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思维导图:为孩子收藏——世界三次科技革命的伟大发明

 思维导图干货集 2020-11-25

欢迎阅读我的第1327篇日更文

世界历史上的科技革命

世界近代历史上曾发生过三次重大的科技革命。

18世纪60年代,蒸汽机的发明和使用,引起了第一次科技革命;

19世纪70年代,电力的发现和使用,引起了第二次科技革命;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先后出现了电子计算机、能源、新材料、空间、生物等新兴技术,引起了第三次科技革命。

而我们现在正在亲历的,是21世纪发起的全新技术革命,内容包括人工智能、虚拟现实、量子通信、新材料、分子工程、基因工程、核聚变等,也被称为“第四次工业革命”。

今天重点为孩子们归纳总结了历史上的前三次科技革命。

第一次科技革命

第一次科技革命,人类进入了蒸汽时代。

这次科技革命,让依附于落后生产方式的自耕农阶级消失了,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形成和壮大起来,率先完成了工业革命的英国,很快成为世界霸主。

在这一阶段的伟大发明有织工哈格里夫斯发明了“珍妮纺织机”;瓦特改良的蒸汽机的投入使用,使人类社会进入了“蒸汽时代”;富尔顿制成的以蒸汽为动力的汽船试航成功;史蒂芬逊发明了“蒸汽机车”等。

这次革命使资本主义国家在世界大范围的抢占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使得东方从属于西方,同时也冲击着旧思想和旧制度,促使全世界各国人民醒来。

第二次科技革命

第二次科技革命,人类进入了电气时代。

1870年以后,科学技术的发展突飞猛进,科学技术的突出发展主要表现在电力的广泛应用、内燃机和新交通工具的创制、新通讯手段的发明和化学工业的建立。

比如在这一阶段,爱迪生发明了电灯、留声机、电力系统和有声电影;贝尔发明了电话;赫兹发现了电磁波;马可尼发明了无线电通讯;莱特兄弟也乘坐他们发明的飞机第一次飞上蓝天。

西方的第二次工业革命兴起,导致他们需要在更广阔的范围内开展殖民活动,中国则成了它们掠夺的中心。

后面发生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从甲午中日战争强占租界地、划分势力范围、瓜分狂潮到八国联军侵华,帝国主义疯狂蚕食中国,《辛丑条约》的签订,使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第三次科技革命

第三次科技革命,人类进入了信息时代。

20世纪四五十年代开始,原子能技术、航天技术、电子计算机技术、人工合成材料、分子生物学和遗传工程等高新技术开始广泛应用,加剧了资本主义各国发展的不平衡,也使社会主义国家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贫富差距逐渐拉大。

1945年,美国制造出第一颗原子弹,1954年苏联建成了世界上第一座核电站。

1957年,苏联发射了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极大地刺激了美国,1958年,美国也发射了人造地球卫星。

1961年,苏联航天员加加林驾驶“东方1号”实现了人类首次航天飞行,1965年苏联航天员列昂诺夫实现了人类首次太空行走。

美国也不甘示弱,1969年,美国宇航员阿姆斯特朗乘坐“阿波罗11号”成为人类首个登上月球的人。

每次科技革命都改变人类的生活,同时也破坏了人类生存的环境,发展科技要趋利避害才能更好地造福于人类。

今天分享三次科技革命的思维导图:


(点击图片见大图)

END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