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下列关于我国古代的土地和赋税制度出现的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租庸调制;②屯田制;③两税法;④初税亩 A.①③②④ B.④②①③ C.②④③① D.④①②③ 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 答案:B 租庸调制是以均田制的推行为基础的赋役制度,由唐高祖制定并推行。它源于北魏的租调制,唐朝在隋的基础上,以轻徭薄赋的思想继续推行,形成租庸调制。屯田制指的是利用士兵和农民垦种荒地,以取得军队供养和税粮。屯田制源于西汉,至曹魏形成一套完整的制度。两税法产生于唐代中期,是用以代替租庸调制的赋税制度。初税亩是春秋时期鲁国在宣公十五年实行的按亩征税的田赋制度,它是承认私有土地合法化的开始。故上述土地和赋税制度出现的正确时间顺序是④②①③,本题正确答案为B。 02 关于光学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老花眼镜、放大镜和照相机镜头都是凸透镜 B、猴子捞“月亮”时,水中的“月亮”到水面的距离等于水的深度 C、投影仪成像是应用了凸透镜能成立、放大的实像的原理 D、人向平面镜走近的过程中,人在平面镜中所成额像逐渐变 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 答案:A 猴子捞“月亮”时,水中的“月亮”到水面的距离等于天上的月亮到水面的距离。投影仪成像是用了凸透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原理。人向平面镜走近的过程中,人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大小不变。 03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八股文在明代盛极一时,直到清光绪年间才完全废止 B.三书是魏书、蜀书和汉书,到明朝时合为一体,后人称为《三国志》 C.中国历代均设置专门记录和编撰历史的史官,我国最早的史学家就是从史官中产生的 D.八卦代表了早期中国的哲学思想,除了占卜、风水之外,对我国古代医学、武术、军事等方面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 答案:B 《三国志》是由西晋陈寿所著,记载中国三国时代历史的断代史,同时也是二十四史中评价最高的“前四史”之一。三国志最早以《魏志》、《蜀志》、《吴志》三书单独流传,直到北宋咸平六年(1003年)三书已合为一书。 04 春秋时期,动乱的各国进行了变法,以求在争霸过程中取得有利地位,其中最为典型的是齐国和鲁国。齐国管仲“相地而衰征”和鲁国“初税亩”的实质都是要( )。 A.建立地主阶级专政 B.发展封建经济 C.逐步承认土地私有 D.消灭奴隶制残余 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 答案:C 这两次改革都是奴隶主贵族展开的为维护自身统治进行的变革,所以A、B、D都是错误的。这两次改革是按土地多少收税,实质上就是否定土地国有,承认了土地私有制。 05 下列会议与其内容的对应,错误的一项是( )。 A.八七会议——正式确定了实行土地革命和武装起义的方针 B.遵义会议——纠正陈独秀右倾错误,事实上确立了毛泽东在党中央的领导地位 C.中共八大——作出了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必须转移到社会主义建设上来的重大决策 D.瓦窑堡会议——制定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方针 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 答案:B 1935年遵义会议纠正了王明“左”倾错误,事实上确立了毛泽东在党中央的领导地位。 06 我国古代诗歌按产生时代的先后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A.诗经——乐府——楚辞——曲——词 B.诗经——楚辞——乐府——词——曲 C.诗经——楚辞——乐府——曲——词 D.诗经——乐府——楚辞——词——曲 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 答案:B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收录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五百多年的诗歌,现存共305篇。楚辞是战国时代的伟大诗人屈原创作的一种诗体。乐府是秦代以来朝廷设立的管理音乐的机构,后来,乐府也指这一机构收集并制谱的诗歌。词是诗的别体,是唐代兴起的一种新的文学样式,到了宋代,经过长期不断的发展,进入了全盛时期。曲,元曲的简称,是我国文学史上著名的文学体裁之一。由此可知,按产生时代的先后排列正确的是B。 常识积累备考站 First Year 古诗中的地理知识汇总 一、描述我国河流发源及景象的诗句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李白《将进酒》)——旨在说明黄河的发源地地势十分高。 “湘江北去,橘子洲头。”(毛泽东《沁园春·长沙》)——描写了湘江的流向是由南向北的。 “浙江八月何如此?涛似连山喷雪来。”(李白《横江词六首》)——“浙江”即指现在的钱塘江,八月是钱塘潮最壮观的时节。 “莫问桑田事,但看桑落洲。数家新住处,昔日大江流。”(胡玢《庐山桑落洲》)——体现了河流凸岸堆积、凹岸侵蚀的现象,即河流的侵蚀与堆积作用。 “清溪清我心,水色异诸水,借问新安江,见底何如此?”(李白《清溪行》)——是说当时新安江江水十分清澈,含沙量极小。 二、描述我国天气、气候的诗句 1.描写天气的诗句 (1)地形、地势对天气的影响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李商隐《夜雨寄北》) ——是说四川巴蜀地区因受地形的影响,盆地夜间气流上升,易成云致雨,常常形成夜雨的天气。 “南枝向暖北枝寒, 一样春风有两般。”(刘元载《早梅》)——我国位于北半球,山地的南坡为阳坡,北坡为阴坡。山地阳坡的气温比同一高度的阴坡高。 “人间四月菲芳尽,山寺桃花如盛开。”(白居易《大林寺桃花》)——说明了地势越高气温越低这一气温分布的规律。 “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说明地势对气温的变化,地势越高气温越低。 “城市尚余三伏热,秋光先到野人家。”(宋.陆游)——城市热岛效应对城市及乡村的影响不同。 (2)锋面对天气的影响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赵师秀《有约》) ——在每年6月至7月间,江淮地区因受准静止锋的影响,形成梅雨天气。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我国冬半年,北方地区受冷锋的影响,形成短时间内的降温、降雪的天气现象。 “冷眼向洋看世界,热风吹雨洒江天。”(毛泽东《登庐山》)——此诗句说明夏季来自太平洋的热带海洋气团给我国带来丰沛的降水,即暖锋对天气的影响。 2.描写气候的诗句 “二月江南花满枝,他乡寒食远堪悲。”(孟云卿《寒食》)——是说我国南方和北方气候差异大,二月时,江南已经鲜花满枝,而其它地方却十分寒冷,说明了纬度的差异对气候的影响。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王之涣《凉州词二首·其一》)——是说玉门关位于我国的非季风区,温暖湿润的夏季风很难到达这里,说明了海陆位置对气候的影响。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描写了温带大陆性气候影响下所形成的景象。 三、描述地理因素对植物影响的诗句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王维《相思》)——是说红豆这种植物只生长在南方,北方没有。从而说明了热量对植物分布的影响。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元稹《菊花》) ——说明了季节性对植物的影响。 “向阳石榴红似火,背阴李子酸透心”(《古谚语》) ——说明了光照对植物的影响。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白居易《大林寺桃花》)——说明了垂直地带性--即温度对植物的影响。 四、描述生物界循环的诗句 “百川东到海,何日复西归”(汉乐府《长歌行》) ——描写了大自然中的水循环。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李白《将进酒》) ——描写了大自然中的水循环,前半句描写降水过程,后半句描写地表径流。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观书有感》) ——通过水循环,使水资源不断得以更新。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己亥杂诗》) ——描写了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