气上逆的咳嗽,肺通调水道的作用被邪气阻塞,水液在肺部停滞,形成痰湿就会出现咳痰,因风寒导致的咳嗽痰色多白,因风燥出现的咳嗽,痰少而粘。这种咳之能出,吐之可见的痰称之为“有形之痰”。与之相对应的是游走于脏腑经络之中,咳之不出,视之不见的无形之痰。无形的痰是痰湿体质的主要发病机理。
痰湿体质--->与脾有关 - 有些人长期的饮酒,生活无规律,经常昼夜颠倒,山珍海味吃的沟满壕平,运动日益减少,体重直线飙升,脾胃无法运化油腻辛辣的饮食,长此以往,脾胃功能虚弱,水液停滞于脾胃,常表现出形体肥胖,困重嗜睡,咽喉自觉有痰却咳不出咽不下,头脑不清,口中粘腻,大便不成形,肠鸣腹胀,口臭汗粘,舌苔厚腻,这就形成了因脾胃虚弱水湿停滞的痰湿体质。
- 有些病人饮食方面比较规律,却因长期久病,年老体衰,房劳过度导致肾气亏虚,《内经》说“肾者主水”,肾虚水液不能气化代谢,常出现下肢浮肿,腰膝酸软,精神不振体弱冒虚汗,头晕耳鸣,舌苔厚腻。长期的症状说明肾气不足引发了水液停滞,造成痰湿体质。
★痰湿体质的中成药使用- 痰湿的形成是比较复杂的问题,中成药大多无法兼顾多个脏腑失调引起的痰湿病证,我将临床常见的脾胃痰湿和肾虚痰湿的中成药总结如下,仅供参考。
- ①脾胃痰湿阻滞:以肥胖,身重,咽喉不利(梅核气)为主要表现,伴有消化系统症状,如腹胀便溏,应当选择药性偏燥的药物来燥化痰湿,佐以健脾和胃之品,以求标本兼顾,参考化痰湿的二陈wan和平胃wan,健脾和胃的六君子。
- 这两种成药以芳香醒脾和燥湿化痰为主要功用,是经典去痰湿的组方,也是调整脾胃痰湿的基本方,请注意,二药燥性很大,不可过量久服,无痰湿的错误使用易损伤脾胃津液,引起不良反应。
- ②肾虚引起的痰湿体质:肾气不足应该增加肾的热量,补充阳气以运化水液,参考《金匮要略》的肾气wan,温阳利水可促进痰湿排泄,补益肾气可调整肾气虚引起的水液停滞。请注意,本方的使用必须符合肾虚引起的痰湿,脾胃痰湿显然不适合本品。如果无法确定身体情况,可咨询中医师给予诊断并加以调整。
肾虚不能纳气归原,气出而不能纳则积,积而不散,则痰生焉,又宜仲景八味肾气主之——明·赵献可《医贯》
肝胆湿热一般是平时有嗜酒,饮食肥腻辛辣食物,外感湿热所致。常见症状有口苦泛恶,腹胀,厌食,大便不调,舌红苔黄厚而腻,小便短赤等等。肝胆湿热服药需辨证,确定是肝胆湿热再服药。在中医上有好多古方治疗肝胆湿热,如龙胆泻肝丸,现在是比较好的中成药。肝胆双清颗粒也是治疗肝胆湿热的药物,但是,长期吃龙胆泻肝丸可以引起肾脏功能问题。胆泻肝丸的组成主要有龙胆草、黄栀子、黄芩、通草、泽泻、生地、当归、甘草,这些清肝火的效果是比较好的,但是龙胆泻肝丸里面原来含有关木通,对于肾功能不好的患者要慎用。现在大部分药厂都把龙胆泻肝丸的通草代替了木通,因此是比较安全的。肝胆湿热平时可以口服板蓝根颗粒,金银花颗粒,可以喝黄花菜饮具有清热利尿,退黄疸的功效。药物可以口服龙胆泻肝丸,龙胆泻肝丸的组成主要有龙胆草、黄栀子、黄芩、通草、甘草等,这些清肝火的效果是比较好的。另外,茵陈泡水也可以起到祛肝胆湿热的作用,不要局限于中成药,也可以通过自己的生活去调理。饮食方面多吃苦瓜,绿豆莲子,红豆,薏米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