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贝登医疗】院前急救专场直播,AED训练机免费抽

 板桥胡同37号 2020-11-25

1

生命无价,中国心脏骤停形势严峻

心脏骤停(Sudden Cardiac Arrest,SCA )是中国心脑血管疾病致死率最高的疾病,抢救成功率仅为1%。 

室颤(Ventricular Fibrillation,VF)是心脏骤停最常见类型。心律失常较为常见,是指心跳失去了原有节律和频率,普通心律失常不会马上造成患者死亡,但发生室颤这种最严重的心律失常时,患者将面临高死亡风险。

心脏骤停类型包括室颤、无脉电活动和心室停顿,其中室颤最为常见(71%),是指心室肌在不协调的乱颤下,心脏无排血,心音和脉搏消失,导致全身血液循环即刻停止,3-5分钟即可致人死亡,需在“黄金4分钟”内及时除颤

医学研究表明,除颤每延迟一分钟,生存率下降7%-10%。在心脏骤停发生1分钟内进行电除颤,患者存活率可达90%;4分钟内完成有效除颤,抢救成功率可60%;5分钟后则下降到50%左右,第7分钟约30%,9到11分钟后约10%,而超过12分钟则只有2-5%;超过5分钟进行除颤,将会出现不可逆的脑损害。

数据显示中国各大城市救护车到达现场最少要15-20分钟,及时施救显得尤为重要。《2015美国心脏协会CPR和ECC指南》指出,90%以上心脏骤停发生在医院之外,非专业急救者在面对突发情况下,应不离开患者立即拨打急救电话,鼓励非专业人士进行心肺复苏,利用除颤器对患者及时除颤,等待急救团队的救助。

2
急救法宝,AED操作简单便利

除颤方法主要有电除颤和药物除颤,电除颤是心脏骤停急救的最有效方法。

电除颤:是指通过电击终止致命性心律失常,重新唤醒心脏高位起搏点控制心脏搏动,使心脏恢复跳动。

药物除颤:是指通过注射药物影响心脏电活动进行除颤,临床上使用的药物包括利多卡因、溴苄胺等。

《2015美国心脏协会CPR和ECC指南》把电除颤列为最高推荐级。根据日本总务省消防厅2018年的统计数据,使用AED的患者生存率高达53.5%,远高于心脏按压(16.6%)和呼叫急救车(9.4%)。

3
他山之石,中国AED普及率过低

中国AED配置率远低于国际水平。AED对于中国还是新生事物,2006年中国公共场所开始配AED,但目前没有全国性急救法来规定AED急救责任承担问题,使 AED推广举步维艰。

2019年浙江大学医学院医师提供数据显示,目前全国AED只有0.2-0.3台/10万人,远低于100 台/10 万人的国际水平,总体配置率极低。目前中国只在部分城市普及AED,深圳和上海数量最多(约2000台),北京约有500台左右,成都、南京、宁波等市也有配置。


4
政策推进,AED市场空间广阔


国家高度重视AED配置工作。
《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中,已明确提出未来心肺复苏培训人员比例要求,明确指出完善公共场所急救设施设备配备标准。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审议,增加AED相应规定:公共场所应按规定配备必要的急救设备、设施。

希望在考虑规模、人员情况、设置意愿等综合条件基础上,在公共场所合理投放配置AED,逐步形成网络。国家卫健委将积极与红十字会总会等部门进一步加强合作,协调有关部门共同加大AED配置投入,开展AED和心肺复苏的普及培训工作。

深圳、杭州、青岛等地也纷纷出台相关政策,大力推进公共场所AED设备的配置覆盖以及急救人员的培训,未来全国AED市场空间可突破百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